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管大小兴安岭叫什么?大小兴安岭在中国的哪个省份_努尔哈赤_库页岛_兴安岭

本文目录

  • 古代管大小兴安岭叫什么
  • 大小兴安岭在中国的哪个省份
  • 为什么努尔哈赤不去统治外兴安岭和库页岛而是拼命向山海关内统治
  • 朱棣远征到远东斡难河,为何满清丢了外兴安岭
  • 清朝在外兴安岭边境上有多少驻军

古代管大小兴安岭叫什么

大、小兴安岭北起黑龙江岸,南抵松花江岸和西拉木伦河上游,为我国古老山地之一。

古称“东金山“,又称“夏思阿林“、“金阿林“。

“金阿林“为通古斯满语、锡伯语和蒙语,意为“白色的山“、“山岭“,是极冷的地方。

后演变为兴安岭。

大小兴安岭在中国的哪个省份

大兴安岭北部在黑龙江境内,中部和南部都在内蒙古境内。小兴安岭全部在黑龙江省境内,在黑河,伊春,鹤岗境内

为什么努尔哈赤不去统治外兴安岭和库页岛而是拼命向山海关内统治

首先需要了解这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以及历史变迁的状况,才能弄清楚努尔哈赤为啥不去那里发展的原因。

01

地理位置及历史变迁

外兴安岭位于黑龙江以北,在俄罗斯境内,历史上曾长期属于中国的领土。

从秦汉时期,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包括肃慎、鲜卑、蒙古、女贞、鄂伦春等,都在这一代繁衍生活。

唐、辽、金、元、明等朝代的领土,都包括外兴安岭。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石大兴安岭(外兴安岭)为界,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国。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清咸丰六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俄罗斯趁机逼迫清政府废止《尼布楚条约》,签订了《瑷珲条约》。将中俄两国的边界线由外兴安岭南移至黑龙江,致使中国丧失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且将乌苏里江以东至海四十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定为中俄共管。

从此,外兴安岭从中国疆域版图上消失。

咸丰十年(1860年),俄罗斯又以调停中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借口,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沙俄。

通过这两个不平等条约,外兴安岭和库页岛就被俄罗斯霸占了。

02

从该地区人口、气候、经济等的发展现状,可以想象努尔哈赤时期的生存环境。

现在外兴安岭大约是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属下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面积78.86万平方公里,比清朝划给俄罗斯的外兴安岭60多万领土略多一些,人口在2015年,拥有133.86万。但其中哈巴罗夫斯克,原伯力市就有120万常住人口,占了该地区的90%的人口,是远东第一大城市。也就是说除了集中在城市里的人口外,在广阔的地域内,仅仅有十多万人居住。

该区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是仅次于莫斯科、圣彼得堡的全俄第三大航空港,其飞机、船舶制造业占据重要地位。燃料能源、机械制造、采矿、木材加工、食品生产、石油加工和冶金等工业,及交通通讯和建筑业也非常发达。

据俄罗斯的统计,2013年GDP为4666亿卢布,占远东地区的16.3%,其中农业产值201.2亿卢布,不足GDP的5%。

从今天这个情况来看,该地区是远东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但绝大多数集聚在首府城市,经济以工业为支柱,农业也是以食品加工为主,纯粹的农耕和牧业所占比重很小。

因为经济发达,自然人口稠密。以此无法得知努尔哈赤时期,该地区的人口、经济状况,但可以想象,当时没有现代工业,仅仅就是传统的游牧民族从事游牧,逐草而居。

而且,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冬季潮湿寒冷,夏季潮湿炎热。一月气温-40~-16度,七月气温14~21度。夏天去避暑的话,还是个好去处。但冬天去那里,撒尿也要提着一根棍,那可不是今天能有个东北大炕哦。

库页岛面积只有7.64万平方公里,人口49.3万,基本为城市居民,农村仅占14%。

该地区除了石油、天然气、煤及森林资源丰富外,渔业资源也非常丰富。

库页岛的情况与外兴安岭一样,都是现代工业的发展,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如果没有现代工业基础,生存环境也是非常恶劣,不适于人类居住。仅仅依赖游牧业,生存是十分困难的。

从历史上来看,北方游牧民族之所以屡屡南侵,骚扰中原地区,除了他们以游牧为主的生活习惯以外,更多是因为气候环境恶劣,冬季过度严寒,生存环境艰难的原因。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候鸟还知道冬天来了,就成群结队、呼儿唤女迁徙到南方过冬。更可况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呢?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 -1626年9月30日),清王朝的奠基者,

03

努尔哈赤的野心是统治中原,他不想只做一只候鸟。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紧靠吉林通化市)建州左卫一个小部落酋长家里。

其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在明成祖朱棣时接受招抚,入京纳贡,后世代主掌建州左卫。等到了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时,由于不是长子,仅仅是老四,逐步就变成了小部落的酋长。努尔哈赤生母早亡,继母那拉氏对其非常刻毒。十九岁的他不得不分家讨生活,仅仅得到很少家产。为了生存,努尔哈赤经常到抚顺关马市与汉人、蒙人做贸易,对汉语有了基本的认识。

他喜欢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自以为很有谋略。

据一些史料记载,他曾经被辽宁总兵李成梁收养,成为其麾下侍从。

在当时的东北地区,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就是辽宁总兵李成梁的部队。

万历二年(1574年),明朝建州右卫指挥使王杲,也就是努尔哈赤的外祖父因为反叛明朝,被李成梁诛杀。

为了替其祖外父报仇,努尔哈赤开始了征战。在其二十五岁的时候,已经统一了女真各部,平定了中国关东部。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

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率领步骑两万向明朝发动了进攻。

经过萨尔浒之战,大败明军,努尔哈赤在天命六年(1621年),迁都辽阳,兴建东京城。

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次年,在沈阳病逝,终年六十八岁。

努尔哈赤在统治辽东期间,四处征战,大肆进行血腥杀戮。

辽东地区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地,明朝廷一直控制着这一地区。努尔哈赤家族不同于一般的游牧民族部落,而是很早就参与到明朝廷的管理体系中来。

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以后,对待蒙古族采取了既不同于中原王朝,也不同于金代女真皇帝的管理方式,而是建立了八旗制度,牢牢控制着蒙古族,成为其军政的重要支柱。

对于汉人也不是一律杀绝,实行“拒敌者杀之,不与敌者勿妄杀”的政策,给与投降的汉人以平民的地位。

在这一时期,努尔哈赤主要是与明朝军队作战,镇压汉人的反抗,掠夺他们的财产,以加强其统治。

虽然努尔哈赤并没有像题主所说,拼命向山海关以内发展,就因病死亡,但其战略意图是很清楚的,那就是进入中原。

回到题主的问题,外兴安岭及库页岛地区,无论是气候、人口、还是自然环境,都没有发展的前景。越去发展,就会越远离社会文明。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耕经济已经是最为发达的经济形式。游牧民族尽管彪悍凶猛,但其生产方式及生存条件,要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

特别是努尔哈赤接触了汉族,了解了中原文化之后,更加清楚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相比,差距很大,进入关内,统治中原,是其梦想。

从历史上看,北方游牧民族屡屡南下入侵中原,都是出于同样的道理。

努尔哈赤作为满清王朝的奠基者,也是一代枭雄,他更不希望做一只候鸟。在中原王朝软弱时进入中原,在遇到强力阻击时再退回大草原。

从他实行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文化及民族政策来看,努尔哈赤算得上雄才大略,目光长远的政治家,绝不是一般啸聚山林、寇略大草原的草莽英雄。

因此,外兴安岭及库页岛地区的生存环境和努尔哈赤的称霸野心,是其拼命也要进入山海关的根本原因。

朱棣远征到远东斡难河,为何满清丢了外兴安岭

朱棣派了几个人去宣誓了下主权,然后就没下文了。实际还是当地那些部落自己管自己的。过几年连名义都没有了

清朝在外兴安岭边境上有多少驻军

收到邀请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大清为什么拿不住远东滨海地区和外蒙古?

1785大清广舆图

清军在外兴安岭附近没什么驻军,可以调动的周边部队也不过几千,而且不少来自部落武装。

1841大清万年一統地理全圖

拿库页岛来说,清朝长期就没搞清楚过。从现存的地图看,大清知道有这个岛,但对大小的描述是错的,岛上几条河流的记载正确。总体而言,在测绘方面,清朝远不如日俄对库页岛了解多。

1842大清万年一統地理全圖

大清对外兴安岭的掌控力很低,俄国的入侵不是一天两天,看样子大清并不是很重视这个地方。

1842皇朝一统舆地全图

俄罗斯不承认黑龙江以北及乌苏里江以东是从中国抢来的,他们表示这是无主地,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虽然心里很清楚这里原先应该属于中国,但是硬找出来的几分理包括,清朝对那里几乎没有管理,这也基本属实。

图自190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三版大清帝国全图

至于朝贡关系,当地民族两头进贡,并没有唯一性。如果早几十年建省,或许还能谈谈,新疆是省,外蒙不是省,后来外蒙出去了。俄国人跟清朝谈判,逻辑方面是会按照国际惯例依据找理由。比方说外蒙古,全清一朝就不是省,这就让俄国人抓住了外蒙分裂的理由。因为清帝兼外蒙大汗,由于外蒙不是省,被俄国解读为与中国是二元共主国家,类似奥地利和匈牙利,同样类似当年沙皇兼波兰大公和波兰会议王国国王。既然十月革命以后,芬兰、波兰都独立了,外蒙古怎么就不行呢?这便是俄国人的理由,他们自己身上就有例子。这也是为什么,当年中国在外蒙古问题上的被动之处。

1890大清一统二十三省舆地全图

总之,清朝守不住北部领土,不仅仅是驻军的问题,更有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现代社会的理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