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望道》中,他们追望的是什么“道”_共产党宣言_复旦大学_马克思主义

百年前的初春,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一间柴屋里,一盏煤油灯下,时年29岁的陈望道以墨为糖,首译中文版《共产党宣言》。

又是一个初春。3月23日,电影《望道》全国上映前一天,首映礼在复旦大学相辉堂举行。

不负信仰,不负热爱。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及众多仁人志士追望的究竟是什么“道”?让我们一起回到《望道》聚焦的1919年5月至1949年5月,这风云激荡的三十年。

【主动改名“望道”】

望道,其实并不是陈望道的本名。他原名陈参一,“五四”运动爆发后,在日本留学的他,迫不及待地回到了祖国。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他主动改名“望道”,即探索、展望、寻找新的道德、法则和革命道路。有意思的是,陈望道改名后,他的两个弟弟也分别由“贯一”和“精一”改名为“伸道”和“致道”。

复旦大学校园内的陈望道雕塑。黄海华 摄

“一师”是浙江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陈望道、夏丏尊、刘大白和李次久等四位进步教员被称为“四大金刚”。在电影《望道》中引起轩然大波的《非“孝”》一文,正是“一师”学生施存统在陈望道指导下写的,该文的原意是反对不平等的“孝道”,当时发表在《浙江新潮》第二期上。对此极为不满的反动当局要求撤换校长经亨颐,查办“四大金刚”,后在全校师生抗争下,迫使当局收回了决定。

展开全文

“一师”风潮发生时,鲁迅曾说过:“现在经子渊(即经亨颐)、陈望道他们的这次‘木瓜之役’比十年前的我们那次‘木瓜之役’的声势和规模要大得多了……看来,经子渊、陈望道他们在杭州的这碗饭是难吃了。”(“木瓜之役”指的是鲁迅和许寿裳等人反对浙江巡抚和教育总会会长的斗争)

果然,此后经亨颐和陈望道等人被迫离开了杭州。

【“费了平常译书五倍的功夫”】

“一师风潮”后,上海《星期评论》特邀陈望道试译《共产党宣言》。为了不被人打扰,陈望道回到了故乡分水塘村,放着新宅不住,住进了破陋不堪的老屋。山区的早春,天气还很寒冷,尤其是到了夜晚,寒风冻得他手足发麻。一次,因过于专注和投入,他误将墨水当做蘸粽子的红糖水,“真理的味道很甜”的故事,自此流传开来。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其文字非常优美、洗练。恩格斯曾说过:“翻译《共产党宣言》是异常困难的。”当时可供参考的资料极少,陈望道只能依据日文本并参考英文本来翻译。日文本由戴季陶提供,英文本则是由李大钊从北大图书馆借出,并由陈独秀带到上海。陈望道后来自己也说“费了平常译书五倍的功夫,才把彼底全文译了出来”。

1920年4月下旬,《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翻译完毕。1920年8月,初版仅印了千余本,很快就销售一空。这册只有56页的普通32开中译本,不到2万字,却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一道光,带来了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和出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进程。1920年5月,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主要成员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等人。不久,就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基础发起建立共产党。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传播,遭到反动派的阻挠和破坏。为避人耳目,《共产党宣言》再版过程中,除了陈望道这个译名,还先后用过佛突、陈晓风、仁子等。出版地点也经常更换,曾经用过广州出版社,但其实并未在广州印刷过。

毛泽东在1936年对斯诺曾说过:“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他提到的第一本书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夏坝的延安”】

陈望道是中国现代新闻教育的推动者,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实际创始人之一。从1942年起,他担任新闻系主任达8年之久,还亲自担任供学生实习的“复新通讯社”社长。1943年,他提出了“好学力行”勉励学生,并把它定为系铭。

复旦大学校园内的“望道路”。黄海华 摄

为“有志于新闻事业的青年更能学以致用”,陈望道在重庆北碚夏坝募捐筹建了一座“新闻馆”,馆门上贴着“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的对联,馆内设有编辑室、印刷室、图书资料室以及收音广播室等,是新闻系历史上的一个创举。

“新闻馆”的收音室经常收听延安广播,新华社的重要消息一经收录下来,会立即传遍复旦校园,因此这里被师生誉为“夏坝的延安”。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在电影《望道》中出现在了两个场景中,别有深意。

望道,既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动词。在寻望大道的路上,陈望道和戴季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而对于他们的选择,历史已经做出了回答。

2018年5月,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的旧居被改建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并对外开放,至今已接待各界参观者超过8.2万人次。

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走进这里,追望大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