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借打假疯狂蹭热度,曾被央媒点名罚10万成老赖_打假_假人_直播

小编最近在吃瓜的时候发现王海的微博仅允许关注7天的粉丝才能评论,在王海2022年10月的时候粉丝大约60万,可如今已近圈粉130万有余,一瞬之间王海账号便成为了百万级博主。

王海在这场事件中收获了巨大的流量,而在现如今流量时代,获得了流量就获得了财富。反观小杨哥,即使自证清白也必然在未来很久一段时间会受此事件影响,拿2014年人民网发布的一条新闻举例,2011年王海利用舆论打假蓝月亮被反诉,被判赔偿10万元,并消除影响。可影响消除的掉吗?受这件事情的舆论影响,在两年内蓝月亮的产品销量都很低迷。

不仅是蓝月亮,王海自1995年因索赔索尼耳机成功开始打假之路,在2000年王海打假津成电线事件中,向津成勒索100万,被曝光后一度销声匿迹。

然而打假之路并未停止,2016年,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王海诽谤极草一案进行终审判决,认定王海依法对其失实、诋毁、诽谤行为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此外,王海曾以打假的名义向王子清索要10万元,可王子清并未予以理会,于是王海便组织措辞在网络上引起舆论,最终此事在法庭判王海“恶意诽谤”告终。

展开全文

当然这些都是历史,我们不能否认打假人在我们市场环境中做出的卓越贡献,监管局的人力是有限的,普通百姓的判断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有专业的打假人加入肃清市场假冒伪劣产品的队伍中,那对市场的清朗环境是有着极大益处的。

尤其在现在网络电商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的今天,对于直播电商带货的监管体系或许还在建设当中,如此也使得许多电商主播背上了骂名和冷眼。

但带货主播也只是一份工作,他们真的不必为产品的问题买单,现在许多大公司与品牌方的合作也都是十分严格的,但需要审查相关的资质大多都是由品牌方进行提供,带货公司并不会再额外投入高额的检测成本。

带货直播存在着许多的环节,这也给了有心人可趁之机,关于产品资质这方面的问题的确实亟待解决的。可诚然直播带货行业需要规范,可打假人这一职业又由谁来进行规范呢?

小编随即搜索了打假群,发现打假这一职业体系也十分庞大,随即加了几个群,发现其中的猫腻还真不少!

群内有完整的打假教程,甚至共享打假信息让大家去知假买假然后提起索赔,这种既打了假又赚了钱的还算好,可借着打假做敲诈勒索之事的也不在少数,这种不但从商家那里赚了钱,还帮着商家进行隐瞒其售假行为,甚至还有人直到怎么将真货偷换成假货向商家进行索赔,这样的打假人所行之事恕小编难以苟同。

直播电商行业需要规范,打假行业同样需要规范,不然打假就变成了假打,不但会让许多良心商家寒了心,也会使得许多有心之人争相效仿,干扰市场的环境。共同期待疯狂小杨哥被打假这件事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定论,若小杨哥产品确实有问题希望他勇于承认错误,若王海打假再一次出现问题,打假行业真的需要好好治理一下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