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与陨石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_陨石_收藏_阿拉善

陈波在欣赏陨石

金辉手捧灶神星陨石

展开全文

“猎陨”大有收获

于家昌举起心爱的陨石

苏莫收藏的都是小块陨石

近年我国不断探索外太空的进程,激发了百姓对外太空了解的热情。我省就有一群收藏家,他们仰望天际,时时关注外太空飘来的“石块”,这些“石块”为我们对宇宙空间的探秘提供了原始的标本。

他们追逐的“天外来客”就是陨石。

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省的这些陨石收藏爱好者。

1

“猎陨”难忘的探险经历

今年32岁的于家昌,家住牡丹江市,现在是国际陨石学会会员。他16岁时因为偶然在电视上看到报道陨石,便激起了收藏陨石的兴趣。

于家昌在中铁十二局供职,工作是在野外为新建铁路工程施工,他常幻想哪天能碰到块大陨石。闲暇之余,国内有陨石目击事件也常抽身前往“猎陨”,但都一无所获。

他爱好陨石十几年,无数次梦想能亲手捡到一块陨石,终于在2021年9月21日梦想成真。那一天,他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猎陨”,竟然亲手捡到两块陨石。

2021年9月,他与内蒙古陨石学会会长梁成光一行七人乘两台越野车从呼和浩特市出发到地广人稀的阿拉善进行一次“猎陨”。到达地点后,每人间隔100米徒步进行拉网式“猎陨”。

9月的阿拉善烈日炎炎,一上午大家搜寻未果,四人已回到车旁准备就餐,他与两名同伴坚持上到前面一个山坡,再往回走。

登上坡后,他发现了一块与众不同的石头安静躺在那里,因石头表面不具备陨石经过大气层燃烧产生的熔壳特征,开始他还在犹豫要不要走过去看看,但在好奇心促使下,还是走过去了。

石头表面有锈迹,还能隐约看到金属颗粒,它是一颗低空爆炸的石陨石,低空爆炸后的陨石未经充分燃烧便坠落地表,所以没有典型的熔壳特征。人生第一次亲手找到陨石,激动得连现场影像资料都没怎么拍,就带着陨石跑回了车子附近,经称重为2.25公斤。

中午,大家每人吃了一份自热米饭,休息片刻后继续寻找。一下午也没有发现一小块陨石。太阳马上落山,梁会长通知大家准备返回驻地。

在日落方向,地上的玄武岩质风凌石折射的阳光格外刺眼,他一眼扫过,发现一块黑色的石头没有折射阳光。直觉告诉他,那有可能是陨石。他跑过去一看,熔壳特征明显,断口处有锈迹,隐约看到金属闪光点,典型的球粒石陨石。这次他呼喊着同伴来帮他录制现场视频,此块陨石称重为7.25公斤。

当天恰逢中秋佳节,一天找到两块陨石,真是双喜临门。 陨石圈内有一句话,叫“十次猎陨九次空”。返回时,圈外的同伴打趣说,看到你第一天就捡到两块陨石,以为捡陨石还挺容易的。他解释说:“全世界平均每年目击坠落的陨石事件大概10次左右,但绝大多数都落在了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难以寻获,所以每颗陨石都是来之不易的。”

目前他收藏有国际命名的陨石上百种,已成功地向国际陨石学会申报了6块陨石并通过了国际命名,其中国际命名为NWA14454的陨石,于2020年在北京从摩洛哥陨石商人处购买,经科研机构化验结果为世界某一特定类型中的唯一。

2

收藏陨石带来很多乐趣

哈尔滨市高二学生苏莫(化名),目前就读于一家省级重点高中。他年龄不大,可陨石收藏已经六年了。他说自己害羞,不想公布真名,就称他为苏莫吧。

几年前,喜欢邮币收藏的他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古玩早市闲逛时,在地摊上发现了一块陨石冲击玻璃,之后他就开始了解陨石。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换藏陨石。当时,一个广州的学生看上了他手里的一个灶神星陨石,然后对方列了几种收藏的陨石,他一看也很满意,所以就交换了。

假期的时候,苏莫会全身心扑在收藏上,开学时会收一收心,只有在每周六白天的固定时间会去处理。

如何平衡陨石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呢?在初中时,初一、初二以及初三上学期是在玩陨石的,然后到了初三下学期和初四的时候就会把所有的陨石都装箱里,专心复习备考。

玩陨石很多时候要和国外的藏家做交流,由于时差的问题,他一般晚上回家会先睡一觉,再起来刷题,然后和国外的藏家交流,很晚才睡觉。第二天会利用课间补觉。

家里给了他不到两万块钱收藏资金,基本是在以藏养藏。收藏的陨石没有很大块的,都是切片或者是小块小渣。现在收藏的陨石经济价值已增长很多倍。

提到辨认陨石的真假,他说:“我能说至少两个小时。”

陨石收藏给他带来很多乐趣,学习了很多天文知识,也交到很多国内外的朋友,另外每次用显微镜观察陨石标本时,都有发现新世界的快乐。

苏莫的高考目标是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他说:“绝大多数的陨石长得并不好看,但看着陨石,就好像它在向我们讲述它的经历,讲述着一颗星球的演变,讲述着宇宙的故事,会产生一种共鸣。”

3

科普 让更多人关注“天外来客”

哈尔滨市陨石收藏家金辉是从2012年开始收藏陨石的。

2012年2月的一天,陨石收藏家于家昌给他打来电话说,他在青海西宁陨石降落地现场,和另一位陨石收藏家王子尧先生一起发现并且捡到了目击陨石。

他当即就收藏了这块重341克的陨石,自此开始了陨石收藏。

在陨石收藏中,印象最深的是2022年年初,他与我省陨石藏家于家昌共同出资从阿尔及利亚买了一块10.6公斤的灶神星陨石并申报国际命名。7月份,国际命名被批准,成为黑龙江省内最大的灶神星陨石。同时将其标本捐赠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用于科学研究与科普宣传。

陨石是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碎块散落到地球上的未燃尽的石质。随着我们对探索太空的脚步加快,陨石爱好者与日俱增。为更好开展科普,经过一年的努力,金辉联合了九名陨石收藏爱好者作为发起人,筹划成立哈尔滨陨石学会,目前相关部门核名工作已经完成。

目前,国内陨石收藏处于刚刚兴起阶段,黑龙江省收藏陨石人数还比较少。真正称得上陨石藏家的人数并不多,但爱好者有上千人。

现在绝大多数陨石都在涨价,入门级的陨石从几块到上百块不等。收藏级的有的克价从几百到上万的都有。

陈波是正在筹划成立的哈尔滨陨石学会九位发起人之一。她说:“市场上90%卖的所谓陨石,实际都是铁矿石和戈壁石等,大家没有见过真陨石,对陨石的鉴别没有认知,所以需要更好做科普,让更多的爱好者认识陨石。”

她说,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陨石收集、陨石进出口、陨石交易、饰品加工和集散市场较为完整的商贸产业链。随着《流浪地球2》等影视剧的热映,号称“天外来客”、“来自星星的你”的陨石,未来一定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追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