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大陆行,留下什么?_国民党_岛内_民调

马英九大陆行,留下什么?

马英九一行7日结束在大陆的行程,从上海返回台湾。在大陆期间,马英九在南京拜谒中山陵,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回到湖南湘潭祭祖,并在南京、武汉、长沙、重庆、上海等地参访,带领台湾青年学生前往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与大陆学生进行交流座谈,12天可谓行程满满。

当马英九在湖南与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会见时,沈晓明在开场致词中形容马英九这趟访问大陆获得广泛关注——“应该是我们这里不折不扣的网红。”马英九这些天在大陆网络上确实获得了很高的热度,当他在长沙、重庆等地出游时候,也多次和大陆民众热情互动。

4月1日下午,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长沙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图源:新湖南客户端)

与此相对,马英九的话题在台湾岛内也在持续发酵,出于立场不同,获得的评价当然也是冰火两重天的程度,与蓝营高度一致的肯定相对应的,是民进党当局和绿营媒体的一片谩骂。不过,绿营这次讨伐马英九,可能效果适得其反。因为根据一些民调显示,岛内大部分民众还是支持马英九这趟和平之旅的。民进党不服输,越不得人心越抱团取暖,直到输掉。

展开全文

马英九此行与蔡英文“过境“窜美基本同步,也展现出非常明显的对比效应。马英九行程所带来的两岸和平契机,与蔡英文在美期间与麦卡锡会面所带来的台海新震荡,会不会形成此消彼长的结果,也需要进一步观察。

马英九此行还引发国际媒体的关注。对于马英九在大陆行程的一些言行以及所带来的后果与反应,也有很多的揣测与分析,但评价马英九在这趟行程中取得亮眼的个人表现同时,更应该肯定这次大陆方面所呈现的状态是更加的开放与自信。

视频加载中...

■ 马英九大陆之行的积极意义

首先在外界不断放大台海危机、两岸兵凶战危的情况下,马英九这趟寻根祭祖之旅,大陆方面的一系列安排展现出两岸政策的务实与灵活,以及对于和平统一的坚持与努力。与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所带来的危害性形成鲜明对比,也反映中国大陆并不以那些国际反华势力的步骤为乱,反而更加坚持自己的战略定力,进而逐渐掌握主动性。

从马英九的角度,至少在以下三方面展现出积极的意义:

1,马英九再三强调自己是中国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马英九是近年来台湾岛内敢于态度鲜明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政治人物,他倡导和平发展,振兴中华,也是为两岸同胞寻找的一个最大公约数。

2,马英九的寻根祭祖,慎重追远民德归厚,是中华传统的体现,也显现了两岸血脉相连,同胞一家人的意义。

3,马英九的缅怀革命先烈和抗战英烈之旅,体现了中国人在自我革新以及遭遇外敌时候的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大无畏精神。

视频加载中...

3月28日上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拜谒南京中山陵。这是在中山陵祭堂耳房,马英九题写“和平奋斗 振兴中华”,以志纪念。(图源:新华社)

■ 马英九此行带来的成果与延续

马英九此行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使岛内的蓝营取得难得的意见一致,但必须要说,以国民党现在的权力格局,似乎还没出现可以承接马英九成果的人物。

马英九登陆期间,朱立伦领导的国民党中央,第一时间其实是以临时得知行程的方式做切割处理的,但马英九行程中的表现,使蓝营支持者振奋。所以国民党也开始为马英九辩护。但这种辩护无论在议题的选择,还是政策的着力点上都显得还是很被动,国民党依旧缺乏主动的两岸政策论述,尤其在如何回到“坚持九二共识“路线的问题上,国民党内部没有形成共识。

国民党的困境在于缺乏共主,从朱立伦第一次担任党主席开始,历经洪秀柱,吴敦义,江启臣到现在朱立伦再任,共同的特点是这几任党主席都没有形成足够的权威性。内部缺乏整合,党内缺乏共识,各势力之间相互也缺乏合作,使国民党一直处于被动应对的局面,稍有胜利,都经不住接下来的巨大内耗。

朱立伦 资料图

马英九此行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朱立伦却因为最近接连不断的糟糕表现使之个人在党内出现了诚信问题,而本该成为新共主的侯友宜则因为自身的素质乃至游移不定的决策风格,也已渐渐失去“最强母鸡“的光环,另外在国民党新旧交替中出现徐巧芯与费鸿泰之争等,抢占媒体风头,甚至使马英九的新闻效应淡化,也使选民对于国民党的观感趋向负面。国民党民调扭头朝下,且还看不到止损迹象。

有趣的是根据最近几次民调显示,虽然赖清德民调第一,但只有在南投补选后到达过四成,如今依旧在三成多左右,说明赖的支持者还局限于绿营基本盘中,并没有扩展,说明执政无能,吃相难看的民进党也没有获得岛内民众的谅解。但国民党却依旧落后,主要候选人甚至出现民调持续下跌的情况,说明民众虽然讨厌民进党,但对于国民党依旧还是很失望。所以也导致了柯文哲“第三势力”的坚挺。

马英九大陆行出现良好的“回响”,实际上,也给国民党带来胜选的某种可能性,其核心在于国民党如何选择战场、议题,以及如何论述,这些都比国民党把希望仅仅寄予候选人个人身上强。

另外岛内媒体对于蓝营的权力格局出现了新的想象空间,认为在侯友宜,郭台铭,朱立伦,卢秀燕之外,马英九将是新的蓝营共主。但无可厚非的是,马英九确实为蓝营乃至整个台湾拓展了两岸局面的更多可能性,问题是如何巩固和延续,谁来承接马英九政策。

4月5日,郭台铭宣布参加国民党的征召民调,并因为四年前脱党时候的一些负气言行向国民党道歉,还说如果民调不如侯友宜,会支持侯友宜。以现在看来,郭台铭目前民调虽然不如侯友宜,但在蓝营内部的支持度应该是优于侯友宜的。如果郭董希望更进一步,首先应该在蓝营内部促成共识,同时尽快向马英九请益。

作者丨许亿,深圳卫视直新闻特约主笔

编辑丨刘莹,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