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都女孩养狼做“儿子”,11年后结局令人感动_格林_小狼_牧民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0年4月的一天,一个名叫李微漪的女孩来到若尔盖草原,女孩是一名画家,在这里,她要寻找创作的灵感。

若尔盖草原如画般的风景征服了李微漪,李微漪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她还不知道,这次旅行,让她和这里留下了不解之缘。

享受完草原的新鲜空气后,李微漪拿出画笔,准备开始写生。

这时旁边牧民的交流引起了李微漪的注意,从牧民的交谈中得知,附近有只母狼因为误食毒药被毒死,留下几只小狼被收养,生死未卜。

这种情况对生活在草原的牧民来讲,再正常不过,但小狼的惨状却深深地刺痛了李微漪。

她走到牧民跟前,打听牧民口中小狼的故事,牧民见李微漪如此感兴趣,便娓娓道来。

收养小狼

这个草原上不只有遍地的牛羊,还有狐狸、野狼、土拨鼠等等。

后来由于人们向草原不断扩张,导致原本的生态受到了影响。

野生动物的减少,让野狼不得不瞄上了牧民的牛羊,野狼也因此成了草原“一害”,不断被捕杀。

加上狼皮的稀有珍贵,不少偷猎者也开始对狼群下手,狼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展开全文

有一天,一只野狼跑到牧民家中的羊圈,叼走了一只羊,羊圈附近有猎人提前布置的夹子。

按说只要狼来了定难逃此劫,但事后他们过去才发现,狼竟硬生生咬断了自己被夹住的腿,逃跑了。

猎人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什么情况,能让这只狼如此疯狂。

很快,他们了解到,这只狼是一只公狼,之所以咬断腿也要出去,是因为母狼刚生育了几只小狼。

它要把肉带回去喂养母狼,好让母狼有充足的奶水。

李微漪问到,它为什么要捕杀牧民家中的羊呢,他不能捕杀那些野生的牛羊么?

牧民反问道,你这一路来有见过野生的牛羊么,哪怕不是牛羊,野生的动物可曾见过几只?

李微漪被问得哑口无言,情况确实如牧民所说。

牧民继续讲述道,这只公狼由于捕猎不顺,越来越凶狠,最后在多个猎人的联合捕杀下,被刀刺死。

而母狼失去了公狼的喂养,不得不外出捕猎,在吃到猎人投放的生肉后,被毒身亡。

留下了一窝可怜的小狼崽,被附近的一个牧民收养。

李微漪赶紧问道,小狼崽在哪里?牧民说,草原不比平原,动辄就是几十公里。

这个事虽说是最近才发生的,但他们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个牧民将狼崽子抱走了,要想知道,得自己去打听。

然后牧民又劝说道,这事已经过去好些天了,草原上没有养狼的先例,狼不通人性,这些狼崽子基本养不活,估计现在都死光了。

听完牧民讲述的李微漪,内心起了波澜,她想找到这几只可怜的狼崽,看看这群狼崽究竟怎么样了。

打定主意的李微漪放下画笔,立即沿着牧民指定的方向寻去,一路上,李微漪见人就问。

但这个事很少有人知道,大多数等李微漪说完,摆摆手就将她打发走了。

寻狼不得的李微漪停下脚步,苦苦思索着,这时她想起了狼皮。

这里的猎人一般捕完狼,都会剥皮卖掉。那么在附近的皮草交易市场,应该会有线索。

李微漪赶紧来到附近最热闹的皮草交易市场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微漪终于找到了一名了解此事的猎人。

在李微漪的请求下,猎人将狼崽所在的地址告诉了她。

若尔盖草原不在内蒙,也不在新疆,而是在青藏高原东部,这里的牧民以藏族为主。

很多牧民一辈子都在草原生活,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除了年轻人以外,大多数人的汉语都不是很好,只能做最简单的交流。

李微漪来到猎人告诉他的地址,这家门口有个老人,对李微漪的到来极为警惕,家里养的几只藏獒也对李微漪狂吠不止。

李微漪连忙解释自己此行的目的,但老人听不懂,所幸家里的年轻人也赶在此时回来。

当得知李微漪是为了小狼崽来的时候,一家人放下了警惕,老人的目光也变得慈祥。

老人带李微漪来到狼窝跟前,老人告诉他狼崽带回来后,一口奶没吃,一共带回来6个,已经死了5个了。

剩下这个看样子也不行了,如果她再来迟点,估计一个也见不到了。

看到小狼崽奄奄一息的样子,李微漪悲从心来。

只见小狼脑袋耷拉着,眼看着就不行了,李微漪难受至极。也许是情到深处,又或是尽力一试,她学着狼的叫声仰天长啸。

听到这声狼啸后,小狼耳朵瞬间立了起来,软弱无力的四肢也开始刨着。

此时的小狼没有力气睁开眼睛,完全凭着感觉向李微漪爬来,李微漪赶紧将小狼抱进怀里,它以为李微漪的就是自己的母亲。

激动的李微漪赶紧拿来奶瓶,向小狼的嘴里灌去,小狼咕咚咕咚地开始喝奶,小狼有救了。

牧民家的女主人感慨道:如果李微漪能再早来几天,说不定那几只小狼就也能救活了。

听女主人说完,李微漪心里一紧,将小狼抱得更紧了。

被救过来的小狼,并没有马上恢复,由于它长时间没排便,导致喝的奶全吐了出来,而后又是连续几天发着高烧。

草原的条件不比城里,很多药物在这里是没有的。看到李微漪如此细心的照顾,老人对李微漪说:你带它走吧,或许你能救活它。

李微漪高兴地连忙道谢,她也早有此意,但是考虑到老人的情绪,没敢开口,现在老人同意她将小狼带走,她就知道,小狼肯定能活了。

就这样,李微漪将小狼带回了城里,城里不比草原,实质上麻烦更多。

“引狼入室”

为了方便照顾,李微漪选择将小狼带回家里,家里有她的画室,平常没有人进来,不会打扰到小狼,也便于隐藏。

回到家后,李微漪趁母亲不注意,飞奔上楼,将装有小狼的箱子赶紧放到画室。

母亲没有察觉到李微漪“引狼入室”,平常连狗都害怕的她,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李微漪将一只狼带回家里,还是野狼。

不过令李微漪没有想到的是,父母没有对小狼造成“威胁”,家里养的一只博美犬反倒差点致小狼于死地。

小狼的到来,没有瞒住狗鼻子,博美犬很快就知道了小狼的存在,小狼夺走了李微漪对它的关注。

以前,李微漪回到家第一时间就是看它,现在有了小狼,李微漪对它明显不够关心了,这让博美犬心生嫉妒。

在一次玩耍时,博美犬趁李微漪不注意,咬住小狼一下子甩了出去。

此时的小狼还没满月,个头要比博美犬小很多,这一摔,给小狼摔得一动不动,把李微漪吓坏了。

小狼缓了好久才逐渐有所反应,这下李微漪给博美犬下了逐客令, 再不允许它进画室接触小狼。

在李微漪的呵护下,小狼一天天长大,个头很快就超过了博美犬,胆子也大了起来,活动范围不再只有画室,还学会了下楼。

不过小狼有着天生的警觉性,一但有人出现,就迅速跑进画室,钻到桌子下面。

随着小狼逐渐长大,狼的野性也开始显露,家里的东西常被小狼破坏,李微漪爸爸的菜园也被小狼咬得一片狼藉。

结果每次被爸爸发现后,都是博美犬被一顿揍,在不知道小狼存在的前提下,爸爸也只能想到是博美犬作的妖。

每次被揍后,博美犬都委屈地卧在一边,独自缓解。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微漪的男友亦风很快就知道了小狼的存在。

他和李微漪泛滥的母爱不同,他冷静地想过,狼毕竟没有经过驯化,一旦长成,是不可能认人的。

自从知道小狼的存在后,亦风数次从噩梦中醒来,在梦中,他看到小狼一口咬住了李微漪的脖子。

但他还劝不动李微漪,无奈只能先行接受,后续根据情况再做打算。

他给小狼起了一个名字——“格林”,在著名的格林童话中,狼是被丑化了的,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让亦风也很不能接受。

所以他故意给狼起名“格林”,以表示对格林童话的讽刺。

无论李微漪如何坚持,事情最终都要按自己的规律发展,狼和狗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一旦度过满月,成长是极快的。

按人类的寿命周期来讲,狼只需要几个月,就能长成人类十几岁的水平。

由于在家期间,“格林”接触到的活物只有李微漪一个人,所以它开始和李微漪较劲。

这是狼的天性,在狼的族群中,一旦长成,就必须通过实力来确认自己的地位。

狼的利器就是自己的牙,和李微漪较劲时,它还不敢太用力,在它的意识里,那是自己的母亲。

慢慢的,光喝奶已经喂不饱格林了,李微漪特意给格林做了肉粥。

在接触到肉粥后,格林第一次闻到了肉味,格林又一次展现了狼吞的本领,三下五除二将肉粥吃完。

狼的本性是极难驯化的,之后李微漪在一次给格林剁骨头的时候,不小心划到了手上,鲜血瞬间涌了出来。

看到李微漪痛苦地蹲到地上,格林赶紧跑过来,想关心李微漪。

李微漪看到地上的鲜血后,马上反应过来,绝对不能让格林闻到血味,她用力地将格林赶到一边。

格林还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赶它走,直到它看到地上的鲜血。

它挑战性地舔了一下地上的血,眼神立马变了,李微漪担心的事终究是发生了。

嗜血是狼的本性,格林疯狂地舔食起来,这是它从未尝过的美味。

李微漪赶紧将格林踢到一边,用纸将地上的血擦干净,扔到垃圾桶,格林看着美味被擦走,表情复杂。

此后它看见李微漪的眼神也变了,李微漪从格林的眼里看出了不一样的感觉,已经不再只是期盼和希望,而是一种敌视的眼神。

嗜血已经激发了格林的本性,再养下去,就危险了。

李微漪将格林舔血的事告诉了亦风,亦风也警觉起来,他一直不让李微漪喂格林生肉,就是担心格林恢复野性。

现在事情已经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得早做打算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格林也越长越快,家里不能再养它了,将格林送走提上了日程。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也让李微漪彻底下定了决心,由于格林的天性使然,每到晚上,它便开始狼啸。

这引起了邻居的不满,起初李微漪还能解释过去,可由于次数越来越频繁,最后导致邻居报警。

经过李微漪的再三道歉,这件事才算搪塞过去,但格林是百分百不能再留下来了。

李微漪和亦风开始为格林谋划出路,格林能去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动物园,一个是草原。

动物园固然好,但对格林来讲,形同监狱。而草原固然能让格林释放天性,但它从小没在草原生活,草原上的危险也无法预料。

最终经过权衡,两人还是决定冒下险,将格林送回草原。

此时草原那边也传来好消息,由于当地政府对草原生态的保护,草原上的野生动物也逐渐多了起来。

格林在那里可以捕获野生动物为食,而不用打牧民羊群的主意了。

那么,格林回到草原后,状况如何呢?

回归自然

打定主意后的李微漪,和亦风安排了运输工具,为了防止路上出现意外,他们第一次将格林关进了笼子。

被关进去后的格林不知所措,用悲哀的眼神看着李微漪。

李微漪有点不舍,但是理智告诉她,再不舍也得走这一步。

为了能帮助格林能安全从圈养过渡到草原生活,亦风帮助她联系了一家藏獒基地。

藏獒基地就在若尔盖草原,在那里,格林可以先行适应一下。

到地方后,初见草原的格林还有点不适,不过等缓过来后,格林放开了,它撒欢的在草原跑着。

李微漪高兴的笑了,她和亦风的决定是对的,草原才是格林该去的地方。

李微漪和亦风在这里住了下来,他们要带格林适应这里的环境,让格林早日回归自然。

他们每天带着格林和藏獒嬉戏,带着格林外出捕食,也因此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危险。

半年后,格林终于完全适应了草原的生活,李微漪也该和格林告别了。

一天早上,李微漪和亦风将格林带到草原的林子边上,在格林往前走的时候,李微漪和亦风停住了脚步。

格林还不知道为什么,它又跑了回来,李微漪又将它赶走。

就这样来来回回好几次,格林好像终于明白了,最后头也不回的消失在林子中。

李微漪顿时泪流满面,上次哭的这么难受,还是初见格林,相见时难别亦难。

此后李微漪又多次来到草原,寻找格林的影子。

起初她每次到这里时,随着自己的呼唤,格林便从林子跑出,伏到她的身边,任由她的抚摸。

可后来,李微漪再到这里时就找不到它的身影了,据林子里的人讲,格林有了家室,也生了狼崽。

但由于狼崽被打死,导致它对人有了戒备,不知道跑哪去了。

李微漪心痛不已,为了保护狼的生存环境,唤醒人们对草原生态的关注,李微漪和亦风卖掉自己的房子。

拿着所有存款来到草原,拍摄了一部纪录片《重返狼群》,在纪录片中,两人拍摄了大量的野狼影像。

纪录片一经播出,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野狼生态保护监测基地也顺利挂牌。

此时距离初见格林已经过去10年,格林若是活着,也到了该终了的时候了,但李微漪还是忘不了格林,那是她第一个“孩子”。

李微漪和亦风漫步在草原上,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突然,太阳下斜拉的一个长影出现在丘陵边上,亦风第一个反应过来,那是格林。

李微漪兴奋的跑了过去,格林已经垂垂老矣,狼的正常寿命只有9—10年,格林已经算是长寿的了。

李微漪高兴的抱着格林,格林也幸福地依偎在李微漪的怀里。她流下了眼泪,它也流下了眼泪。

感情,终究是超越了物种间的隔阂,人与狼之间,也能产生真挚的情感。

李微漪与格林的故事也提醒着人们,在扩展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物种的多样性。

这不仅是在保护自然,也同样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