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国老兵误入印度,在印度被困54年,无奈在当地娶妻生子_印度_老兵_回国

引子

在宋代诗人龙其昌的《故乡》中有这么一句,“上书莫道便他郡,学稼终宜老故乡”。落叶归根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但在战争年代总会有数不清士兵战死沙场,客死他乡或是流离失所,漂泊异乡。

在1962年中国和印度之间起了冲突,冲突持续了大约一年才结束。而有这么一位陕西老兵却被留在了印度边境,被困长达54年。在陌生的国家,面对不同种族说着不同语言的人,老兵又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呢?

王琪一家

在战争将要结束的时候,正在执行任务的老兵王琪在营地附近的森林中迷失了方向,大雾袭来,丢失方向感的王琪面临未知的危险,森林的深处隐藏着猛禽野兽。突然,王琪在地上发现了汽车的车轮印记,王琪寻着车轮印记最后找到了一辆汽车,并发出求救。然而这是印度军队的车辆,因此王琪被印度兵俘虏了。

尽管当时中印双方已经平息了战火,但王琪还是被怀疑是来自中方的间谍特务被关押在印度军营。面对印度军队的审问,王琪始终铭记自己军人的身份,未曾透漏半点机密。无可奈何的印度军方只好将王琪关押起来,直到七年后才将其释放。

展开全文

然而被释放的老兵王琪没有被送回中国,而是被送到了印度的一个破旧的村落,后来他才知道他是被流放了,村里的人也大多数是被流放的人。就这样,王琪被迫在这个荒凉之地生活下去,无法回到祖国。

坚韧的王琪怀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在这异乡坚强地生活下来,他在当地的磨坊做工维持生活,但是想攒钱回国简直是天方夜谭。这样思乡心切的王琪夜夜落泪,晚晚叹息。后来,王琪只好用攒下来的钱在当地盖了一座小房子还做起了小生意。直到1975年,回国无望的老兵王琪和当地的一位印度姑娘结婚并在婚后生育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就当周围的所有人都认为王琪从此会在这里安稳地度过下半生时,只有王琪自己还心心念念着祖国,还在日日夜夜地思念着自己的家人。独在异乡为异客,作为外乡人的王琪免不了受当地人的欺凌。在一次争执中,王琪被打断了一条腿,这样王琪悲愤万加,在心中更加坚定了回国的念头。王琪一家的生活过得十分拮据,但好在有家人的陪伴和支持,让王琪没有放弃回国的想法。王琪甚至在平时加强锻炼身体,时刻为回国做着准备。

王琪的中国居住证明

而在中国,王琪还有一位亲弟弟,他也曾多次到部队中寻找哥哥,但部队派出很多人手来寻找却一直没有消息。在王琪被流放的日子里,备受煎熬的母亲也离开了人世,这位可怜的老母亲在临死前也未能见到自己的大儿子。

结语

直到王琪的故事在印度当地引发媒体的关注,并在报纸上报道出来,标题称“1962年,中国老兵误入印度,在印度被困54年,无奈在当地娶妻生子”。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以及多方的调查合作和努力下,被困54年的王琪终于踏上了回国之旅,回到了陕西老家。王琪带着妻儿和自己的亲弟弟一家团圆在一起,王琪兴奋而又高兴,大口吃着家乡的美食,看着久别的亲人,热泪盈眶。王琪激动地感慨,离家这么久连筷子都快忘了怎么用。

流放他国的老兵最终如愿以偿地和家人团聚,王琪的故事让人看了不禁落泪。爱国的心和对故乡的思念支撑着王琪最终回到了故乡。我们应当对这些为祖国牺牲的老兵表达无上的敬意。

参考资料

龙其昌 《故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