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难产昏厥,被误认去世入棺下葬,200年后开棺其中景象凄惨_孕妇_棺材_死者

导语:由于古代的医疗水平过低,中国人的寿命一直不长,即使是在最和平的年代,百姓的平均寿命不过也才35岁。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感染到一些小疾病,便就有可能因此丧失生命。在战乱纷繁,割据混战的古代,战争必然是老百姓最普遍的死因之一。尽管女人不用上战场打仗,但古代女人的死亡率一点不比男人低,因为古代女人很容易因为难产而死亡。在古时有一位孕妇,因难产昏厥,被医师误以为是死亡便很快就下葬了,200年后开棺发现,棺内遗骸情况惨不忍睹。

一、古代孕妇分娩难度大,原因为何?

自古以来,我国的传统观念便是,家庭子女讲究多子多福,子孙满堂。虽然到了如今,现代社会这种思想渐渐地被人所遗弃,并不会像古时候一样出现一家有十几个孩子的情况。而且,如今的医疗设备,医疗条件也都基本完善,使得生育不会像老人们所说的——在鬼门关走一遭,母体与孩子所负担的危险,也没那么大了。

但古时候医疗条件,医疗设备落后,再加上接生婆的技术往往没有非常精湛。接生婆通常都是由生过孩子的女性担任。因此,在女性生孩子的过程中因难产而死亡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对古代妇女来说,生孩子确实就是在鬼门关前于黑白无常手中夺命的过程。如果产妇的力量足够,再加上接生婆的经验丰富、技术高超,才得以较为顺利地生下孩子。要是在分娩过程中,孕妇没有办法忍受极度的疼痛而晕厥过去,很容易造成胎儿的窒息,甚至出现大出血。如果失血过多,孕妇和胎儿就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从而落下了一尸两命的悲剧。

展开全文

二、丧葬文化加速休克孕妇死亡?

在古时候,大多数的人家生孩子都是选择顺产,并不像现在有剖腹产等技术。而且古时候也没有麻醉药这种东西,所以古人生孩子通常要忍受着巨大的疼痛,许多身体单薄的女子便会在这一过程中,出现晕厥,甚至休克的症状。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假死,在古时候医疗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半桶水的郎中是根本没有办法判断出孕妇的身体状况究竟是假死还是真的已经离世。本来是假死,但却被误认为是已经离世,家人们为了尽快使亲人灵肉得以安息,会为其赶紧准备丧事,这也就加速了暂时休克孕妇的死亡。

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中,人们通常非常重视"寿终正寝"这一项。这意味着,过身的人要在下葬之前,由其家人为其整理遗容遗表,并且要有家人守护在棺材旁边数日,期间还要经过停尸、报丧、吊唁、入棺,最后下葬。这样,死者才在世人的尊重之中走完了这一生,通常死者在确认死亡后,就要立刻安排后事,因为古代传统的丧葬文化中下葬步骤繁多,要尽早举行后事。否则,死者的灵魂便游荡在世间不得安宁。

三、孕妇被误认为死亡,开棺发现死状惨烈

曾经在黑龙江地区就有一位倒霉的孕妇被蹩脚郎中误以为死亡,于是其家人很快便为其安排后事。200多年后的现代,这个"假死"孕妇的棺材被考古学家发现,考古学家赶到现场之后,发现这个陵墓四周有多个大洞,由此可以看出,盗墓者已经"光顾"过这个陵墓了。果然,考古团队在进一步发掘之后,发现陵墓内值钱的文物早就被盗墓者一洗而空,只剩下摆在正中央的棺材

专家打开这个棺材之后,一幕令人震惊的画面便呈现眼前:棺材内的尸体极其凄惨,身体全部纠结在一起。并不舒展的死者身体好像生前经受过巨大痛苦。专家们都觉得死者姿势怪异,便将其带去研究调查。后来结果表明,该名死者死于窒息,生前是一名孕妇。于是她的怪异死状也就有了解释:这名孕妇,由于难产昏厥而休克,却被误以为是已经去世,被放入了棺材之中。由于当她清醒过来后,却发现自己身处于四周紧闭的棺材之中,因而感到害怕,想要奋力挣扎,可难产虚弱过度的身子没能支撑很久。在幽闭的空间内极度恐惧,奋力挣扎却无法逃脱,最后棺材内的氧气被一点点地耗尽,最终窒息而亡。

结语:这名孕妇凄厉的死状令人惊心动魄,试着身临其境地想象当时在幽闭黑暗内的棺材内苦苦挣扎的人是自己,就倍感压抑。好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医疗条件良好,医生能准确地判断孕妇的身体状态,很难再出现这样的乌龙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