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为什么凭一首《楼东赋》就能轻松复宠皇上究竟更爱华妃还是甄嬛?《甄嬛传》中,为何要写沈眉庄_皇上_皇帝_太后

本文目录

  • 华妃为什么凭一首《楼东赋》就能轻松复宠皇上究竟更爱华妃还是甄嬛
  • 《甄嬛传》中,为何要写沈眉庄
  • 如果沈眉庄在殿选时说自己读过书,是不是之后的境遇会不一样一些

华妃为什么凭一首《楼东赋》就能轻松复宠皇上究竟更爱华妃还是甄嬛

皇上更爱“江山”,皇权胜于一切,儿女情长不过是闲来无事时锦上添花。如果说甄嬛是“白月光”的替身,那华妃则是皇帝唯一钟爱的“朱砂痣”了。

一、前情回顾:华妃被太后褫夺协理六宫之权,皇帝有意冷落华妃

1、太后出面为皇后撑腰,褫夺华妃协理六宫之权

由于华妃长期娇纵跋扈,欺压皇后,借着余氏下毒害甄嬛的由头,太后出马褫夺了华妃的协理六宫之权,太后的目的很明显,六宫中华妃独大,太后看不下去了,出面为侄女宜修撑腰了。

2、皇帝明白太后的心思,多日不见华妃,有意冷落她

华妃那受过这般冷落,为重获盛宠,让“狗头军师”曹琴默为自己出谋划策,其中温宜公主生日宴上让甄嬛舞《惊鸿舞》,由此引出华妃现场吟诵《楼东赋》。

二、纵使没有《楼东赋》,华妃复宠也是必然

温宜周岁生日宴上,一首《楼东赋》让华妃复宠,其实这并不能说明皇帝更爱华妃,即使没有《楼东赋》华妃复宠也是迟早的事情,因为皇上的江山社稷还未稳固,西北战事还需依仗年羹尧。小编认为评判皇帝到底爱华妃还是爱甄嬛,用一首《楼东赋》做依据,有失偏颇。

华妃复宠,凭借的并不是一首《楼东赋》,而是年氏家族,哥哥年羹尧的赫赫军功。那说到这里,想必很多人会说,那小编的意思是说皇帝并不爱华妃,仅仅是因为年羹尧的缘故吗?非也非也,皇帝对华妃是有爱的,不过这份爱,抵不过大清的江山社稷。

三、甄嬛是皇帝爱恋的“白月光”替身,华妃则是皇帝心头的“朱砂痣”

1、甄嬛是“白月光”的替身

皇帝心中“白月光”本人无疑是纯元皇后了,她是皇帝年少时爱慕的女子,性情纯洁,温柔有学识,精通琴棋书画,经史子集信手拈来。纯元成为了皇帝一辈子心中的“白月光”,甄嬛凭借着“五分性情,五分容貌”与纯元相似,皇帝把甄嬛当做了“白月光”纯元的替身。

温宜生日宴上,华妃与曹琴默本想借惊鸿舞为难甄嬛,却让甄嬛借着《惊鸿舞》大放异彩,让皇帝仿佛看到了当年纯元皇后的风采,从皇帝的迷离恍惚眼神里,我们看到的是隔世看到初恋的感觉,一句“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朕不知道的”,在皇帝心里,愈发骗自己,把甄嬛当做纯元的替身。

2、华妃是独一无二的“朱砂痣”

纯元占据了皇帝爱情世界的绝大部分;为什么小编说纯元占据了皇帝爱情的绝大部分呢,因为,皇帝也是个男人。雍正纵然痴情,纯元去世后,皇帝还是喜欢上了“朱砂痣”——华妃,华妃明艳活泼,一举一动撩动这皇帝的心,让皇帝找到了久违的激情,华妃的爱浓烈而且厚重,让皇帝心跳加速,让皇帝觉得轻松,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激情。

四、多年以后,皇帝开始寻找朱砂痣(华妃)的影子——叶澜依

但要说更爱谁?小编认为华妃独一无二,甄嬛赢在心智和脸,抛开“五分容貌”,皇帝更爱华妃。但是皇帝与华妃注定是悲剧,皇帝对华妃有太多的不得已,所以多年以后,皇帝开始寻找华妃的影子——叶澜依。这就足以说明皇帝心里始终放不下,又难以言说的爱人是华妃。

小编认为皇帝一生的挚爱只有两个人:白月光——纯元和朱砂痣——华妃。

《甄嬛传》中,为何要写沈眉庄

《甄嬛传》中甄嬛与沈眉庄,一直以来都是最好的姐妹。两人的情谊,那是自小一起长大的默契培养出来的。沈眉庄自入宫以来,可谓是最先得到皇上恩宠的人,在假孕事件发生以前,沈眉庄一直对皇上是有着好感度的。

甄嬛在入宫以后,选择了与沈眉庄完全不同的道路,避宠,在碎玉轩安分度日。可机缘巧合之下,甄嬛与假扮果郡王的皇上相识,两人展开了一段情投意合的感情。

面对甄嬛沉寂后突获皇上宠爱,赐予行宫沐浴,更是获得椒房之宠,沈眉庄难道不吃醋吗?

其一,椒房之宠将甄嬛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行宫沐浴一事,皇后心知肚明,皇上想在此与甄嬛共成好事。如同齐妃询问皇后,为何她不同去,她的回应是成全了皇上的兴致。皇后的这一举动,可不仅仅是成全皇上的兴致那么简单,她的本质目的是将甄嬛推到了宫中最为险恶的位置,华妃的嫉妒之心,永远都是不能够小觑的存在。

汤泉宫的沐浴,让甄嬛在皇上心中留下了一个不一样的痕迹。因与纯元的容颜相似,甄嬛入宫以来,得到了不少的便利。其他妃嫔侍寝都是被抬到皇上寝宫,唯有甄嬛,皇上特意给她准备了一个浪漫的温泉沐浴,与她共行这最为美好的时刻。

从甄嬛在行宫沐浴时候的表现来看,便能够懂得为何甄嬛让皇上倍感怜爱,觉得她是一个有魅力的人,反而安陵容尚未侍寝,就被抬了出去。

甄嬛这些年的学识修养,让她虽然害怕于即将要经历的侍寝,却能够最大化地让自己在皇上心中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只见甄嬛先是将皇上与汉成帝相比较,称皇上英明神武,而汉成帝望尘莫及。

帝王最为不愿意之事,便是自己被他人与现代的皇帝相比较。可甄嬛所选择讨好,恭维皇上的时候,恰到好处。没有任何一个男人,在这个时候,听到自己的女人的赞美,是会生气,反而这让皇上觉得甄嬛与其他,冷清,恭敬的妃子不一样,她有着自己的个性。

随后的夫君二字,彻彻底底地击中了皇上的心。看着与纯元容貌相似的甄嬛,从这里倾诉对皇上的一腔情意,不由得让皇上想起了美好,如同白月光的纯元。

甄嬛的言语,是想要让自己在皇上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可她唯独没有料到的是,起初她能够获得其他嫔妃无法企及的待遇,便是因为这与纯元相似的容颜。但至少,这次行宫的沐浴,她在皇上心中,是有着一席之地的,她与其他的嫔妃是不一样的。

其二,沈眉庄是个看破当下后宫形势的人。

沈眉庄其人,温婉大方,又能够井井有条地处理事情,是端庄贤淑女子的典型。那一夜的行宫沐浴,甄嬛这与后宫其他嫔妃不一样的待遇,不知道有多少人将甄嬛视为最为痛恨的存在。

沈眉庄对甄嬛的受宠,难道丝毫不难过吗?那自然是不可能。

哪个少女不怀春,即便是进入宫中,可沈眉庄也不过是正值最美好年纪的少女,面对自己好姐妹甄嬛的得宠,她的内心是苦涩不安,甚至有着些许的嫉妒之意。可到底眉庄是个大方又温婉的女子,比起去嫉妒不满甄嬛得到皇上的宠爱,她更担心的是甄嬛成为他人的眼中钉。

那句一点点,切切实实是沈眉庄内心的想法。

甄嬛与沈眉庄两人的友情,为何能够从年少一直到后宫彼此都成为皇上的妃子,却不改初心,大概便是这以真情换得真情的做法。一段好的友情,能够维持下去的本质在于,互相体谅,理解对方,不会因为猜忌和怀疑,让彼此越行越远。

其三,沈眉庄是最为言行一致之人。

实际上,《甄嬛传》中,一路走来,却从不曾改变自己最初模样之人,只有沈眉庄。她与甄嬛截然不同,如果说甄嬛是叛逆的风,大胆,肆意,总是在追求着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那么沈眉庄就是沉默的星星,虽不过分闪耀,却也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光芒。她从未奢求过自由恋爱,从小到大,家中对沈眉庄的教养,就是让她入宫后为妃,成为皇上的女人,她的人生并无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皇上让她处理六宫事宜,她便尽心,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谨言慎行,努力做事。可沈眉庄身上最为闪耀的一点,便在于,她并非是他人让干什么,自己便会听从之人。她有着自己的原则,想法,当皇上薄情寡义的态度,伤害到沈眉庄时,沈眉庄可以毅然决然地选择退出后宫的争端,为自己另寻他出。

所以,沈眉庄对甄嬛得宠之事的一点点吃醋,真的仅仅是一点点。她对于甄嬛的友情,是真心实意的,她能够克制住自己的嫉妒心,反而去考虑,甄嬛若是一直如此,对她而言,并非好事。

况且,即便没有甄嬛,皇上的身边也会有别人的出现。从小到大,论天资上的聪慧,沈眉庄是比不过甄嬛,可论性格上的大气,后宫的众多妃嫔无人能及沈眉庄。

甄嬛得宠,安陵容会以一种酸溜溜和挑拨的语气,去离间沈眉庄与甄嬛的关系,话里话外都透露出不满。

沈眉庄听到安陵容的这些话,内心不仅未被激起什么波澜,反而更加觉得,安陵容并非一个适合成为朋友之人。这或许也是为何,安陵容和沈眉庄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的缘故。面对甄嬛沉迷于爱情,沈眉庄其实旁敲侧击地告诫过甄嬛,可这些话,甄嬛都没有听进去。

甄嬛正处于一种自己以为所遇到的皇上,是身份适合,也真心与自己相爱之人。眉庄自从假孕后,就再也对皇上没有情谊。她与甄嬛之间,最有可能够产生争端的事情被抹消,这段友谊继续在后宫之中延续着。

如果沈眉庄在殿选时说自己读过书,是不是之后的境遇会不一样一些

眉庄在殿选时的回答是最好的!眉庄一出场,太后皇上都是眼前一亮,漂亮、端庄、稳重,标准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太后才会问,可曾读过什么书?

眉庄在家时母亲已经给她指导,包括走路,问安,读书。前两点沈母很满意,第三点,眉庄说:诗经、孟子、左传…沈母打断她的话:错了,皇上今天是选秀,充实后宫繁衍子嗣,不是考状元。

果然眉庄一出场:臣女沈眉庄参见皇上太后,愿皇上万岁万福,太后祥康金安!

声音温婉动听,太后点头问:可曾读过什么书?

眉庄:臣女愚钝,看过女则、女训,略识得几个字。

皇上已经开心地不得了,一改那会儿的勉强、不耐烦,说:这两本书都是讲究女德的,读过四书吗?

眉庄:不曾读过!

太后:女儿家多以针线女工为主,你能识字就很好了,记下名字,留用。

其实太后并不是多反对女子读书,也并不在意眉庄读没读过四书,但眉庄的回答太后最满意:温婉、谦逊、不卖弄,给这一众秀女做了个表率!

所以,后来眉庄在完全无宠的状态下,能很好地生活,就是靠当初给太后的好印象,护着她,还晋她为惠嫔。

说到卖弄,就要说眉庄的才学,其实入宫不久就被皇上发现了。眉庄喜欢菊花,一承宠皇上就派人送来了各色菊花,还把眉庄的住所改成存菊堂。皇上问眉庄为何喜欢菊花。

眉庄: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臣妾喜欢他的气节。

皇上:你读过不少书!

眉庄:臣妾卖弄了,请皇上恕罪!

皇上:朕喜欢你读书,读书能知礼。菊花有气节,可是朕更喜欢他独立秋风,不与百花争艳,耐得住寂寞,才能享得住长远。

看,皇上并非不知眉庄有学问,并且说了那一番不争春耐岁寒的话,如果不是眉庄难产而死,那真是要享得长远了。

如果不是皇上知道眉庄有学问,也不会让她习学管理六宫事宜,招来华妃嫉妒,几次死里逃生,看过眉庄还是没有好好听妈妈的话!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