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生小孩有多恐怖?产婆用未消毒剪刀剪脐带,用钩子钩出死婴_产妇_产婆_婴儿

孕育一个生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承蒙着上天的恩赐,在众生之中有一个与自己相连的血脉。从此,自己与世界有了联系,有了更深重的羁绊与牵挂。这是一个母亲的伟大之处。但是,母亲也曾是少女,她也曾紧张忐忑,甚至害怕生产分娩的疼痛。生产分娩是一个母亲的最深重的痛苦,也是一个母亲最明媚的幸福。

医疗技术发展到今天,孕妇与新生儿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但是在遥远的昨日,生孩子是一道鬼门关,那些母亲怀着巨大的勇气,来迎接自己的新生命。

古代助产士:产婆

产婆这个角色相当于现在的产科医生或者说是助产士。这个角色在古代乃至近代的孕妇分娩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们大多由年长的女性担任,决定着孕妇的生死。

民国时期医疗手段有限,产婆自身的决定以及经验关系着两条性命,找一个有经验的产婆成为产妇生产过程中必要想的事情。据统计,民国时期,每年大概1200万新生儿能够降生,但是其中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婴儿都会在第一时间夭折,光是生产当日的死亡人数超过了绝大部分的战争。

而这其中不包括有些母亲在这个过程中也没能挺下来,也一同在婴儿离世当天撒手人间。之所以会这样,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旧社会不科学的接生方法。尤其在医疗条件更为落后的农村与山区,产妇的死亡率更加偏高。

展开全文

据1948年《新华日报》(太行版)报道:在涉县关于旧产婆经验交流大会中,有个叫郭翠花的说,"她们村因为生小孩就死了两个女人,其中一个女人生了很久,身体疼痛的都快支撑不住了,最终难产而死,另一个女人也生不出来,最后产婆硬生生从她肚子里把孩子给掏出来,过了一顿饭的功夫,结果小孩死了,大人也活不成。"

这也就是那时候的妇女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她们普遍觉得产婆的接生手段堪比屠夫。因此,当时对于生孩子这件事尤其偏远地区的妇女,心境普遍比较低迷。而产婆这样的手段却并未遭到别人的质疑,反而孕妇或新生儿的死,被说成"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新生儿因感染而夭折

在民国,这其中也有孕妇顺利的生下婴儿,但是由于产婆的缺乏医学知识,用未经消毒的剪刀剪断脐带,导致新生儿细菌感染而死。更有甚者,产婆用钩子勾出死婴、猛烈按压产妇的的肚子、鞭笞产妇来达到生出孩子的目的。

这也就是旧社会婴儿死亡率高的原因。尽管民国已经有西方医学进入中国,但是当时的中国闭关锁国已久,百姓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不相信西医。

用指甲为婴儿"开路"

在有些地方产妇在分娩的时候,由丈夫在身后支撑着产妇,产婆将手伸进产道,用自己的指甲抓挠产妇的子宫、宫颈等,美其名曰:为婴儿"开路"。这些抓挠给产妇带来了极大的伤害,甚至为产妇带来了细菌感染。使得产妇患上"产褥热"的疾病。

其实就是细菌感染了盆腔,导致了产妇的死亡。产妇在感染引起的高烧与高寒之中,用尽力气生下孩子,在持续数个小时甚至一天的心力交瘁中,告别人世。

有时生下婴儿,有时与婴儿一起魂归西天,还有很多时候,母子俩的尸体都无法分开,只能一起下葬。当时的产妇死亡率在千分之十五,而婴儿死亡率在千分一百五十到千分之三百。

同一时期的西方婴儿的死亡率在千分之五。

即使如此,当时的中国百姓都不相信西医,更不相信西医的开刀救人。正是居高不下的死亡率让恐怖的阴影笼罩在妇女的上空,加上当时思想愚昧,许多人转而相信迷信,并且对此深信不疑。

也正是死亡的阴云之下,妇女生孩子坐月子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事情。在这样粗暴的手法之下,产妇与新生儿幸存下来已经不是易事,产妇此时不但身体虚弱,而且很可能已经有感染的危险。

因为封建迷信,产妇得不到正确的照顾,又引发其他并发症,故而落下了后遗症。这么高的死亡率为人口的增长带来的影响,因此,但是国民政府曾经举办接生班培训。但是参与的人少之又少,而在中国乡间还有着近二十万的无知产婆继续用自己的方式接生。

这样的方式与其说是接生不如说是害命,无知的代价是用数万产妇与婴儿的性命。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妇幼卫生事业才渐渐被人重视,才走进了大众视野。妇幼知识才被大众所重视。

而这一历程,中国走了近百年。1932年,南京市区建立了妇幼保健所,并且免费接生,并且有了专业的助产士。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医院采用正规的方式生孩子,时髦的少妇们都来到医院生孩子。

产妇的健康得到了保障,新生儿的成活率越来越高。这时的中国,虽然来卫生所生孩子的人不多,占当时产妇的六分之一,但是科学生育的观念总算渐渐深入人心,也渐渐普及。从长远来看,旧社会这种不科学的生育方式,也对经济发展与劳动力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所以,当时的女性生孩子有着巨大的风险,也正是如此,旧社会的女性平均年龄普遍不高。母亲是一个伟大的词语,这个称呼中蕴含着无数痛苦也包含着未知的幸福。她是上天赐给每一个孩子的守护神,上帝无法到达的地方,母亲可以到达。

她默默的承受着疼痛只为迎接你的到来,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默默担心你。百年来,医疗技术有所改变,生育观念有所改变,但是分娩一个小生命所带来的痛苦一直都没有变过。但是母亲就是这样的存在,剧烈的痛苦都不及你的到来让人欢欣雀跃。百年来,时光一直流转,万物一直变化,母亲的那份爱穿越百年,从未改变。

文/斋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