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脑梗患者转院遭救护车中途加价!当地称系“黑救护”_保定市_救护车_医院

近日,来自河北保定的秦先生在网络发布视频称,自己母亲在转院过程中遭遇救护车半路加价,事件引发关注。3月17日,秦先生向南都记者表示,今年2月12日,他的母亲突发疾病,急需从河北保定市第一医院,转院至北京天坛医院治疗。当时,他通过河北保定市第一医院一名急诊医生提供的手机号,联系上一辆救护车,在谈好3200元价格后搭乘,却在半路上遭遇随车医护和司机临时加价900元。在其讨价还价过程中,司机一度放慢车速,他最终无奈多支出500元,才将母亲送到指定医院。

事后,秦先生向河北保定市第一医院以及保定市卫健委等进行了投诉,希望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3月17日,南都记者从河北保定市卫健委获悉调查结果,经调查认定,秦先生系自行联系的救护车,此车未备案,属于“黑救护”,建议秦先生报警处理。秦先生表示,目前其已在河北保定报案,但警方未予立案。

病患家属称脑梗患者转院遭救护车半路加价

3月17日,秦先生向南都记者回忆称,今年2月12日晚,其73岁的母亲突发大面积脑梗,家人于当日23时左右,将母亲送至河北保定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治疗。经检查,医生表示需要做开颅手术救治,具有较高风险。秦先生表示,当时考虑到该院缺乏有经验的专家,虽然母亲病情严重,但还是决定连夜转院至北京天坛医院。

秦先生说,当时他立刻拨打120联系救护车,得知当地救护车并不能跨省运送病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位急诊科医生向秦先生提供了其临时手写的一个手机号码,并告诉秦先生这是救护车的联系方式。秦先生按号码联系后,对方提出要3200元的“一口价”费用,车上包含一位随诊医生。考虑到母亲病情随时会变化,秦先生立马同意了。

秦先生称从保定市第一医院一名急诊科医生处获得的救护车联系方式。

秦先生表示,约半小时后,其及家人一同把母亲转移到救护车上,支付了3200元费用,司机随后又驾车去居民区接一位随诊医生。在快要上高速时,随诊医生突然告知秦先生,需要“扫码”,再支付“心电仪费用”900元,秦先生对此表示不解,并表示他们不能随便加价,且自己拿不出那么多钱,随诊医生则表示“减200”。

展开全文

随诊医生提出加价心电仪费用900元后,秦先生与其争执。

“在我和他们讲价过程中,我发现救护车司机和随诊医生不断用手机各自发着信息,我也明显感觉到车的行驶速度变慢了,考虑到我母亲的病情经不起拖延,我最终同意再支付500元,随后车速也恢复正常行驶速度了。2月13日凌晨3时16分,我们到达北京天坛医院,耗时近2小时。”秦先生说。

当地卫健委称涉事救护车属“黑救护”

秦先生透露,其母亲至北京天坛医院后,一直在ICU接受治疗,情况不太乐观。“医生认为我们来得有点太晚了。”

秦先生也向南都记者回忆道,当时他搭乘的救护车不仅没有车灯,车上的仪器还都是用绳子固定的。母亲头部佩戴的仪器,行车过程中还屡次撞击到她的头部,秦先生只好用手护着,“当时太着急了,也不敢说啥”。秦先生说,一路上随诊医生完全不关注母亲的病情,母亲呕吐了一路,嘴里都是血,但是他们“除了要钱,其余的什么都没说”。

因救护车内仪器不稳,秦先生当时用手扶住,防止仪器磕碰母亲的头。

秦先生认为,救护车和随诊人员当时半路加价的行为,间接延误了其母亲的病情,“不急也不叫救护车了,如果可以慢慢来,我们可以用自家车去拉。” 3月初,秦先生和家人把在救护车遭遇临时涨价的经历,通过视频分享至多个社交平台,并先后向12345市民热线、河北省卫健委、保定市卫健委、保定市第一医院进行投诉。

3月17日,南都记者从当地12345市民热线工作人员处,获悉了河北保定市卫健委的调查结果:经查,此救护车车牌号为冀F1NA69,并非医院救护车,医护人员也不是医院的医护人员,救护车也不是医院医生提供给患者的,经卫健委医政处查询,此车也未在卫健委备案,属于“黑救护”,卫健委建议报警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秦先生说,3月13日、15日和16日,他三次向河北保定西关派出所进行报案,但目前当地警方尚未就该事件立案,“他们建议我先联系当地卫健委进一步协商处理。”

事主希望相关部门重视“黑救护”问题

秦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在他发布相关视频后,自知“理亏”的救护车司机通过微信和电话都联系他,并分两次把3700元费用如数退还给了他,还多给了200元,称给秦先生母亲买束花,希望他能删除相关视频。秦先生说,他没有收除救护车转运费以外的钱,也不同意删除网上发布的内容。

秦先生提供的其母亲的病历。

3月17日,南都记者根据秦先生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上救护车司机。该司机表示,确实已将转运费用退还,称其车辆已经被公安机关查扣,随后挂掉电话。

秦先生认为,涉事救护车的电话是由河北保定市第一医院一名急诊医生提供的,河北保定市第一医院应就事件给予说法。秦先生说,他已经多次和河北保定市第一医院进行沟通。其提供的与该院的录音显示,对方表示,涉事的救护车和随车的医护人员均与该院没有关系,“提供号码的医生是其妻子住院时曾经联系使用过的救护车,所以才留下了那个手机号。”秦先生说,院方暂不愿意提供涉事医生的姓名等信息。

同日,南都记者多次联系河北保定市第一医院,接线工作人员表示,已知悉该事件,但“对目前事件处理进度并不清楚”,并表示领导要“等一段时间再回复”。截至发稿前,南都记者尚未获得涉事医院的相关回复。

秦先生说,救护车涉及人命,希望相关部门对“黑救护”的问题予以重视,他也希望此事件中的涉事人员能受到法律制裁。

采写:实习生 陈宇龙 南都记者 余毅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