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中庸之道对社会进步的利与弊?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如何区别联系_中庸之道_中庸_孔子

本文目录

  • 如何看中庸之道对社会进步的利与弊
  • 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如何区别联系
  • 如何理解中庸之道
  • 如何行中庸之道
  • 中庸之道与明哲保身有何区别
  • 中庸之道的思想对人有益还是有害
  • 什么是中庸之道
  • “中庸”一词,到底是不是折中的意思
  • 谁能用最通俗的方法,解释中庸之道
  •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如何看中庸之道对社会进步的利与弊

谢邀!

孔子的中庸(用中)之道,对社会进步的作用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我曾经设想,在一座没有两侧护栏的大桥上,人们会选择偏左、倚右行走,还是选择中行(八九不离十)?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说,孔子讲“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是多么情真意切的教诲与告诫呀!

北宋·范祖禹在其《中庸论》中讲得非常明白:“圣人不以己能而责天下之人,故择其近于中庸者而行之,曰忠恕。忠恕者,所以为中庸也。何谓忠?曰:推己之心之谓忠。何谓恕?曰:如己之心之谓恕。”

可以肯定地说,倘若社会上都能以己之心度人,且人人行忠恕、大中至正之道,又何来“社会之弊”?

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如何区别联系

孔子的中庸思想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它是一种德行,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范畴,被视为是最高的德行。它主张君子应当遵循“中庸之道”来修身养性,并以此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最终期望天人合一、天下大同。

中’,折中,无过,也无不及,调和;‘庸’,平常。其实就是折中的和平常的东西。”从《论语》有关记载可以看出,孔子以中庸为最高德行,并且把它与仁和礼相结合。一方面把礼视为“中”,执中、用中是依存于礼的,执中即执礼,中庸意即谨守礼制,不偏不倚,不激不随,恰当适中;另一方面把中庸的观念与“仁”密切地联系起来,以“中”来平衡“仁”与“礼”的关系,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天下归仁。“天下归仁”就暗含了由中庸达到天下大治的太和理想。

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就是不偏不倚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也因此被理解为中道。而对于德行而言,也被视为中行,意思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 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调和与均衡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称之为“中庸”。这一理论在古代思想史上是值得肯定的。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中道学说,是被亚里士多德作为一种实践的智慧而提出的。在他看来,道德行为是有意识地实现道德目的的活动。道德目标,是行为的目的,但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就是一个实践的智慧问题了。

他认为,实践智慧的明显特征是思虑和选择。思虑,就是要权衡利弊,去寻找达到既定目的的最佳手段,选择是思虑的结果,就是通过思虑选择出最佳手段。思虑和选择的对象是可欲的,过程却是理性的。亚里士多德将这种理性的选择过程概括为“中道”。

中道”是相对于人的行为和情感而言的“适中”,最好的生活是适度的生活。就是说,根据中庸之道生活。中庸的生活需要运用理性来驾驭人的欲望。过度与不及是可恶的特征,适度是德性的特征。”比如,谈到感情,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动机下,在适当的方式下所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情感,这种情感即是美德。”还有,勇敢是懦怯与鲁莽之间的中道,磊落是放浪与猥琐之间的中道,不亢不卑是虚荣与卑贱之间的中道,机智是滑稽与粗鄙的中道等等。

中庸与中道的异同

中庸之道虽同被亚里士多德与孔子所称赞,但在比较中可以发现,两人的思想既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方面主要有三点:

(1)都视中庸之道为最高的德行与至善。

(2)都意识到了中庸之道是道德主体的道德评价与道德行为的统一体,分别认为中道是种相对中道与权变时中。

(3)都意识到了中庸之道所内涵的辩证法思想,寻求一种“德性之中”与“和而不同”。

不同的方面也有三点:

(1)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相对来说,在内涵上包含有更多的求知成分,可说是种理性中道;孔子的中庸思想则相对具有较浓的人性意味,可说是种性情中庸。

(2)经验德性论与先验人性论的区别。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德性并非是先天本有的,而是在后天的行为习惯中形成获得的,所以,要想实现好的德性,实现中道,就得注重习惯的作用,在日常行为中积累达到;孔子则认为作为一种至德中庸实际上是“仁”在日常生活中的流行与实现,是先天地内在于人自身的,是人生来就本有的,所以,只要通过个人自身的不断修养就能逐渐体认自身本有的德性,从而实现中庸之道。

(3)德性自愿与道德自觉的区别。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是种自愿的德性,只有行为主体的自愿行为才可能称得上是种德性,强调意志自由在实现中道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如何理解中庸之道

中庸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至诚,一切都要诚以待人。

比如说大草原上来了远方客人,都给客人感觉太至诚了啊!

中华民族都是一个讲究至诚的民族,在上古时候,讲究天中而市,赶场文化,诚信待人。

比如说雷锋对中国人民那是非常的至诚,心是那么的至诚!

比如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对毛泽东主席的心就绝对至诚!

中庸就是指用最真诚的心对最好的人。

如何行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出自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中庸》被列入四书五经,足见其文学和思想成就和对历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庸》原文之中,对中庸的定义如下:“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称之为中。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

中的状态即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基础)。而始终保持和的状态,不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绪,不让情绪失控,让情绪在一个合理的度里变化),则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这也是古人把中庸解释为不偏不倚的出处。但这仅仅是后人诠释中庸之道的一个方面,古人言“圣人不动情”即内心不发生喜怒哀乐的情绪,始终是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此为中的状态。动情时,也始终用平静安宁祥和的内心来控制情绪,不被情绪所牵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标和修行标准。

所以中庸之道的释义: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这其实是不全面的,中庸之道至少包含待人、做事和处世三个方面的态度。不卑不亢、分寸适宜的待人态度,不疾不徐、稳扎稳打的做事态度也是其固有的内涵。

中庸之道的理论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和“阴阳五行”,人立于天地之间,土居中,金木水火分列于四方 ,守中守正才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这是中庸的起源,后来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 , 大都从《 孟子 》的“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故此,把中庸之道纯粹归为唯心学说是不科学的,它的本源是在唯物的基础之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既是中国古代哲学观点论,也是方法论,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

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论境界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精髓——“诚”

以诚待人则无人不信:

君子以诚待人即为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真诚满德的刘备待人之诚,无不被后人赞誉。 他求贤若渴 ,对人才诚心诚意 ,故不顾奔波之苦,三顾茅庐 ,诸葛亮感于刘备之诚,于是决意出山辅佐刘备,从而使刘备能在后期成功入蜀,稳定战局,与吴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以诚待人是一种品德,从而能感化他人,心想事成。

以诚处事则无事不克:

中庸言之:“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说的是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是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是教育;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用真诚的心去学习和做事,就能修心立人,真诚是最好的处事态度 。切记 :以诚处事。

以诚立业则无业不兴:

中庸有言:“诚则形、行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其大意说的就是:人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只

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化育万物,使万业俱兴。切记:以诚立业。

“诚者自成也”, 有真诚的信念去修善自身 ,完善自己 , 待人接物处事满怀真诚 , 中庸之道 谈“诚”如此,而你又何不为?真诚,从“心”开始。

所以中庸之道现实的借鉴意义更在于诚信的制度体系的构建和营造,诚信社会、诚信国家、诚信政府、诚信组织、诚信企业和诚信个人的营造并把诚信贯穿到各行各业、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极为推崇中庸之道,孔子曾赞叹:“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把“中庸”视为人生至高的品德,作为一个有道德有境界的人,君子应当努力去追求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中庸之道。

虽然中庸之道这个词是孔子所说,但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内涵,并非来自于孔子,而是来自于更古老的典籍,来自于中国古代圣贤的人生智慧,它是我们华夏先祖的人生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人奉行中庸之道,似乎是中国人的人生宿命和最佳选择。

尧说,“允执其中”,舜奉行“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原则。这里面都说到了中,这个“中”,不仅是一种道德境界,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与人生智慧。就是一种理性的、现实的、不迷狂的状态。

人生的最高智慧就是把握住该把握的,没有必要没有希望的就不要去孜孜以求了,这就是中。“庸”是普通,平平常常。不偏不倚而又平平常常,是说人生行事,应该把握一个“度”,既不过分,也无不及,不好高骛远,平常人平常心。东汉的郑玄认为,“中”指“中和”,“庸”即“用”,“中庸”就是“中和之为用”,不偏激,不走极端,不浮躁冒进,以中为贵,以和为美,和和美美,这就是心平气和的人生,这就是心平气和的世界。其实这两种解释产差不多。都是讲要中,要和。因为中国文化历来是以中和为美的。

那么,中庸之道到底是不是和稀泥或做好好先生呢?其实这都是我们误解了中的真正意思。 “中”,不是几何学上的中点,也不是代数学上的平均值,更不是好好先生抹稀泥搞折中,而是指适中,适度,简而言之,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比如一种社会改革,也要遵循循序渐进适度推进的改革。不改革,社会无法进步,狂飙突进的改革,又有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不管是社会治理,还是人生行事,都要遵循中庸之道。朱熹说的很好:“如当盛夏极暑时,须用饮冷,就凉处,衣葛,挥扇,此便是中,便是平常。当隆冬盛寒时,须用饮汤,就密室,重裘,拥火,此便是中,便是平常。若极暑时重裘拥火,盛寒时衣葛挥扇,便是怪异,便是失其中矣。”总之,面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种种问题,不苟安,不浮躁,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有诗与远方。不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而是把握好分寸,审时度势,进退有度,这就是“中庸之道”的要义。

所以,人生的大智慧就在于,掌握好火候,进退有度,就在于平平常常就是真。这就是中庸之道的人生大智慧!

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在待人做事处世上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人生的度,有时候要真正践行中庸之道觉得不怎样容易,其实中庸之道本身就给了你正确的答案: 保持真实的自我,诚实做人,真诚待人,诚信处事,从我做起,这样诚信社会才能真正逐步营造起来。

中庸之道与明哲保身有何区别

初看之下,中庸之道和明哲保身好像差不多,都是避免冲突求得和谐。但实际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要弄清二者之间的区别,我们先要理解其各自的具体含义。

中庸之道

中庸一词源于《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是通过“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过犹不及”的辩证思维,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方法,来达到“致中和”的中庸之道。

1,中庸之道的具体范式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这是孔子对中庸之道具体表现以及意义的阐述。

在文中,孔子通过“喜、怒”“哀、乐”这两组对立的情绪解释了什么叫“中”。这其中,喜和怒对立,哀和乐对立,在面对喜怒哀乐的时候,即不表现喜,也表现不怒,这就是中。实在要表现情绪的时候选择“中节”,就是介于两两对立的中间,不偏不倚,谓之和。

“中”是天下之根本,“和”是天下人追求的大道,也可以理解为“天人合一”。只要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人们各归其位,秩序井然,万物繁衍生息,代代不绝。

2,中庸之道的辩证思维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庸(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

在这段话中,孔子用了“善、恶”、“执两、庸(用)中”两组相互对立的关系。孔子认为,舜其大知是因为“好问”,因为“好问”所以“好察”,因为“好察”才能做到“隐恶扬善”。而后的“庸其中于民”也是建立在对两端“执其”的基础之上的。

后来,人们在《论语》找到了执中的进一步辩证论述。《论语·先进》中有: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犹”在这里的理解是同样的意思,师(子张)的过贤和商(子夏)不及贤都不好——“过犹不及”。孔子通过“过犹不及”提出“过、不及”这一对辩证关系来指导“执两用中”。

3,中庸之道的方法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这句话其实跟前面所提到的“舜好问以好察迩言”意思差不多,只是比“好问、好察”更为具体了。这是孔子为实现中庸之道而提出的具体要求,在接下来他这样说: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也就是孔子对待求学的态度,只要还没有求得真知就绝不停下来。

综上小结:中庸思想是一种主动性的选择,它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来达到“执其两端”的要求。对非此即彼、非对即错这种观点持否定态度,它是要求在尊重和了解不同意见的基础上,不偏不倚,寻求对立之外的第三种可能。

明哲保身

源于《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这是周宣王时期,尹吉甫写给仲山甫的诗歌,在诗中用“既明且哲”来赞美仲山甫的品德和才能,可见其最初的含义是积极的。

后来司马光在写到张良辞官归隐时有这么一段:

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司马光《资治通鉴》

这个时候的刘邦已经取得天下,张良吸取“狡兔死,走狗烹”的教训,因而萌生去意。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原本应该给予正面的评价。但是因为积极性欠缺,后来就渐渐演化为对消极的自我保护意识的描述。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对中庸之道和明哲保身的本义我们都有着一定的误解。它们最重要、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中庸之道”是一个积极的主动性的行为,而“明哲保身”无论是司马光时期还是如今,它都带着消极的属性。

中庸之道的思想对人有益还是有害

自从盘古开天地,上古先人就创立了“天、人、地”的空间概念和人文学说。天、人、地在方位上对应的就是“上、中、下”,在人文上对应的就是,上:指天朝、天子、玉皇大帝,主宰人和地的绝对权威;中:指平民百姓及共生生物;地:指自然环境,山川河流。因此,华夏文明一直重视“中”这个核心思想,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中庸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宏观学说,如果再分得微观些,上就是上级,中就是中层,下就是弱势群体。以人为本就是团结两头。毛主席提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是中庸思想最好的体现。中庸思想切不可弄成了“左、中、右”的中,如果那样,坐标横轴的原点就是中,也就是零的意思。

什么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的方法论。

《中庸》作者为孔子的孙子子思,《中庸》的学术和思想地位,在宋代达到了顶峰。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思想,其实来自于孔子的过犹不及的思想,子思把这种思想进行了哲学化系统化,将之提升到人性的角度。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家是高度重视中庸这本书的。因为,这本书中包含了儒家人生哲学的核心,就是如何践行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著名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儒家哲学的所有内涵,就是让人成圣的学问。也就是说提升道道德智慧的学问。儒家在道德境界上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那么,如何才能践行这些价值观?中庸给了答案。中庸开宗明义,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里面有三层意思。“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自然禀赋是天性。“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顺着自然本性行事是道,“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道的原则去进行修治。

那么,儒家认为的道,是什么呢?儒家的道其实是和天联系在一起的。儒家认为天道的核心是诚,是真实无妄的状态。人道要与天道相契合,那也要诚。这个诚不是忠诚老实的意思,用朱熹的话说,就是真实无妄的意思。这一思想,既来自儒家的另一经典大学,也来自孟子。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所谓“诚者天道”,是说宇宙天体始终遵循一定的轨迹在运行,自然不会说假话,这是“诚”;所以《中庸》第二十四章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反映到人生观上来说,是自我成就。“诚者,自成也。“所以我们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这就是慎独的思想。都是要求人们恪守“诚”字,向人们提示人生修持的基本守则。一个人能够以诚对自己,才能表现真性情,所以《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一个人能够以诚对他人,才能发生感化的力量,所以《中庸》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化。”

国人智慧的集大成,中庸之道也是中国人对人生对生命对社会的态度,这种态度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态度。

有学者认为,中庸之道包含三种含义,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好玩的国学干脆再简单点,中庸之道说白了,就是要理性,不要迷狂,要节制,不要放纵,要不偏不倚,而不要过犹不及。这就是中国儒家修身齐家治天下的方法论。

“中庸”一词,到底是不是折中的意思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作品。

中庸精髓是“恰到好处的把握度”。

有人理解的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中立都不能准确表达中庸的含义。

中庸就是对于“度”的把握。可以左右一些,也可以偏倚一些,关键是何时偏左,何时偏右,就要看综合情况来决定,非常考量人的智慧。

《中庸》名句“中也者,天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中庸的经典思想,体现万物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下按照既有规则生存的法则。一旦这个秩序被破坏了,社会就会动荡不安。这是非常高的标准。

谁能用最通俗的方法,解释中庸之道

谢谢。

扶贫攻坚,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既不急躁蛮干,也不消极拖延;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

这一科学决策,充满着中庸智慧的哲学思想。

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这个世界虽然并不十全十美,但是我们还得降下到凡尘落脚到地球上来生活吧。中庸之道的思想丰富而透彻。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有条件,创造不了条件,当然就上不成了。这里“创造条件”就含有中庸之道。

大凡人们在对一个事物进行决策定夺时,都有上、中、下三种分析判断。取其上者冒进且承担危险;取其下时又浪费资源效益差迟。只有取其中,才安全保险。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或曰定势,就是对中庸之道的美妙诠释。

君子不枉不菲。君子可辩不可争。更含有丰富的中庸之道。

欲速不达,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是中庸之道。

不激进,不懈待,不守旧,不失时;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因亊而异,因时制宜。亦是中庸之道必循之核心。

无为而治,有为而作,顺天应人;存天理,灭人欲。都是对中庸之道的延伸解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顺应事物变化而变化,更是中庸之道。

那么,什么究竞什么是中庸之道呢。

中庸之道,就是顺其自然,敬畏自然;中庸之道,就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中庸之道,就是和而不同;中庸之道,就是建立世界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理念的基础。

在中国,中庸之道已经成为国民的主流思维方式;是决策决定处理重大事项的优先选择;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采用的理事处人的方法。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释义:是儒家的一种主张,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则和态度。中:折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平常,平常之理。

用法:中庸之道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正音:中,不能读作“zhònɡ”。

出处:孔子《论语 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解释:

1)北宋大儒程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2)南宋大儒朱熹解释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举例: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的。--------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