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是美国第几任总统?克林顿当了几届总统_克林顿_美国_阿肯色州

克林顿是美国第几任总统

美国第一任总统是乔治·华盛顿1789—1797)。。。。的41任是乔治·布什(1989—1993)、

比尔·克林顿是美国第42任总统.

克林顿-出生于1946年8月19日阿肯色州霍普(Hope,Arkansas)

总统任期:1993年1月20日——1997年1月20日

1997年1月20日——2001年1月20日1962年,

克林顿学习和政治生涯

16岁的克林顿作为阿肯色州学生代表,到首都华盛顿出席全国青少年团体代表大会,1964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乔治敦大学,主修外交专业,曾担任大学学生会主席并协助联邦参议员威廉·富布赖特工作。1968年,克林顿大学毕业,获国际政治学学士学位,并考取罗兹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1970年,他考入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1973年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到阿肯色州州立大学担任教授。

1976年,克林顿出任阿肯色州司法部长,1978年至1980年任阿肯色州州长,1982年至1992年又连续五次担任州长。克林顿任州长期间,在推动州教育改革和实施经济发展计划方面取得成就,被选为美国南部经济发展政策委员会主席,兼任全美州长联席会议主席,并曾协助总统主持国家最高教育当局的工作。1990年,克林顿被选为民主党最高委员会主席。

1992年11月3日,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1996年11月再次当选。执政期间,经济持续增长,财政赤字下降,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国际竞争力得到恢复。对外实行以促进经济繁荣、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主为三大支柱的外交政策。认为欧洲的稳定“对美国的安全至关重要”,欧洲经济为美国提供大量就业和投资机会,主张加强北约,支持北约东扩。认为亚洲对美国的经济和安全都十分重要。

克林顿兴趣广泛,尤其爱好音乐,擅长演奏萨克斯管,曾担任阿肯色州管乐队首席萨克斯管演奏员。

克林顿当了几届总统

1992年11月3日,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揭晓,民主党候选人威廉-杰弗逊-克林顿以压倒多数获胜。这样,他将作为第四十二任美国总统入主白宫。克林顿1946年8月19日出生于美国南方阿肯色州的霍普镇。他从小家境清贫,出生前4个月,父亲因车祸去世,幼时一度靠经营小店的祖父母抚养。克林顿就读中小学时就学习勤奋,成绩优异。他于1968年毕业于乔治城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并得到罗兹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进修2年。回国后,他又考入耶鲁大学并于1973年获法学学士学位。此后,他在阿肯色大学法学院任教并开业当律师。1978年,32岁的克林顿当选为阿肯色州州长,成为当时美国最年轻的州长。1980年,他竞选州长连任失败,但在1982年他重新当选阿肯色州州长,连任至今。克林顿目前还是美国外交委员会和国际三边委员会成员。1991年10月3日,克林顿正式宣布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现年61岁的希拉里出生于芝加哥,1969年就读于耶鲁法律学院,在那里她认识了同校的比尔·克林顿。二人在1975年完婚。在2000年纽约州国会参议员选举,希拉里成功当选,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位出任公职的第一夫人。她于2006年竞选中顺利连任。希拉里于2007年宣布竞选总统,但在民主党初选中败给奥巴马,目前仍背负数百万美元的竞选债务。希拉里还想在历史中留名在成为美国首位女总统的竞选梦想破灭之后,61岁的希拉里可能在短时间内感到过沮丧。但即将成为美国国务卿的她有大把机会将自己的名字留在历史中。恢复美国名誉这位前第一夫人将会面对众多国际性的重大挑战,包括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两个仍在交战的战场,恐怖主义的威胁等等。不过,希拉里最重要的任务可能是使美国已经受损的名誉得到恢复,实践奥巴马承诺的“变革”,推动美国外交的新时代。布什政府延续了8年的政策,尤其是“反恐战争”让全世界感到厌倦,作为国务卿,希拉里担负着改革的重任。从一名参议员到美国外交的代表,国务卿的提名对希拉里的政治生涯来说也是一次飞跃。面对众多挑战希拉里自己也知道,她面临的挑战是何等艰难。在竞选总统时,希拉里就表示,“下任总统将会是第一位继承了两场战争的总统,他将与全球恐怖组织长期战斗,还将要处理与伊朗之间日益滋长的紧张态势。”希拉里还强调了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和平关系的重要性,并警告要注意“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影响和全球性传染疾病的新动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重振美国的国力,”希拉里说,“我们要从伊拉克撤军,重建我们的军队,在与恐怖主义的斗争中拓展更宽泛的手段。”获得广泛认同由于她的丈夫克林顿在全世界仍然拥有很好的声誉,再加上她所塑造的良好的第一夫人形象,可以说,希拉里还没上任就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支持。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称,希拉里出任美国国务卿“在海外会受到高度认同”。“她是个很强势的人物,”索拉纳说,“她有能力,有经验,有知名度,是出任这一职位的合适人选。我认为她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