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漪房的儿子(窦漪房有几个子女)_太后_汉文帝_太子

本文目录

  • 窦漪房有几个子女
  • 窦漪房的小儿子刘武为何没当上皇帝
  • 汉文帝刘恒很讨厌窦漪房,为何不选择废除掉她呢
  • 窦漪房那个没有成为皇帝的儿子刘武,真的是刘启害死的吗

窦漪房有几个子女

您好,汉文帝皇后窦氏,一共有三位子女,这三位子女都是影响汉朝一个时代的非凡人物。

她继承了高祖刘邦的意愿,奉行庄子的无为而治,并由此推动了“文景之治”。18岁: 公元前188年(惠帝七年),生长子刘启,就是平定七国之乱的汉景帝,与其父文帝,共创大汉文景之治。景帝在位16年,终年48岁。次子刘武,汉文帝嫡二子,汉景帝同胞弟,母窦太后。也就是赫赫有名的西汉梁孝王。他在前178年被受封代王,前176年改封淮阳王。16岁生长女刘嫖,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窦太主,她在汉景帝时封馆陶长公主;汉武帝时,升为馆陶大 长公主尊称窦太主。她的女儿就是武帝的第一位皇后,陈阿娇。

窦漪房的小儿子刘武为何没当上皇帝

首先要明确的是,刘武无论如何都当不上皇帝。汉景帝是一代明君,子嗣众多,纵然有窦太后的强势干涉,汉景帝刘启也绝对不会传位给自己的弟弟梁王刘武。

其次,刘武彻底失去皇位可能纯属自己作死。汉景帝前元三年,梁王刘武入朝。梁国是诸侯大国,统辖四十余县,而且地处中原膏腴之地,多为人口繁盛的大县。梁王刘武又是景帝的亲弟弟,自然一时风光无二。这次入朝晏饮之时,汉景帝开玩笑说自己百年后传位于刘武。刘武知道是开玩笑,但是还是心中窃喜。而素来喜欢小儿子刘武的窦太后也暗暗高兴。

《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後传於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

结果就在这一年,七国之乱爆发了。汉景帝和太尉周亚夫暗中达成默契,以梁国为诱饵拖住叛军,而汉军主力则从侧翼迂回平叛。梁国作为长安的屏障,身为天子至亲的梁王刘武率军抵抗。麾下有韩安国(未来的汉武帝早期重臣)、张羽、李广等大将。梁国在国都睢阳几乎陷落的情况,最终以巨大的损失拖住了吴楚叛军,使得吴楚叛军三个月不敢西进,为汉朝太尉周亚夫平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七国之乱结束后,梁国以一个诸侯国的身份,和汉朝中央军平起平坐,史载功劳中分。

《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其春,吴楚齐赵七国反。吴楚先击梁棘壁,杀数万人。梁孝王城守睢阳,而使韩安国、张羽等为大将军,以距吴楚。吴楚以梁为限,不敢过而西,与太尉亚夫等相距三月。吴楚破,而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

七国之乱使得梁王刘武获得了巨大的威望,由于自身又是皇室近支,所以刘武燃起了争夺帝位的念头。刘武开始扩建睢阳城,并且收养士人,打造兵器战甲和重型战车。梁国本身就在战后受赏赐颇丰,此时刘武又疯狂敛财,珠宝玉器囤积无数。刘武更是串通窦太后,以太后的名义让刘武留在了朝廷。梁国的官员只要登记姓名,就可以随意出入汉庭。一时间,梁国和汉朝廷有了平起平坐的趋势。

汉景帝前元七年,机会来了。汉景帝第一次病重期间,本想托孤于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妃,但是由于栗妃拙劣的表现,汉景帝一怒之下导致太子刘荣被废。窦太后直接提议,让刘武当皇太弟。结果汉景帝命袁盎等大臣给窦太后讲授兄终弟及的危害性。在中国历史上,商朝、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都曾经实施兄终弟及制度。但是兄终弟及制度确实有危害性,其最大危害性就在于兄弟辈都去世后,子嗣辈就会群起而争位,毕竟都做过皇子,谁也不会甘心皇权旁落。窦太后被说服,刘武黯然辞别朝廷回到了梁国。

但是太子位一直悬而未决,刘武并不是没有机会。又过了一年,胶东王刘彻被立为皇太子(后来的汉武帝)。彻底断绝希望的刘武,命人刺杀了袁盎等十多位曾经反对他继位的大臣泄愤。这一下,彻底惹怒了汉景帝。最后,在窦太后、长公主刘嫖(汉景帝长姐、陈阿娇母亲、汉武帝姑姑兼岳母)的求情下,汉景帝赦免了刘武,但是再也没有和刘武恢复到以前的至亲关系。

又过了五年,刘武入朝觐见,再次请求留在京师。汉景帝没有答应。一代名王回到封国后闷闷不乐,不久一命呜呼。死后谥号为“梁孝王”。

汉文帝刘恒很讨厌窦漪房,为何不选择废除掉她呢

关键问题是窦漪房生了两个个优秀的男生和一个女生。按“子以母贵”或者“母以子贵”的道理,窦漪房都是稳坐汉文帝后宫第一把交椅的角色。

一,吕太后整治刘邦的后宫,发配宫女成全了窦漪房

这话这么说,吕太后非常讨厌老公刘邦的好色。她是吃尽了这种苦头。所以对刘邦的女人是阿Q的说法:“深恶而痛绝之”的。但是刘邦活着时,吕后还是只有哭的份,大不了把心头的恨压着。刘邦一死,吕后的儿子继位。吕后变成吕太后。由她来处理刘邦的女人们。

刘邦的女人们很多。宫女也多。吕太后就把这些宫女遣散,给诸侯王们一个分几个——这吕太后也做得出,把老子的后宫女人分给儿子们去使唤,这不是乱伦吗?代王刘恒也分到了几个,其中就有一个娇小玲珑的窦漪房。

代国的事情怪就怪在刘恒的王后刚刚死了,他深深地哀悼自己的老婆,在悲痛中还没有缓过精神来。对其他女人没有了兴趣。这让薄夫人很担心,怕儿子会得郁抑症。就在这时,刘恒一看大母吕太后送来了几个宫女。就去看,一看就喜欢上了窦漪房。于是,这个不愿意来的女人,阴差阳错地被刘恒宠幸了。

二,汉文帝吃了名义上的亏,就是再苦水也要吞

说他被好名声所累,就在在事情上表现突出。仁君就得按宗法关系,法治关系为准绳。

汉文帝废不了窦漪房,原因就是窦太后运气好,汉文帝是好皇帝,不敢废长立幼,这是宗法制度让汉文帝做不出来。

几年的专房,窦漪房生下了长女刘嫖和儿子刘启和刘武。这是人家的本事,又是后宫斗争的本钱。

汉文帝究竟有几个儿女呢?汉文帝的儿女不多,又大部分都夭折了。汉文帝作代王时,有一个王后,但是王后死了,就在这时,窦漪房填补了代王的生理空间,成了宠妃。前王后生了三个(一说是四个)儿子,另外还有两个,其中有汉文帝最喜欢的少子梁怀王,贾谊是这个梁王的老师。他还有两个女儿。一个是大长公主,一个小公主后来长了是周勃的儿媳妇。

刘启是如何当上太子的呢?一般认为,刘启是轮到上去的。这太子本来就没有他的份。但是,家务和时局造就了机会,让窦漪房抓住了,就把儿子推上了太子之位。

前王后的几个儿子,在他们的父亲由藩王成为皇帝的前后,就一个接一个地死了。于是窦漪房的大儿子刘启就轮到了,成了嫡长子。——就这个硬件,刘启几次犯错,汉文帝都没有办法废了他,原因就是,他是嫡长子,他得了宗法制度的先天优势。

窦漪房这时就不担心其他女人生的王子了。但是她还是担心汉文帝最喜欢的儿子梁怀王。就在人家夜不成寐的时候,梁怀王骑马摔死了。这样一来,刘启的太子位就更加牢靠了。

这些事件隐隐约约地都集中在利益、利害关系之问题上,而得利益最大的窦漪房自然就被人怀疑了。汉文帝仅仅是不能开口明白地说出来而已,他内心知道是怎么回事。

三,刘启本来就犯过大错,应该废除的,但是,刘启在这个时候,他母亲的病让他得以继续在太子位上上班

汉文帝察觉到了这些问题时,他膝下仅仅只有几个儿女了,供他选择的不多了。我们能够知道的就是窦漪房的三个子女和一个小公主了。汉文帝如何做,这太子位也只有在窦漪房的儿子中安排。刘启犯错打死吴王太子,一定会被汉文帝严厉教育的。但是偏偏在这个骨节上,窦漪房力争儿子的太子位不被丢失,她是天天哭,时间一久就哭瞎了眼睛。汉文帝再闹下去,就差出人命了——仁君一般会这样干吗?当然不能!此其一。

其二是窦漪房的眼睛失明以后,汉文帝喜欢上了慎夫人。这个女人简单地说就是汉文帝的最爱了。但是漂亮的女人一般都对养儿育女缺乏生育能力。她天天和皇帝睡在一起,三年五年,肚子就是鼓不起来,居然没有孩子出生。这无疑对刘启的太子位没有什么危险。

这些原因,都让窦漪房在后宫逐角中胜了一筹,关键问题是她有两个健康的儿子,两个儿子的位置又让仁君无可奈何。只要有儿子们在,太子的母亲必然是皇后。这就是“母以子贵,子因母爱”的结果。

不要说刘邦尚且有个比太子刘盈更聪明的备胎刘如意,刘邦还是废不了太子,进而把皇后废了。其他反对势力还有大臣派,朝廷大臣们的阻力,也是汉文帝不能轻易废皇后或者太子的原因。何况人家并没有大错,如何废?

窦漪房那个没有成为皇帝的儿子刘武,真的是刘启害死的吗

回答这个问题,要先缕一缕人物的关系。

窦漪房是窦太后。

刘启是汉景帝,也就是文景之治的汉景帝,窦太后是他亲妈。

刘武是窦太后的小儿子,是景帝的弟弟。

景帝一开始是很孝顺母亲的,但是奈何亲妈太偏心,居然多次对景帝说:“等你驾崩之后,把皇位传给你的小弟弟刘武吧,让他了坐一坐龙椅。”

景帝不敢背上不孝的罪名,只能多次口头答应窦太后的这个无理要求,有一次景帝为了安抚弟弟刘武,假装喝醉说:“等我死后,我会将皇位传给弟弟你!”

刘武不傻,知道哥哥是试探,于是立刻拒绝了,但是刘武的心中是美滋滋的,哪怕这话是假的,听着也舒服,而且万一哥哥说的是真话,那自己岂不是能当皇帝了?

后来爆发七王之乱,景帝的中央军与刘武的地方军各自平定了叛乱,这导致刘武在汉军中的威望提升很大,引起了景帝的猜忌,毕竟景帝不是真想把皇位传给弟弟。

也正是因为猜忌,景帝与刘武越来越疏远,兄弟之间的亲情消失了,刘武逐渐明白自己的处境,知道他哥并不想让出皇位,几年后生了一场病死了。

因此,刘武并不是景帝刘启害死的,是自己病死了,但是景帝几次欺骗刘武说死后传皇位给他,这说明景帝并不厚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