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贵卿自然村中那些邹氏鲜为人知的历史传说_算命_自然村_正德

邹贵卿自然村位于刘仁八镇东南部的三策村。据邹氏族谱记载,该邹姓自然村在此落业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走进该自然村,不仅能看到许多古朴的古民居,更多地还能听到在该自然村流传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传说和故事。

唐中宗恩赐“清隐居士”

据《邹氏宗谱》记载,邹氏的祖先是从江西迁至此地。在唐高宗时,他们的祖人松垣公就定居在江西的芰山。有一年唐宫廷斗争,高宗之子李显从长安逃至芰山,途中遇见松垣公,便向其讨水解渴。松垣公自小饱读诗书,见李显不是一般之人,不仅为李显盖起了两间茅草屋,二人还成了好朋友,每天陪李显吟诗作对,下棋为乐,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次年,李显回到长安登基当了皇帝(即唐中宗),下圣旨请松垣公到朝廷为官。岂料松垣公拒不入朝,中宗又下第二道圣旨,让芰山周围三县上贡的税收全部给松垣公享用,又遭拒绝。于是,唐中宗御题:“恩心不改衣冠旧,道重方知富贵轻”。松垣公回赠皇上:“东鲁世泽光桂里,范阳分派衍芰山”(东鲁:地名,是指邹氏始祖发源于山东的东鲁,范阳:地名,指邹氏在范阳芰山生息繁衍)。唐中宗见松垣公真心不为官财所动,十分钦佩,再次降旨,将芰山改名为驾兴山,意为皇帝高兴到过的地方,赐松垣公为“清隐居士”、“桂里状元,”松垣公夫人张氏为“贤德一品夫人。”三个儿子都被封为“镇国大将军”。

明皇上乐封“万春公”

明朝正德年间,一天中午,邹氏族人继兴公在山上耕作,其妻子送饭时,途中碰到一位算命先生称口渴向她讨水喝。妻子见这位算命先生十分饥饿的样子,便将篮子中的饭菜给了一半算命先生吃,只留下一半送其丈夫继兴公吃。继兴公发现送的饭菜少了一半,十分不悦,质问妻子,妻子便将途中遇见一位饥饿的算命先生之事告诉了他。继兴公闻之大发雷霆,狠狠地骂了一顿妻子,正巧被算命先生看见,心里十分过意不去。算命先生遂下山向其妻子表示歉意,没想到继兴公妻子回答:“丈夫是责怪我只给先生吃了一半,肯定没有吃饱。”算命先生听后感动万分感叹:“多贤德的妻子啊!”原来,这位算命先生正是明正德皇上微服私访从阳新三溪途经刘仁八。

展开全文

正德回朝之后,没有忘记此事,下一道圣旨,请继兴公入朝晋见。继兴公不知皇上何故要晋见他,十分恐慌。上朝时,继兴公由于身材高大,跪下后,仍像站立着,皇上责问其为何不跪?继兴公说:我跪矣。皇上下来,果见其跪下,便将其搀扶起来,并告知其那天发生的事情,就问:“你想要什么?朕都满足于你”。继兴公早已吓得哆嗦,不知所云。糊里糊涂地说了一句:“我要做万岁”。文武百官闻之,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为其捏了一把汗。谁知正德皇帝竟宽容大度地笑了起来,说:“朕是万岁,就赐你‘万春’吧”(意为一万个春也是一万年),封其夫人为“一品诰命夫人”,另赐良田和黄金、白银无数。从此,人们都称继兴公为“万春公”。

邹贵卿自然村至今几百年的历史,流传的邹家典故数不胜数,他们是中华文明中的一块瑰宝,是邹氏宗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