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举世皆知,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结局,晚景凄凉_秦国_廉颇_蔺相如

前言

王相将,是我国古代社会中一个国家存续的最基本配置,即君主、文臣、武将三者缺一不可。君主需要文臣治国,亦需武将安邦,而文武之臣都得通过君主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因此,无论是王相如唐太宗与房玄龄亦或是王将如朱元璋常遇春,都曾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一段故事。

但除了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外,臣子之间的文臣武将亦耐人寻味。盛世之下,武将常被此文人称为匹夫之勇;而乱世中,文人又被视为绣花枕头,这种所谓的“鄙视链”可以说直到如今都还存在于一些人的心中。

不过,将相之间并非只有所谓的鄙视,他们之间的合作往往能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如汉初三杰的存在使得刘邦成为楚汉争霸的最终赢家。除此之外,他们也能够从对立走向和解;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蔺相如便成就了将相之间的一段佳话。

将相和:文臣与武将的和解

自历史进入战国时期,曾经阻挡秦始皇东进的晋国便被一分为三,成为韩赵魏三个国家。从领土上来说,三个国家在七雄之中不占优势,但其各自所存有的实力并不容小觑,尤其是赵国在秦国商鞅变法之后,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使得赵国成为秦国必须面对的强敌。

展开全文

而廉颇蔺相如的故事,便从赵武灵王的后代赵惠文王这里展开。

赵武灵王

肩负重任的和氏璧

赵武灵王在世时,对赵国的改革使得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而秦国虽然已经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面对自己这一邻居,也不敢贸然发动进攻。

但随着赵武灵王二元政治的破产,赵国内斗使得其国力大大削弱,闻此风声的秦昭王也有了一探虚实的打算。

正是此时,楚国为了联姻将和氏璧送给了赵国。秦昭王听闻之后,心里想着这可是好机会,于是便派人对赵王说,想要用十五座城池换赵国的和氏璧。

于秦昭王而言,如今秦国的领地正在不断扩大,为了天下仅存的和氏璧舍弃十五座城池,并非难以割舍;而若是赵国若是拒绝了这一要求,无异于给了自己一个开战的理由,从而得以试探赵国的国力。

秦昭王算盘打得响亮,赵国上下却陷入一片沉思之中。鉴于秦昭王扣押楚怀王一事,别说交换了,整个赵国都认为秦国是白嫖。但好歹是邻居,不同意也不行,这便意味着谁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谁就是罪臣。

群臣焦灼之际,人群中的蔺相如冒头,表示这种活儿给自己吧,保证完成任务。于是,蔺相如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一再拖延时间,并让随从带着和氏璧提前回到赵国,自己则留下来应付后续。

最终,蔺相如与和氏璧都回到了赵国。虽然,完璧归赵是一段为人称颂的故事,蔺相如也因此被拜为上大夫,但秦国却有了局部摩擦的由头。

在秦国多次攻克赵国城池之后,赵国更加式微,面对秦昭王的邀请,赵王被蔺相如怂恿到了秦昭王面前。因着蔺相如的铁齿铜牙,秦昭王并未从精神层面上占得一丝层面。因着维护了赵王的面子,保住了赵国的尊严,蔺相如再次升职,官拜上卿。

负荆请罪

仅凭一张嘴,便让蔺相如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官成为比自己官职还大的存在,为赵国出生入死的廉颇,心里有一万个不乐意,于是对众人表示,要是自己见到蔺相如,一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听闻此消息的蔺相如此后见着廉颇便绕道,生怕与他碰面。

这让蔺相如身边的人很是不解,如今你都高居上卿之位,还害怕廉颇,也太掉面子了。但蔺相如却表示,自己连秦昭王都不怕,更何况是廉颇,只不过若是他俩内斗,反倒给了秦国机会。

蔺相如精神上的境界让廉颇豁然开朗,于是背着荆条便向蔺相如请罪。因着两人共同的目标与追求,“将相和”成为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一段佳话。

臣不负国,君却负臣

曾经,蔺相如表示秦国之所以不攻打赵国,便是因为他与廉颇的存在。但“负荆请罪”的佳话,也不过是一个时段性的故事,廉颇与蔺相如的晚景,也不过凄凉二字。

在廉颇为赵国攻城略地的时候,赵国的新秀逐渐诞生。

虽然韩赵魏已经分家,但三者常常以合作的形势的出现。当秦国攻打韩国阏与的时候,赵王便打算派军相助。但无论是廉颇还是乐乘,都表示很难相救。唯有赵奢表示能救,于是,赵奢在阏与一战成名,其官位与廉颇蔺相如同等。

如今的廉颇,自然不会心有不甘,但赵奢的儿子赵括,却拉开了廉颇这位老将晚景凄凉的序幕。

随着秦国的发展,赵国逐渐成为秦国的阻力,长平之战就此展开。廉颇作为赵国老将披甲上阵,未能给予秦军痛击,只能坚守城池,寸步不让。

国强攻城,国弱守疆,本就是一个将士能做到的最好职责。但赵王见廉颇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加之白起命人谣传自己只怕赵奢之子赵括的消息。于是,赵王有了启用赵括的心思。

当时,蔺相如病重不堪,听闻此消息之后,抱病劝谏,仍无法更改赵王换将领的心思。本就病重,加之忧虑过甚,曾经当着秦王面不改色的蔺相如,就在忧思之中去世。

而廉颇从长平之战退下之后,看着自己坚守几年的地方在赵括的带领之下,被秦军轻易突破,悲痛不已。

蔺相如口中的将相组合,在君主更替之中,逐渐“失宠”。随着第二任新主上台,宁愿用不如自己的乐乘,也不愿意启用自己。心有不甘的廉颇利用自己的能力,成功将乐乘挤压走了,而自己也因为害怕君主怪罪,逃到了魏国。

可这样一个为赵国尽忠的老将,魏国怎会放心启用,于是廉颇在魏国的冷板凳上坐着,等待曾经的赵王回想起自己。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赵王终于想起了的廉颇,但并未直接将其请回,而是派使者前去探望。纵是如此,廉颇仍欣喜不已,不仅穿戴好盔甲,还连吃了一斗饭十斤肉表示自己的能为,但这一行为却被政敌抹黑,廉颇在赵王口中不过是一个年迈不堪重用的人罢了。

无法被魏国信任,又得不到赵王的启用,在楚国抛来的橄榄枝下,廉颇又来到了楚国。但异国他乡,终究不是故土,先秦四大将领之一的廉颇,就这般郁郁而终。

尾声

廉颇与蔺相如一生为赵国殚精竭虑,最终却都因赵国满怀忧虑而死。如若赵国坚信廉颇的能力,长平之战或许不会结束得如此仓促;如若赵国能够继续信任廉颇,廉颇也不至于在冷遇之中远走他乡,郁郁而终。

君臣将相,到头来被辜负的,终究还是廉颇与蔺相如罢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