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力欧大电影》改编自电子游戏的GlobalBlast怎么玩?_游戏_马里奥_电影

文字|智勇

第一季度之后,有3部游戏改编成功的影视作品。

上周上映的电影《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全球票房大爆发,一周刷新游戏电影史上票房纪录。《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享有盛誉,已成为历史上最好的改变游戏规则的电影之一。美剧《最后生还者》不仅口碑超高,每周的观看人数也难得一增。第二季已经在路上了。

游戏改编影视作品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能像上述三者一样成功的实属凤毛麟角。很多影视改编的游戏都没有取悦原作的粉丝,也没有吸引到路人,结果以失败告终。

对游戏和影视的各种媒体属性缺乏了解是此类企业失败的常见原因。游戏的基础在于互动。玩家可以在探索和战斗中与角色融为一体,获得有趣或惊险的体验。电影和电视观众不能直接参与角色的冒险。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游戏中壮观场面的刺激感往往被冲淡得让影视作品显得单调乏味。

在选角、角色设计、世界观等方面,游戏改编的恢复程度也很难估量。如果在改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的设定变化让粉丝难以识别,他们往往会被斥为神奇的变化。每一个细节都坚持原著,给作品看门槛太高,路人和观众一头雾水,作品故事的完整性往往被破坏。

展开全文

游戏影视,这看似赚钱不亏本的好生意,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不过,今年的三部大片各有各的必杀技,都在改变影视格的路上顺利通关。他们的道路完全不同,但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重彩蛋,轻剧情

马里奥是世界游戏史上最经典的角色之一。它诞生了30多年,一直很受欢迎。从最早的横版到今天的开放世界动作冒险、赛车等,任天堂游戏公司为马里奥开发了数十款游戏。这些游戏的总销量超过5亿份,为任天堂360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坐拥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超级IP之一的马里奥,任天堂自然很早就开始考虑影视改编。然而,1993年的《超级马里奥兄弟》真人版却票房火爆。影片只取了游戏的基本设定和角色名,却彻底破坏了原有的合家欢风格,变成了一个让影迷无法接受的阴暗诡异的新故事。从那以后,任天堂对改变游戏规则的电影和电视的授权一直非常谨慎,以免再次打破自己的印记。30年后的今天,马里奥再次出现在银幕上。

伴随着《神偷奶爸》《欢乐好声音》等动画电影的成功,照明娱乐此次与任天堂展开合作。照明娱乐的作案手法主要专注于家庭娱乐,而不是寻找复杂而有深度的故事。在传统的剧集模板中,更侧重于塑造丰富多彩的童话般的世界观和小黄人般可爱有趣的角色。非常符合马里奥系列游戏的风格,剧情轻松有趣。双方在确保任天堂强势控制的情况下,共同打造了《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

创作者很清楚这个IP不适合过于复杂的剧情。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的情节非常简单。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失败者到异世界,展开奇妙冒险的故事。事实上,马里奥的个人信息从未包含在游戏中。灯光的拓展,让影片不仅沿用了公路冒险、励志题材的经典模板,还融合了游戏千百年来不断的“通关——拯救恶魔”。“公主”模式在尊重原著的同时提升了故事的动态。通俗易懂的剧情也降低了观影门槛,让影片更适合家庭观众。

除了马里奥,该游戏还包含许多经典角色,例如Luigi、PrincessBrigitte、Tonobio和Bowser,以及来自数十款Mario游戏的经典游戏玩法和场景。早期横版通关游戏的跳台、钻管,开放世界游戏的盒子花园冒险,《超级马力欧:奥德赛》,汽车收集、竞速,《马力欧卡丁车》,几十年的马里奥游戏精髓。电影中的一切都在那里。影片还包含无数与游戏细节相关的彩蛋,让观影体验成为忠实粉丝的寻宝之旅。

事实上,本片并不着眼于复制玩家的游戏体验,而是在无数彩蛋中不断唤起观众玩游戏的记忆,不断形成记忆杀。在这里,情节并不那么重要,情绪压倒一切。结合Illumination强烈的童话视野和创造可爱角色的能力,这部电影清晰地再现了马里奥IP的游戏风格。影片这样的气质,不仅让基数大的游戏迷非常受用,也让路人和观众在五光十色的“主题公园”情境中感受到一种享受感。

《马力欧》,强调彩蛋而忽视剧情,显然在电影层面上存在很多问题。情节单薄乏味,人物刻板。评估失败。但也必须承认,主创们还是为马里奥IP找到了合适的改编策略,深受观众喜爱。不断攀升的收视率和破纪录的票房成绩已经说明了一切。游戏和电影的气质准确定位,是《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成败的关键。

《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顶级“主题公园”

《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也是一部改变游戏规则的“主题公园”电影。但是影片的气质和《马力欧》完全不一样。

这是由于原始游戏的不同风格。《龙与地下城》拥有近50年的历史,是角色扮演类冒险桌游的经典之作。他还根据棋盘游戏的规则创作了许多电脑游戏,例如《博德之门》系列。庞大的奇幻世界观设定系统,玩家可以自由打造的角色属性和道具,随机曲折有趣的剧情,让这款游戏经久不衰。

但这给适应带来了两个困难。首先,如何把整个游戏的世界观塞进一个短片的大小,让路人和观众不会觉得陌生,但是对故事结构很重要的各种设定和条件都会进行说明.清晰的风格显然是个大问题。其次,《地下城》一方面催生了很多经典故事,另一方面又鼓励玩家在随机冒险中书写全新的故事,这让电影原创故事的选择成为了一个难题。

和马里奥一样,《地下城》多年前也曾尝试过拍电影,但都失败了。影片虽然尊重原作设定的规则,但在故事上过于傻逼,未能捕捉到游戏奇幻世界的魅力。《马力欧大电影》强调彩蛋而忽略剧情的方式在《地下城》这一边显然行不通,更注重剧情,但《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主题公园”灯游戏风格在讲故事方面也没有下降。

这部电影的剧本其实和《马力欧》一样高度模板化,属于经典的群体冒险喜剧类型。虽然影片的剧情比《马力欧》更加复杂,人物性格和人物弧度也更加完整,但仍然是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片的故事情节。但是做某事并不是随意的。影片的剧情结在近年好莱坞大片中属于高水平。文笔成熟老练,伏笔清晰,角色互换,娱乐性强。

故事融入游戏的世界观也很自然。影片根据游戏规则,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故事,但并没有浪费时间去熟悉人物和道具的设定,而是更着重于其功能,然后通过动作直观地将功能呈现给观众和特效场景。这不仅大大降低了观影门槛,也让路人和观众在探寻世界观时不断有新鲜感,也让影迷领先电影一步。埋藏在快节奏的剧情中,剧情中充满了熟悉又意想不到的事件。信号。

对功能性的强调,让影片和《马力欧》一样,剧情衔接感强,角色设定上也有不少拘泥。但这样的气质,一方面,对应了原《地下城》游戏中的故事构图感,不同身份的玩家掷骰子,创造出随机的事件序列。另一方面,它在故事中缺乏真正的情感深度,这本可以提高电影的娱乐性。故事的虚伪和可塑性,反而让影片抛开奇幻题材中常见的辛酸和仇恨,一切都化作轻松巧妙的笑话。

电影的具体位置很清楚。既然无法复制切换角色扮演游戏的体验,就没有必要简单地切换观众,专注于展现游戏世界的魅力。观众参观地牢主题公园,变成一部只想取悦观众的爆米花电影。明确的方向使这部电影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电影和爆米花电影中最完整的电影,难怪它赢得了口碑。

《最后生还者》:沐浴的另一种感觉

前两部改变游戏规则的电影不仅通过适当的改编重新夺回了游戏的吸引力,而且承认了游戏与影视在媒体属性上的差异。他们已经不再简单地复制类似游戏的身临其境的体验,而是意识到他们正在对“主题公园”式视觉效果进行自己的改造。

但是《最后生还者》采取了一种增强沉浸感的方法。沉浸感是这款游戏原创玩法的标志。原著描绘了一个被僵尸和阴险的人性蹂躏的世界末日时代。令人惊叹的场景和氛围,以及在旅途中幸存下来的父女二人角色之间强烈的情感力量,都使这款游戏成为主机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游戏之一。

相对于前两场比赛,《最后生还者》在搭配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它已经拥有电影级的画面和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主线故事,这在电影的剧本和画面设计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但画面和剧情的感染力主要是基于游戏的氛围,而这种氛围是通过玩家的互动和探索来传达的。如何传达媒介更替后的世界末日氛围,成为剧集改编的最大挑战。

此次演出的成功在于运用了影视媒体特定的拍摄和演技思路,使氛围感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增强。在摄影方面,剧集经常采用手持抖动摄影技术,营造出强烈的末世不稳定感。同时,从艺术的角度,增强了贫瘠的沙漠、破败的避难所等世界末日景观的真实感。场景的真实感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而摄影的不稳定性赋予了系列片一种战争片甚至惊悚片的氛围。两者的结合将戏剧变成了时间尽头清晰、鲜明、真实的恐怖。它有一个深入人心、紧紧包裹观者的吸盘。

在游戏层面,由于游戏只能限在主角的主观视角来揭示主线剧情,所以对于一些配角和世界细节的描述只能略过。但该系列选择重度压缩游戏玩法场景和探索,从而弱化玩家的主观参与视角,后期在原作剧情基础上进行扩充,更具戏剧性但又尊重原著,从而有效增加了游戏性。从周围的角度看气氛。

影视媒体也可以无所不知地切换不同角色的视角,揭露他们的幕后故事。在本作中,甚至还有大胆的尝试,跳出主角的视角,讲述原作中NPC角色的故事,既丰富了剧情,也服务于观众对整个世界的更多了解。深。

专注于拍摄和剧本层面的《最后生还者》从观影者的角度降低了观影者的沉浸感,但从游戏的主观角度却增加了沉浸感。如果说玩家的沉浸感还停留在生理反应的刺激上,那么剧集带给观众的沉浸感则更多地体现在情感层面。因此,该剧比该剧本身更具有更深的韵味和更动人的情感力量。这部剧成功的原因在于媒介的改变并没有落入陷阱,而是在于利用了转变带来的新方法。

三部成功的颠覆性影视作品,以及将游戏沉浸式体验转化为影视的策略,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自原创游戏的气质不同。一部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影视,必须把还原原著的精神放在首位。毕竟这种气质才是原著走红的最大原因,符合气质的改编才是最好的改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