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尼加共和国时间(安道尔是个怎样的国家为何很多中国人是它的“国民”)_安道尔_亚美尼亚_波斯

本文目录

  • 安道尔是个怎样的国家为何很多中国人是它的“国民”
  • 马超的孙子马抗去亚美尼亚领导独立战争,是真的吗
  • 为什么12生肖唯独龙不存在呢至少我们都没见过,其他的目前都能看到,谁发明的12生肖

安道尔是个怎样的国家为何很多中国人是它的“国民”

当今世界,某些国家虽然面积和经济总量很小,但人均国民收入却非常高,其中,南欧小国安道尔堪称典型。令人惊奇的是,从正式建国至今,这个“富得流油”的小国并没有自己的最高领导人,而是由两位外国人同时担任元首。不仅如此,这个跟我们“风牛马不相及”的小国,竟在中国境内拥有数量多达两千万的“国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安道尔是位于南欧比利牛斯山麓的内陆国,北邻法国,南接西班牙,国土面积为468平方公里,仅相当于香港特区面积的42%,北京市面积的2.9%,属于典型的“袖珍国”。安道尔面积虽然很小,但却划分为7个行政区,首都为安道尔城。按照2015年的统计数字,安道尔的总人口为8.5万,其中主体民族为安道尔人和加泰罗尼亚人,以加泰罗尼亚语为官方语言,同时也使用西班牙语和法语。

安道尔之所以能诞生并存续千余年时间,完全是法国与西班牙两大国间争斗、妥协的结果。法国的前身-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在位期间(771-814年),长期与占据伊比利亚半岛的摩尔人作战,在成功地将对方驱逐出比利牛斯山以南后,便陆续在两国边境地区组建起巴塞罗那、巴斯克、乌赫尔等16个伯国以作为“缓冲国”,并负责保证它们的安全。而当时的安道尔,正属于乌赫尔伯国。

1113年,乌赫尔伯爵将安道尔永久地赠予西班牙乌赫尔的地方主教,但在1206年,法国的富瓦伯爵则通过联姻的形式,取得安道尔部分地区的统治权,于是造成两位领主间的纷争不断。1278年,双方经第三方调节后达成妥协,决定共管安道尔,并对各自在经济、法律、军事等方面的权限进行分工。

纳瓦拉国王恩里克三世于1582年吞并富瓦伯国后,宣布继承后者对安道尔的统治权,而在纳瓦拉并入法国、恩里克三世成为法王后(改称亨利四世),安道尔的统治权又被法国继承,时在1607年。至此,法国国家元首与西班牙乌赫尔地方主教共同统治安道尔的局面正式形成。

1993年3月14日,安道尔举行全民公决,通过了史上首部宪法,并正式宣布成为独立国家。虽然安道尔宣布独立,但法国总统与西班牙乌赫尔地方主教仍然同时担任元首(大公),但这种统治权只是名义上的,跟英国女王担任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元首一样,属于典型的统而不治,而真正负责管理国家的,则是由选举产生的总委员会(即议会),以及由它组织的内阁。

作为名义上的附属国,安道尔至今仍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要向法国总统和西班牙乌赫尔地方主教进献数量不等的贡品。其中逢奇数年,安道尔要向法国总统进贡960法郎;逢偶数年,则向乌赫尔地方主教进贡430比索,以及火腿、腌鸡、奶酪各二十个。在今天看来,这也是一种极为有趣的现象了。

跟摩纳哥、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新加坡等一样,安道尔同样属于典型的袖珍富国。作为举世闻名的“滑雪天堂”,每年吸引着数十万游客到安道尔旅游、消费,为其带来极为丰厚的收入。除旅游业外,安道尔商业及金融业也非常发达,是世界著名的“避税天堂”之一。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安道尔人口为8.5万,全年实现GDP总值为32.5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为38235美元,属于发达国家标准。

1994年6月29日,安道尔同中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但双方却并没有互设使馆,其中,中国驻安道尔大使职务,由驻西班牙大使兼任。虽然两国间建交已近30年时间,但绝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位于比利牛斯山麓的神秘小国知之甚少,也绝少有人会到这里去旅游。不过令人费解的是,有数据统计,中国有超2000万的微信用户在填写所在地信息时,所选国却是安道尔,其中不乏大量漂亮的妹子。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源自微信用户在填写所在地信息时,系统会默认以英文排名前后为序,由于很多人不愿意他人看到自己真实的所在地信息,出于保护隐私的需要,加上比较“懒”,便会首选排名最前的安道尔。而这也是人口不到9万的安道尔在中国拥有两千多万“国民”的主要原因,想来的确有趣。

马超的孙子马抗去亚美尼亚领导独立战争,是真的吗

在欧亚交界的高加索南部,有一个面积不足3万平方公里的内陆国家,它就是亚美尼亚。这个西亚小国和土耳其、伊朗、阿塞拜疆等国比邻,原本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在苏联解体后,再度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传说在其境内居然生活着三国名将马超的后代,这是真的吗?为什么马超的后代会跑到距离中国6500公里外的亚美尼亚生活呢?

(马超剧照)

这事还得从马超说起。众所周知,马超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五虎大将之一,不但武艺高强,智勇双全,而且在演义中还是一位美男子,长得一表人才,面如冠玉,身长八尺。

公元前211年,曹操欲借道凉州攻取汉中张鲁,马超认为这是曹操的假道灭虢之计,遂联合韩遂等人,起10万联军阻击曹军,将曹操逼入绝境,几乎要了他的老命。

后来曹操听从贾诩的计谋,离间马超、韩遂二人,使两人相互猜疑对方,终于在潼关将马超击败。

心狠手辣的曹操随后屠杀了马超整个家族200多人。也许就在这次血腥屠杀中,仍有少数马超后人侥幸逃脱。

那么,这些逃脱的马超后人最终到了哪里呢?

据《亚美尼亚史》的记载,大约在公元3世纪,当时的波斯萨珊王朝的君主阿尔达希尔一世,接待了一位身份不明的流浪者。该人自称马抗,带着一小队精兵和随行人员,来自遥远的中国。他的父亲是一位中国的君主,名叫“阿尔博克”,自己获罪被追杀,不得已带着心腹护卫一路向东逃亡,来到了波斯,希望阿尔达希尔一世能收留他。

阿尔达希尔一世很欣赏这位来自中国的落难者,不但答应了马抗的要求,将他留在了波斯,还雇佣了他带来的护卫精兵,让他们为波斯王朝效力。

马抗对波斯君主忠心耿耿,为他立下赫赫战功。波斯君主也因此将其中一个名叫达隆的地方分封给马抗,以表彰他的功劳。

(阿尔达希尔一世)

可是好景不长,不久后,中国方面的追兵顺藤摸瓜追到了波斯,觐见阿尔达希尔一世,强硬地要求他交出马抗及其家眷。否则,两国将兵戎相见。这让阿尔达希尔十分为难,他既不想得罪中国,不想和这个大国争战,也不想失去马抗这位得力干将。

最后,阿尔达希尔听取了手下人的建议,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以流放的方式,让马抗投奔波斯的一个属国——亚美尼亚,亚美尼亚国王赐马抗姓马米科尼扬。

没想到,马抗及其族人在亚美尼亚成为了英雄,在争取亚美尼亚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原来,在公元450年,波斯王朝为了加强对亚美尼亚的统治,强制亚美尼亚人放弃基督教,信奉拜火教。这激起了亚美尼亚人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揭竿而起,反对波斯人的残酷统治。但遭到波斯当局的血腥镇压,各地的反抗都纷纷以失败告终。

公元451年,亚美尼亚爆发了全国性的反抗运动。领导这次运动的,恰好就是马抗的后代瓦尔丹•马米科尼扬。波斯当局和瓦尔丹进行了数场激战,各有胜负,最后不得不在一个名叫阿瓦赖尔的地方,进行了最终的决战。

在决战动员会上,瓦尔丹对即将踏上战场的士兵说:“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这句话后来成为了亚美尼亚家喻户晓的名言。

虽然起义还是以失败告终了,但这场席卷全亚美尼亚的斗争,还是让波斯当局感到了害怕,不得不放弃了强迫亚美尼亚人信奉拜火教的企图。

(瓦安•马米科尼扬领导的斗争)

公元482年,一场争取民族自治的斗争,又在马抗后代瓦安•马米科尼扬的领导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次起义,迫使波斯走上谈判桌签署了合约,承认了亚美尼亚的自治地位和宗教自由。

于是,马抗的后代成为了亚美尼亚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在现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市的一个广场上,依然矗立着瓦尔丹•马米科尼扬的塑像。

那么,《亚美尼亚史》中记载的上述内容,是否属实呢?

从时间上来讲,马超的后裔逃亡波斯这一事件,发生公元3世纪,正好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也正是蜀国亡国之际,似乎在时间上较为吻合。

而且马超具有西域血统,历来和西域各国有着紧密的接触和联系,他的部队“不善弓弩”,其本人上阵杀敌时,也喜欢西域的铠甲。如果他的部族中有侥幸出逃者,选择波斯避难也是合情合理的。

不过,在中国的史籍中,对马超后代的逃亡、追杀,以及为此差点引发的战争等,没有丝毫的记载。而且马抗自称是君主的后代,这也和史实不符。

那么,有没有可能马抗根本就不是马超的后代,而是刘禅的后代呢?毕竟刘禅才是君王。如果是这样,那么就有可能让魏晋如鲠在喉,势必穷追到底,夺其性命。虽然刘禅后代的去向,中国的史籍中没有逃亡的记录,但在国外的史书中,却有出逃西域的记载。

不过,有一点也没法说通,那就是如果马抗是刘禅的后代,应该姓刘而非姓马。

当然了,最有可能的是,马抗既不是马超的后代,也不是刘禅的后代,只是当时西域的某一个小国君主的后代,《亚美尼亚史》的作者搞错了,没有分清马抗究竟是来自哪个国家。

这恐怕会成为一个千古之谜,没法解开了。

(参考资料:《亚美尼亚史》《三国志》)

为什么12生肖唯独龙不存在呢至少我们都没见过,其他的目前都能看到,谁发明的12生肖

十二生肖有龙,我觉得远古时代,龙这种生物是存在的。

首先我要反驳一下题主,我们没有见过,不代表没有。就像若干年之后,如果由于保护不慎,熊猫灭绝了,我们的后人是不是会觉得熊猫也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没有见过!回归正题,先说说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 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

所说十二生肖其它十一个生物目前都在现实中可以找到,唯独找不到龙这种生物,但是我觉得并不是不存在。要知道存在即是合理!

既然有它,那么现实中一定出现过,要知道十二生肖不只以普通生灵融入中国人生活,其自然习性被人们赋予诸多文化意义,从动物上升到神格,接受尊崇和膜拜。只有自然生灵与文化神格相结合,才构成完整的生肖动物形象。

一、龙的原型生物是蛇,不是我们说的常见的那种蛇,而是很大的蟒蛇类生物,咱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大蛇为蟒,大蟒为蛟,大蛟为龙!比如说蚺、角蝰、等。

蚺 一种体型巨大的蛇

蚺科(Boidae)蚺亚科(Boinae)蚺和蟒的区别在于,蚺是卵胎生,蟒是卵生。他们同属于蛇类,但不是同一个科。亚马逊森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蛇,栖息于南美洲,最长可达10米以上,重达二百二十五公斤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但一般森蚺长度在5米左右。

之前看过一个传闻,真假难辨,说在2000年5月14日,上午10点多,位居深山密林的四川金丝崖玉石矿,矿工贾显娃担水准备午饭。快到山泉边时,猛见一条水桶粗,约有50多米长的怪物,正在泉里喝水,黑底色,兼有白色花纹和红色大圆点。阳光照在怪物身上,发出逼人寒光,贾显娃猛然意识到可能是一条巨蟒。

角蝰 一种长着犄角的蛇

角蝰是一种生存于干燥沙漠地带的毒蛇,与一般非洲蛇一样,主要分布在北非地区的,如摩洛哥、撒哈拉、毛里塔尼亚、马里共和国等地,亦会向东发展出没于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尼日尔、利比亚、乍得、苏丹共和国、埃及、埃塞俄比亚及索马里等地。它们的活动范围,还从西奈半岛伸延至以色列境内的内盖夫北部。

但是体积较小,只30到60公分

二、龙的原型生物是洞螈

洞螈身长不到30厘米,但也有部分个体的长度可以达到40厘米,全身呈白色,四肢细小。有发达的外鳃3对和鳃孔2对,羽状鳃为红色。头狭小,头骨多软骨质。吻钝、无眼睑、眼退化、隐于皮下,但感光灵敏。终生底栖在地下水形成的暗洞内,时常将鼻孔伸出水面呼吸空气。在光照下肤色可变成黑色,回暗洞后肤色又恢复原状。

如果说洞螈可以长大,和我们说的龙是不是很像呢?也许是地球环境的改变,不注意支撑他的长大,说了成了现在这样!

三、由于环境等因素,龙和其他珍惜动物一样,已经灭绝了或者吟隐藏起来了

要知道。龙在传说中可是指智慧不低于人的生物,还拥有种种神通,自己把自己藏起来也不无可能!

谁“发明”的十二生肖

我觉得“发明”不太合适,应该说是谁赋予的这十二种生物的象征意义!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一、神话说

相传远古的时候,在仓颉创造文字后,黄帝就发明了天干地支历法。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搭配起来轮转一圈为六十年。这种历法在当时来说是很科学的,因此,一直到今日还有人沿用。可是,这种计算年月时辰的方法毕竟太复杂,人们根本记不住,于是黄帝便决定选十二种动物图像搭配上去。这样人们一看到图像,便知道是啥年头了。于是他在年底发布了一道圣旨,邀请天下的动物在正月初一清早到宫殿门口等待挑选,谁来得早选谁,只选前十二名。至于猫鼠因此结仇,不死不休就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图腾说

原始社会的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图腾。《山海经》诸如人和野兽的混合形象形象就是远古各地的图腾神。夏族的图腾是熊或鱼,商族的图腾是玄鸟,周族的图腾则有龙、鸟、龟、犬、虎诸说。其中可分两类,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前者是人们为了生存目的而驯养,后者则一定程度骚扰人类生活,先民对其心生畏惧的动物。因此这些动物被作为本氏族的名号标记来崇拜。民族学者刘尧汉从彝族的图腾遗迹,反推“十二兽历”的来源,桂西彝和毛道彝的十二兽历法将人与纪历十二兽同列,“是原始人人兽不分的思想意识在现实的遗留”。

三、岁星说

木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从木星位置可确定年度支序。《玉函山房辑佚书》认为每十二年,“三岁穰,三岁毁,三岁康,三岁旱”,另说是“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几十二岁一饥”。植物兴衰和动物生活环境存在周期,食草动物(鼠、牛、马、羊)和肉食杂食动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条件大不相同,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当年生长旺盛的动物,从而形成生肖动物,以此推定动物兴衰与木星年有关,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统。

四、星宿说

古人将黄道与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也分别代表一种动物。古代将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属生肖,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明代大学士王鏊认为,二十八种动物配属二十八星宿,并“以七曜统之”,成“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 清代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认为,二十八宿配动物“即前十二属加一倍者也“,“亢金龙,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龙类也”,体现十二生肖为基础凑齐二十八种星宿动物。但该说难免有附会,二八星宿配动物的记载要晚于十二生肖。

关于龙的具体介绍,可以去我主页看看,有一篇关于龙的文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