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一女子给“警察”转了4万多……紧急提醒!已发生多起_女士_都是_视频

那不是派出所大门吗?

啊,这是办案区

还有警号

绝对假不了

赶紧转钱……

前几天,昆明的鲁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的警察。

“你有一张银行卡涉嫌非法洗钱,请配合我们调查。”

鲁女士听罢吓得直哆嗦,这时,“警察”要求她开视频进行身份验证。于是,鲁女士添加了对方为QQ好友。

在视频里,对方给鲁女士展示了派出所的大门,还在线带她参观了案区,并把自己胸前的警号指给鲁女士看。鲁女士直接不敢吱声,乖乖配合完成了“视频笔录”。

随后,对方让鲁女士通过链接下载了一个叫“安全防护”的APP,上面要求绑定一张银行卡。

为了“自证清白”,鲁女士按照对方的提示,通过支付宝账户将41000元转到对方提供的账户上,随后才反应过来被骗遂报警。

骗子冒充公检法

出示警官证、通缉令

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

都是诈骗老套路了

如今

骗子手段“升级”

竟然开始

“自建派出所”了!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展开全文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网上流传的视频)

看起来是不是像

真骗子花巨资“自建派出所”场景

实施诈骗

普通群众很难识破骗局

而实际情况

警察是真的,加工视频是假的

针对以上在网上流传的视频

此前

四川警方“熊猫反诈”官方公众号

对此进行了辟谣

经“熊猫反诈”对视频进行了仔细分析:

发现该“警察”说话口型

与视频的人声极不匹配!

经与视频中的浙江省绍兴市柯岩派出所联系,

视频中的警察

是实实在在的真警察

派出所也是真实的派出所

也就是说,

该视频是嫌疑人通过后期剪辑、配音而成!

然后用于诈骗。

小编查询发现,

最近类似的骗局在全国多地发生过。

案例一

近日,浙江的熊女士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厦门的“王警官”。“王警官”称熊女士涉嫌一起“非法洗钱”案件,要求她配合调查。为了进一步取得熊女士的信任,“王警官”让熊女士下载一款名为“随锐瞩目”的软件进行视频通话。熊女士看到“王警官”身后有蓝底白字写着 “厦门公安”的背景墙。

“你现在必须要把钱转入到安全账户,验证完你就解除嫌疑了”,听到这话,熊女士立即操作,准备将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行验证。就在转账前,真民警敲开了她的门,所幸,熊女士卡里的129万元人民币还未被转走。

案例二

四川的孔某在某手机App上申请了2万元网络贷款,但是订单状态显示借款人账号信息与银行卡不符,资金冻结。不久后,该App“客服”向其回复,称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往银行卡里存入解冻金,如果不解冻,不仅每月仍需正常还款,还会被立案处理。

该“客服”还出示了一份通知“贷款人认证以及解冻贷款账户”的“红头文件”。同时,“客服”又发来一段视频,视频里一名“警察”站在“某派出所”背景墙前,要求孔某尽快完成认证。心存疑虑的孔某赶紧来到当地派出所向警方求助,没有造成经济损失。

套路解析

第一步:取得受害者信任

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并通过固定话术聊天获取受害者信任。

第二步:震慑

骗子会通过严肃谨慎的语气,震慑并控制受害人,使受害人一步一步进入骗子的陷阱。

第三步:恐吓

骗子通过出示伪造的通缉令、拘捕令,增加骗局“真实性”,让受害者彻底相信自己卷入了犯罪案件,受害人往往因为内心恐惧而对骗子深信不疑。

第四步:转账

骗子声称要资金调查,诱骗受害人入局,利用受害人想尽快自证清白、着急转账的心理,等转账到“安全账户”后,骗局便“大功告成”。

温馨提醒

1、电话中自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银行、保险、邮政”等客服人员,以您“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涉案”等理由,主动帮您转接“公安机关”的,都是诈骗!

2、通过电话、QQ、微信或者其他通讯社交软件办案做笔录的“公检法机关”,都是诈骗!

3、通过网站或者APP出示带有“公检法”名称标记的通缉令、警官证的,都是诈骗!

4、公安机关在逮捕时,必须当面出示逮捕证,通过传真、网络发送的,都是诈骗!

5、公检法机关不设立“安全账户”“验资账户”,要求转账到所谓“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6、如遇疑似诈骗请拨打96110咨询,如不幸被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来源:昆明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中国警察网

编辑:高杉

责编:李雪

终审:李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