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同学录”火了,人们眼里都有光,写火星文的那位太超前了_同学_学生_同学录

每次升学,学生们都要和上一阶段的同学挥手告别,在毕业来临之前,保留一些有意义的纪念是学生们必然要做的事情。毕业照是学校的安排,学生们自己也会别出心裁,写同学录就是其中之一。

可能很多00后的同学不知道什么是“同学录”,这个比较有年代感的东西,在90后的学生那里很盛行,但发源于哪个时代还真说不准。有同学在家里发现了父辈那一代人的“同学录”,随意翻阅几页,还真的有看点。

80年代“同学录”火了,人们眼里都有光,写火星文的那位太超前了

毕业以后学生们各奔东西,同在一座城市的高中生,上大学后可能也很难有再相见的机会。学生们抓紧机会,让班级里的同学给自己留下基本资料,以便于之后相互联系。

80年代“同学录”火了,看着这些黑白的照片,每个人的眼里都有光,还真是羡慕那些同学们。这位同学对自己的性格描述是“70%内向,30%外向”,自我定位还很清晰,精确到数字,这样的同学还真的是精益求精。

每个同学都会给别人进行留言,如果全班几十个学生,写到最后,留言可能也是千篇一律,无非就是祝福。但这些同学的留言,读起来都文绉绉的,看起来就很有“文摘”的水平。

展开全文

“人生犹如冲浪”,这样的话语颇有点老师的风格,那个时候还叫做赠言,能读到高中,考上大学,这样的学生已经成为了各行业的佼佼者,尤其是那些走进仕途的同学。能保留这样的同学录,或许这个同学也很有实力。

可以看出来的是,这些同学录中的学生,戴眼镜的属于大多数,而且还能照相,家庭条件也算不错的,男同学西装领带,女同学打扮朴素却很清爽,很符合当时学生的形象。

对于同学,最朴素的祝福应该就是“事业爱情双丰收”,这句话在很多同学那里都能看到,虽然简单,但也真诚。而且网友发现,那时这些学生的眼里都有光,而且还有电话,对发展充满期待。

好像如今的学生,到了大学就很少看到对任何事情都充满期待的样子了,在走进职场后,每天被工作压着,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学生更是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样子。

每个时代,学生都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这些学生接受知识的熏陶,比那些没有读完书就辍学打工的同学,有明显的区别。看看写火星文的那位太超前了,用看不懂的符号,让自己成为了同学录里最特别的存在。

这就让人想起了90后学生流行的“火星文”,不过也有人说那位同学写的是速记符号,反正笔者是看不懂了。不过学生的真诚还是很打动人的。虽然照片可能已经泛黄,但是学生时代的美好不曾相忘。

当学生的时候最快乐,没有工作的烦恼,同学也很真诚,毕业典礼上,学生们感怀于心,平时最不爱学习的人,也难免触景生情,这些学生的同学录,承载了青春的记忆。

一句“有所作为”的人生信条,真的可能支撑学生在毕业后一直前进,学生有坚定的信仰是好事情,虽说同学录这种纪念同学情的方式很少见了,但90后、00后的学生,也变换了留念的方式。

学生追赶发展的潮流,90后的同学录里,全是“勿忘我”

再次翻看90后学生的同学录时,看到的最多的就是“勿忘我”的留言,还有一些非主流的话语,很幼稚,不堪回首却也别有一番趣味。

时代的印记停留在学生的课本上,也会在衣服上。如今网络发达,学生人手一个手机,联系起来也很方便,但实物代表的意义重大,学生们也会在衣服上签名,保留那份同学情。

别小看同学情,协调好同学关系,就是在弥补“信息差”

同学之间的感情历久弥新,在同学之间拥有好人缘,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很关键。或许学生的家庭状况不是很好,有了同学的帮助,可以弥补信息差距。

别说事业发展的事情,就是将来自己的孩子报考,如果家长没有经验,都能通过当老师的老同学,或者懂教育的朋友,辅助学生完成报考。没有人脉,寸步难行,处于学业生涯中的学生,也要珍惜已有的同学情谊,关键时刻能发挥作用。

今日话题:你上学的时候,有写过同学录吗?(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