功成名就后,郭台铭大谈“成功学”:中国市场离不开我郭台铭_富士康_三星_郭台铭

一个百亿富翁的发迹,往往离不开时代的缔造。

即使是成名之后说再多语录,回忆起再多的辛酸,但根本上还是不该“忘本”,不该忘记时代和国家造就的。

但如果发迹之后大言不惭,甚至硬钢“衣食父母”,那会怎么样?

唐朝诗人罗隐在《筹笔驿》中这样感慨: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这句话用来注解一个人命运起伏的一生,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你大言不惭的时候,英雄也就不再是英雄,更别提自由。再看看一个百亿富翁,许多人都会称之为企业家。

但在笔者这里,企业家跟商人还是要分开的。比如低调如庄世平、任正非、曹德旺这样的,那是当之无愧的企业家。

而商人的代表,想必许多人都有不同的提名,笔者就在这里提名一个大言不惭,金句频出,还想在政治场上大秀小丑演技的“商人”。

展开全文

说其是商人,因为他根本的本性还是逐利,就算是曾经竞选台湾省地方领导人失败的时候,也依旧摆脱不了逐利的本性。

在被问到会否在2022年竞选台湾地区党内领导人的时候,都曾放言:丐帮帮主的位置没什么好稀罕的。

还真是让人惊呆人,如此露骨的挖苦,甚至还带点自己2011年竞选失败的“意气之言”。

不过反观他之前的言论,这种话还是属于较为正常的了。这人就是富士康的创始人——郭台铭。

当有人说到“金句频出”“墙头草”“政商几乎为0”这些标签的时候,不必多想,大概率说的就是这位了。

为了迎合意识形态,甘愿为苹果捅刀华为,甚至还对话大陆说“谁怕谁”,并声称自己“给大陆赏饭吃”。

不过最近两年好像是怂了,还想着回归我国内市场。还真是刚摆出美帝恶奴姿态,那脸就被打得啪啪响了。

自称山西人的台湾人在大陆发家

郭台铭,祖籍山西晋城,1949年时国民政府反动派退守台湾,其父郭玲瑞就是军队中的士兵。

不过到了台湾以后,1950年郭台铭在台湾出生,生活也是较为困难的。一家六口人,全靠自己在警局上班的父亲过活。

在后来郭台铭发迹之后,也一直称自己为山西人,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之后,或许是因为认同,也或许是商人的场面话拉拢。

总之,这个刺头所说过的话,追根究底也只是因为追逐利益。

在1974年时,服完兵役的郭台铭,在台北登记成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开启了自己的制造业之路。

1988年,郭台铭来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当时的郭台铭在权衡台湾和深圳之间的利弊之后,选择了在深圳这块当时劳动力和土地一样廉价的“淘金之地”,并且当时大陆还支持台湾商人在大陆建厂。

于是,他开始了在深圳落户安家,并把企业名称改成了“FOXCONN”,音译过来就是“富士康”,从此开始了这个全球最大代工厂的发家之路。

当时在拓荒的时候,他第一次展现了自己的狂妄,他说“看得见的土地我全要了”。到1996年6月6日,富士康的龙华园区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此前,富士康还曾与韩国LG竞争康柏电脑机壳的代工订单,依靠着深圳的开发,富士康以更低的价格和更短的交货时间,将康柏电脑的订单收入囊中,但当时距离深圳龙华厂房的建成,还差几个月。

于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富士康在深圳黄田的一处厂房中日夜赶工,最终才在交货期的三分钟前刚好完成交货。

在此后,他也得到了深圳政府的回报,工厂规模逐年攀升。

1996年,富士康工业园区在龙华成立,从此开始了富士康新的起点。就连郭台铭都曾在面对采访时说:“这不再是一个帐篷了,而是一个没有漂泊感的家。”

后来,依靠深圳迅猛发展的富士康,也同样进入了时代的快车道,一跃成为了全球精密制造的代工厂巨头。

当年他们的客户,都曾是时代的领头羊,比如诺基亚、索尼以及后来的苹果等等。

在大时代的浪潮之下保全,还成功跻身全球最大的制造工厂。

不得不说,这不是当年在台北那个刚刚出来的小兵能幻想的,他得益于两岸关系的回暖,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然而,在功成名就之后,却变得有些飘飘然了起来。

金句频出硬刚国民

俗话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

这郭台铭的发家史,不得不让人感慨当真是“时势造英雄”。可惜的是,郭台铭却明显觉悟不高,因为一句话,富士康被打下神坛。

2019年时,面对台湾媒体的采访,郭台铭大谈自己的“成功学”。

说到亢奋之时,甚至直接放话“中国市场离不开我郭台铭!是富士康在给大陆赏饭吃!”简单翻译过来就是一句话:大陆没富士康不行,富士康没了大陆依然活得好好的!

如此大言不惭,着实让两岸许多网民都大跌眼镜。对此笔者就有疑问:我们难道又回到吃不饱饭的年代吗?

网上有关郭台铭的言论,大概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认为有对比才有伤害,当富士康与我们大陆的一众代工厂拿出来对比,因此郭台铭才有如此的狠话。

说这话的人,实在是太模棱两可,抛开对比而不谈实际,难道是忘了很多年前富士康频频发生的“轻生事件”,“十二连跳”?若硬要说员工常常想不开不全是因为富士康的工资以及环境压迫的话。

那笔者再提两个,富士康的成功,难道是我们一定需要,一棵树上算是选择富士康吗?偌大的中华,还抬不出比亚迪、五菱这些代替富士康的代工厂吗?

说出这般言论的人还是太过流氓。但不论纠结郭台铭底气在哪,反正郭台铭在此前与我国大陆的冲突也并不新鲜,因为这个商人选择了跟苹果一条路走到黑。

在诺基亚退下神坛之后,苹果已经在国内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彼时中国大陆的人力成本还比较廉价,因此苹果的代工厂就选择了在大陆的富士康。

富士康也因为这样的决定,在此后的数年里一骑绝尘,以突飞猛进之势占据了全球绝大多数的加工订单。

或许是“感恩戴德”,到后来中美贸易战的时候,郭台铭还上演了一手“政治站队”。

在许多跨国企业与我国划清界限的时候,作为在大陆发家的企业富士康,也迫不及待地“暗地外迁产能,将工厂扩建在更廉价的东南亚”。

而国内许多产业园,不断裁员,缩减就业岗位。

郭台铭“背靠大陆心向美帝”之心,可以说是昭然若揭。

许多人一看可能觉得外迁无可厚非,根本上就是因为国内不断发展,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昂,作为商人的郭台铭,自然要为富士康的“大好钱途”着想。

但是笔者要在这里问一句,这些人不问“巴西崩溃乎?”坐拥地球聚宝盆的巴西,各项资源指标可谓是首屈一指,曾经也算是辉煌过,大量的外企涌进来“捞钱”,然而在崩溃前夕,大量外迁,导致了如今的贫民窟聚集,民众游荡在街角之间,无所事事,依靠黑帮和毒品谋生。

笔者不以立场评判,但坐拥几十万工人的大厂富士康,若是因为政治站队,为了保住美国订单而如此下作,那就真的是其心可诛了。

可喜的是,富士康的算盘敲得啪啪响,却不想这回却又败给了时代。迁厂到东南亚,若是平常时期,那绝对是“高明手段”。

不料这次却遇上了疫情肆虐的东南亚。

许多建成的工厂因为停工而遭受打击,而苹果订单在市场份额缩减之后也涌向了更多的代工厂,不再以富士康为主要。

这辉煌的当初早已不在。

谁给谁赏饭吃?

去年,距离富士康将制造生产线落地东南亚,才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就遇上了“新冠”的爆发。

先是印度的加工厂因为日渐暴涨的确诊人数而停工,然后其他东南亚国家也无法保全。

再加上印度的供电保障是什么样也都清楚,富士康在东南亚投的50亿还没等回本就面临崩溃。

严重的是,在前年时,富士康在印度投资建厂,手握的可是苹果的iPhone 11、iPhone XR等大单,在去年又拿下了iPhone 12 mini和iPhone 12的订单。而这时,支撑富士康所有产能的,除了留守大陆的部分基地,还有巴西、墨西哥还有东南亚等国家。

有什么样的结果,也都能猜得出来。毕竟,疫情之中交了最优秀答卷的,就是我们中国。

在这时,曾因为一句“给大陆赏饭吃”而导致市值蒸发7000多亿的郭台铭,这时候开始站出来辩解。

因为他已经在谋划“返乡之路”。为此,他开始辩解,大概意思就是:他的本意是要说苹果对中国的重要,然而苹果撤离中国之后后果就不堪设想,到时候会有几十万富士康工人无工可打。

这话说的冠冕堂皇,但是还是可以再缩短一点,简单点说就是“中国离不开苹果,因为富士康的员工离不开苹果”。

好一招“挟苹果以令中国”,把自己从之前迁徙到外面的原因都一并解释了,反正就是“金主爸爸”觉得价格高了,想降低点。那当然就得安排撤退了!

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除了辩解重新取得好感之外,还有想要回归中国市场的心思!

难道郭台铭还想以几句铜钱味浓厚的辩解重新赢得“江东父老”的好感吗?这时候就要问一句,大陆还是你离开时的那样吗?

一直以来,行业内都流传着一句老话,干掉你的不一定是你的同行,这句话在富士康身上是真真实实的应验了。

先是国内汽车巨头比亚迪跨界干了富士康一票,在富士康出逃的同时占据了手机代工的市场份额,如今更是混得风生水起。

远在东南亚的富士康,正以为可以享受代工红利时,这时候全世界范围内却蹦出来一个世界排名也是靠前的比亚迪。

这比亚迪更是分走了苹果一部分的份额,比亚迪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全世界排名前三的电池研发巨头。

不禁让郭老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走上了“回乡讨饭”之路。或许曾经迁出之后,比亚迪占据富士康半壁江山的苗头就已经显露。

“精明”的郭台铭不可能想不到,但想的更多的还是以海外的低廉劳动力杀这些“小弟”一个回马枪。

可惜时代不允许了。都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比亚迪的客户包括:三星、苹果、华为、小米、OV等。

比亚迪电子CEO王念强表示,未来5-10年,比亚迪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有望突破千亿元规模。

在手机更换频率变慢的年代,有人业务增加就意味着有人的业务减少。那这被分走大块蛋糕的,无疑是曾经的超级工厂富士康了。

到了这时,还能说得出口“富士康在大陆建厂是给大陆赏饭吃吗?”国家和人民觉得你行,你就行,你不行,自然有人顶替你。富士康的教训,就在前头。

如今是国家需要什么,比亚迪就供给什么,仅仅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代工厂,或许富士康想要,却偏偏是比亚迪最平常心的,因为他已经进入芯片研发行业了,而这些,都是依靠着国内的人才储备。

就在今年以来,还传出郑州富士康工厂的内部推荐奖金连续调高6次后,奖金已从起初的6000元,暴涨到12700元。

也就是说,富士康的在职工人,介绍人成功入职并工作90天,就能拿到这笔“巨额奖金”。

不到半年的时间,富士康就把奖金翻了一倍,为了回国那真的是下了血本。因为苹果最近热销,大单就在眼前,全球的手机生产线85%集中在郑州,而依靠中国的疫情防控,也是最稳定的。

并且,希望回归中国市场的富士康,在此前不久还曾向上海微电子购买了46台国产光刻机。

在华为被欧美制裁的当下,扬言要“包揽华为所有芯片生产”。然而这些订单,如今都在比亚迪的手中,当真是令人打脸。曾经捅刀华为的,嘲讽大陆的富士康,如今真的能回来吗?

回来与否,都要看国家的支持。如此商人嘴脸,早已是耗光了香火情。

像郭台铭这样的,依靠着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吃苦耐劳的国人发家的,却把自己说的大义凛然,像是一个国家离了富士康就不行。

玩着财阀那一套,却不知自己生长的这片天地是什么样的。从前,奴隶主告诉奴隶:没有我你们就没有棉花可以摘;地主又告诉农民:没有我你们就没有土地耕种。如今这都什么时代了,某些资本家,却还在幻想是他们给人民赏饭吃?当真是蠢的离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