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3年待在学校,好不容易解除了,有的大学还坚持封闭式管理_学生_封闭式_学校

大家都知道,3年了,因为口罩的原因,有的学生3年的青春都在校园里了。很多学校开始封闭式管理,就是非必要不要外出校外。我觉得存在利弊,但最好是封校,但封校应该针对的是全校的师生,因为都存在风险,如果只针对学生,也没什么作用,学校老师依然能随意进出。

中学的封闭式管理,有这样的有利有弊,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安全。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缺乏辨别能力和抵御能力。如果学生随意出校门,必然会遇到社会上的人心险恶。实施封闭式管理,可以预防这些事情的发生,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样的措施对中学生是有利的。

而大学生的封闭式管理,我认为是这样子的,如果说学校要求非必要不出校,那就接纳疫情,将其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适应自己的大学学业,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学习节奏。和身边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维护好自己的圈子,好好去接纳就行,大学已经是成年人了。

展开全文

但是因为这些事情去年也有的学生确因为封校,和同学闹不和,她说:我是这样,之前在宿舍因为压抑生理期乱了来了一个多月姨妈,回家去医院专家诊断出脑神经受到压迫导致的,那段时间是真的抑郁了,我以前是特别开心的一个人,不管是在同学朋友还是家里长辈的眼里我永远是一个大大咧咧没有烦恼的开心果,结果因为那段时间就感觉自己变得很内向,和同学也不怎么说话。

我另外一个朋友也是这样子说,因为抑郁症,女生寝室关系又很微妙就搬出去了,她还养还有一只狗子……感觉学校会封校管理,从疫情爆发我就想到了这一点一直在纠结,不知道怎么办了,东西很多也搬不了,难道要一直交着房租供一点房子到疫情结束,看见那通知焦虑了一整夜,朋友都打算让她母亲去联系退租了(因为朋友不能出校门),但就让她母亲去也不放心,为了这事折腾一大遭,想想就暂时算了。觉得开学后不让出校门应该不会,如要那么严重就别回去了,最大可能是进出加强监管,师生员工正常出示证件,测体温,其他不必要的不让进才对。

因为这些种种封校的原因,有的同学不仅受不了室友 也受不了寝室的环境 还没开学就抑郁了,有的在寝室和室友关十四天 就像是关禁闭室,就是那种只有一张床啥也没有的禁闭,让人感觉很压抑。

就在去年2022年12月的时候,各地陆陆续续解除了封控,是呀,国家保护了我们3年,剩下的就靠我们自己了。现如今已经恢复到了2019年之前没有封控管理的日子了。你们还记得吗,就是以前大学校园,可以随意进出,父母可以到小孩学校去游玩,学生也可以到周末的时候出来兼职工作,或者一些校外拓展活动,

但是因为这3年的原因,学校要求非不要不出校,学生出来都困难,现如今已经解除了,但是还有的学校依然坚持封闭式管理,有的学校还要求学生要核酸证明才能进出,现在上个大学还跟高中封闭式管理一样,对于大学生来说好没意思,因为大学了已经是成年人了,在社会上都差不多具备普通的生活实践了,在也不是小孩子。

毕业前:欢迎各位同学常回家看看。毕业后:外来人员禁止入校。看到这句话,我就感觉很讽刺了,有人说,我们是去上大学的,不是重新读一遍高中,那封闭的三年,大学没大学的样子,也可能是学校领导怕事,怕被问责,就一直把学生圈在学校里。

有的大学生3年了都在学校里待着,一直到毕业,就是很遗憾都没有好好的出去玩过,就要踏上社会上开始实习工作,因为这些问题,央媒也开始发声了:大学的校门该打开了,开放减少隔断和封闭,回到当初的时候,也可以给学校减少一些管理的成本,学生也能有更多课外活动的见识,隔断带来的种种不便和心理问题、对科研、交流、实践带来的障碍,不容忽视。

在此我觉得是真的有道理,越来越多人开始对自己的小孩在学校生活怎么样,是每个做父母都希望越来越好,而不是一直把学生困在学校里,学生要学会在外慢慢适应,为将来出校可以提前有个预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