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第一 成绩背后是实绩_改革_发展_企业

服务第一 成绩背后是实绩

——市发展改革委在全市“企业评部门”工作中摘得桂冠

  政府服务好不好,企业打分来评判。前几日,淄博市组织开展“2022年度企业评议市直部门单位”工作,全市各领域行业的200名企业家对39个执法管理服务部门的公正执法、优质服务等情况进行评议,市发展改革委力拔头筹,获得第一名。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营商环境怎么构建,企业最有建议权;营商环境怎么维护,企业最有参与权。这样的第一名,自然含金量很高。

  市发展改革委为何能拔得头筹?“第一”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好政策”落到位

  最近,民祥化工公司正在进行二期双氧水及配套天然气制氢项目的技改升级。在项目现场,只见机械设备轰鸣、工人忙忙碌碌,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干劲满满的生产热潮。“我们现在是满负荷生产,这个项目让我们的产能提升了两到三成,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这得益于市发展改革委帮助争取的好政策。”总经理王国亮高兴地说。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企业去年遇到了资金不足的大难题。如果二期项目上不了,会影响整条产业链的形成,产量减少一半不说,销售收入和利润都要减半。在企业一筹莫展之时,国家组织梳理摸排制造业融资痛点难点,引导商业银行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市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将民祥化工的融资需求纳入企业名单。通过银行开辟绿色通道,只用了半个月时间,贷款就成功拨付,保障企业二期重大技改项目如期进行,产业链也变得更加稳定。

  为了把利好政策及时、快速落实到位,市发展改革委将相关事项列入急切优先办理。“企业遇到困难时,我们都会特事特办,加紧处理,争取第一时间让政策落地,让资金早日到达企业的手中,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利用技改投资丰沛的养料,使我们的传统制造业早日发出新芽来。”市发展改革委二级调研员王其华表示。

  民祥化工是市发展改革委全力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的缩影。去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积极争取570余个项目获得中央、省预算内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国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设备申购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等支持,有力支撑了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有诉求”马上办

  用真心换真情,主动服务增感情。只有本着一颗真诚为企之心,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才能赢得信任。

  唐库文化创意产业园如今已成为淄博市响当当的“夜经济”特色品牌,自2020年5月开园至今,已策划举办了100余场文创市集,25场园区主题活动,8场城市联名主题活动等。

  唐库文创负责人齐浩说,产业园项目发展得如火如荼的背后离不开市发展改革委的支持。“当年项目在市发展改革委窗口立项,仅用1天时间就完成了网上审批。而且对于我们在招商、宣传、夜间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市发展改革委都不遗余力地给于支持,这让我们很感动。”齐浩说。

展开全文

  与唐库一样,东岳集团打开增加产能的大门,也得益于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的统筹协调。

  “2022年东岳集团的PVDF全产业链项目能够成功运行,离不开市发展改革委的大力帮助。”东岳集团副总经理张伟告诉记者,去年东岳有多个项目要投产,但是能耗指标迟迟下不来。

  去年夏天,张伟接到市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电话中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项目进展、面临的困难,随后,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带队来到东岳集团。“他们非常务实,开门见山地说就是来了解实际困难、解决实际需求的,一句空话套话都没讲。”张伟回忆说,没过一个月,市发展改革委就为企业累计解决能耗指标9.6万吨,满足了项目用能需求,保障了项目顺利投产。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创新力。为此,市发展改革委全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扎实做好能源保供工作,千方百计增加电煤储存,全力保障企业生产和居民供暖需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帮助580多家企业实现信用修复,2022年8月淄博市城市信用状况评价跃居全国第12位,创历史新高。深化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12项改革创新做法在全国推广,淄博市营商环境评价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一线办”解难题

  真心实意为企业服务,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才能助力企业攀登、加快产业集群培育。

  去年以来,在市发展改革委的攻坚破难下,一系列项目顺利推进:智能装备产业集群等3个产业集群列入省“雁阵形”集群,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入选领军企业,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省企业技术中心,淄博内陆港保税冷链基地等项目投产达效,淄博市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名单……每一个项目推进的背后,都是“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聚焦抓落实专项行动,市发展改革委深入企业调研,找准问题梗点,确定攻坚方向,分类推进、逐个击破;一线协调解决难题,为尽快破解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多个地方和部门的协调、对接问题,召集相关负责人进行协商,现场办公,明确责任,限时督办;一线服务推进项目,会同市审管办等部门通过提前介入上门服务、联合办理会商会审、代办帮办精准服务等方式,现场帮助解决项目审批中遇到的难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2年,全市530个省、市重大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均提前完成两个100%,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1%,列全省第3位,为稳增长、调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淄博市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再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和示范区评估优秀,并成功列入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重点联系城市。

  “我们将在为企服务上下更大力气,全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提效争先’,为实现‘3510’发展目标、‘强富美优’城市愿景贡献力量。”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闫桂新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