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玉之一蓝田玉”,安徽嘉汉艺术推荐:蓝田玉如意_如意_蓝田_大理

蓝田玉如意

蓝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和田玉(软玉)、岫玉和独山玉),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蓝田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春秋秦汉时蓝田玉雕开始在贵族阶层和上层社会流行,唐时达到鼎盛。著名的秦始皇传国玺就是用蓝田水苍玉制成,此后玉玺一直作为皇权的象征,在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流传千余载。

"蓝田玉"之名是因其产于陕西省西安市的蓝田山而得名 。历代古籍中均有蓝田产美玉的记载,《汉书·地理志》载:"蓝田,山出美玉,有虎候山祠,秦孝公置也。 "其后,《后汉书·外戚传》、《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典籍文献,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

展开全文

现代开采的蓝田玉矿床位于蓝田县玉川镇红门寺村一带,含矿岩层为太古代黑云母片岩、角闪片麻岩等。玉石为细粒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

古蓝田玉原生玉矿尚未找到,现代开采的蓝田玉矿床位于陕西省蓝田县玉川镇红门寺村一带,距县城约35千米,含矿岩层为太古代黑云母片岩、角闪片麻岩等。玉石为细粒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按矿物成分及外观特征可将玉石分为五种:第一种为白色大理岩;第二种为浅米黄色蛇纹石大理岩;第三种为黄色蛇纹石大理岩敬奔;第四种为苹果色蛇纹石大理岩;第五种为条带状透闪石化蛇纹大理岩。

蓝田玉属蛇纹石化的透辉石类,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矿物主要构成有蛇纹石化的大理石,透闪石、橄榄石及绿松石、辉绿石、水镁石等形成的沉积岩。

蓝田玉呈白、米黄、黄绿、苹果绿、绿白等色,显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呈块状、条带状、斑花状,质地致密细腻坚韧。摩氏硬度2-6度,密度约2.7克/立方厘米。.

一贯中华历史的蓝田玉,有翠玉、墨玉、彩玉、汉白玉、黄玉等。质地坚硬,色彩斑斓,光泽温润,纹理细密,由邀付民于含有氧化的硅、铝、镁、钠、钙、铜等元素,往往一玉多色,乳白、青、黄、红诸色错杂,是良好的玉雕和制作工艺美术品原料。

如意最初是挠背搔痒的爪杖,《裨史类编》中载“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长可三尺许,或背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意”,后来如意逐渐演变成为高雅之物。明清时期,被赋予了吉祥驱邪的涵义,同时更为帝王将相所青睐,成为承载美好愿望的贵重礼品。在清代宫廷中,如意备受推崇,天下最华美的如意纷纷被贡入皇宫。于是宫禁之内无论是书房案头还是宫室坐榻到处都有如意的形影。这些如意,贵比金玉,穷极工巧。清宫中的如意已经不仅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工艺品,更是权位和财富的象征。

如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吉祥之物,如意的造型是由云纹、灵芝做成头部,然后衔接一个长柄,模样类似权杖,也象征着权力及统治地位。如意的造型百变,寓意美好,是展现东方人气质最好的饰品之一,与钻石等珠宝的浮华相比,低调而含蓄的如意无疑是一种更加能象征吉祥的工艺品。其中如意两个字预示着做什么事情或想要得到什么东西都能够如愿以偿,虽简单朴素,却道出了人们心底的声音,也把如意最直切的寓意表达出来,给人们在健康,学习生活、婚姻爱情、事业等带来好运。

艺术点评:

此蓝田玉如意细腻温润,质地坚硬。如意自古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人一直是喜爱寓意深刻的玉器,玉如意的出现将玉坚韧不渝的美德与如意的吉祥寓意相结合,成就了具中国特色吉祥文化的如意器物。据有关史料记载,最初的“如意”是由古代的笏和搔仗演变而来,笏又称玉板或朝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拿在手中的长条形器具,可以记录下君王的命令或旨意,也可以把上奏君王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搔仗,俗称“痒痒挠”,当时人们用它来搔手够不到的痒处,可如人之意,故名“如意”。在古代,“如意”的用途很广泛,战争中可用做指挥之物,寓意万事顺利,吉祥如意。常人远行前,亲朋好友会送上如意,以表良好祝愿等。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欣赏价值!

以上全部内容为平台主观观点摘录或原创文化广告包装,不代表任何藏品实际价值与真伪鉴定,藏友自行看待与区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