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丨守护好这条独特的“生命线”_患者_护士_导管

天山网记者 韩亮 魏红萍摄影报道

“‘PICC’的中文意思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简单来说,就是从患者外周静脉穿刺,将导管送达靠近心脏的上腔静脉,避免长期输液对患者血管造成的损害,现广泛应用于需化疗、血管条件差及营养不良的患者,是一条独特的‘生命线’,而静疗专科护士就是守护这条‘生命线’的战士。”5月11日,自治区人民医院PICC中心静脉导管室专科护士唐扬子怡对记者说。

5月11日,唐扬子怡为患者讲解PICC术后辅助握力器使用方法。

中心静脉导管室由护士长鲁华,护理师护士唐扬子怡、王润春共同组成专科护理团队,在做好专科护理工作的同时,还不断开展新技术的拓展,如上臂港、隧道式PICC、中等长度导管等。其中鲁华护士长的PICC术后辅助握力器,已从专利发明转化成产品,在临床中受到同行及患者广泛认可。

5月11日,唐扬子怡在做PICC静脉置管准备。

今年32岁的唐扬子怡,2008年进入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外科成为一名普通护士,因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2018年调入中心静脉导管室工作,先后经过自治区级PICC培专科护士基地培训和中华护理学会高级PICC专科护士培训,取得PICC高级专科护士资质,才成为一名静疗专科护士。

展开全文

科室一角摆放着患者为护士们赠送的爱心盆栽(5月11日摄)。

PICC门诊每天都有来置管和维护的患者,带管患者需每7天来维护一次,正常情况下导管在体内可保留一年,因此,静疗专科护士需有过硬的操作本领。每个患者的置管过程少则30分钟,有些疑难患者多则2-3个小时,如同一台小型手术。

对于大部分肿瘤患者来说,为了打好化疗第一战,首先要进行PICC置管,在体内搭建一条生命通道,这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患者频繁穿刺痛苦,也可安全保护患者血管,将患者的治疗全程、连续、安全的完成。 患者每7天需要进行维护,时间久了,这里也成了病人的另一个家。

5月11日,护士王润春为带管患者进行维护。

5月11日,在护士节来临之际,患者为护士们送去节日短信祝福。

“肿瘤治疗是一场漫长的战争,刚开始,大部分患者的内心忧虑、焦急又恐惧。”唐扬子怡说,尤其是置管时,患者一紧张静脉就收缩,给置管造成极大困难,这时,护士的耐心沟通与疏导显得尤其重要。

5月11日,护士为患者做“PICC”静脉置管。

不仅如此, 科室的每一位护士也和患者成为朋友,还建立了交流群,医生、护士和患者在群里沟通交流、相互激励,第一时间在线上指导患者解决突发问题,让他们在与病魔抗争的路上,更有力量前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