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单生平简介是怎样的田单为何将妻妾编入军营?田单作为齐国复国的大功臣,为什么最后会跑去赵国赵国是怎么得到田单的_齐国_田单_即墨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田单  齐国 田单 即墨

本文目录

  • 田单生平简介是怎样的田单为何将妻妾编入军营
  • 田单作为齐国复国的大功臣,为什么最后会跑去赵国赵国是怎么得到田单的
  • 当时长平之战,赵国有名将田单,李牧,乐毅,廉颇,这四人由谁来指挥,胜算最大
  • 以战国的生产力,田单为啥还能找到五百头牛摆火牛阵齐国的经济实力是有多强
  • 有人说分田单干粮食能增产,也有人说分田单不会增产,这是为什么
  • 田单的火牛阵为何能成功

田单生平简介是怎样的田单为何将妻妾编入军营

谢谢邀请

一,田单的主要生平简介

田单, 战国时期临淄人。他最初是管理临淄市场秩序的一名小官。

田单

公元前前284年,燕国名将乐毅率领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攻占齐都临淄,并半年内接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城,齐国,仅剩莒县和即墨两座孤城。齐国人纷纷逃奔,躲避战乱,因为道路车辆拥挤,车轴相撞,多数车辆抛锚路边。田单早有预料,率族人以铁皮护车轴逃至即墨。此时,即墨大夫出战阵亡,田单被推举为城守。

1.田单先使用反间计,使乐毅失去了燕惠王的信任,被废除职务,改派有勇无谋的骑劫代替乐毅为将领。又制造神兵来助齐的假象,以振奋城中军民人心。其后用激将法,增加齐兵对燕军的仇恨。

2.田单佯装城中军力虚弱,他先命精壮甲士全部隐伏起来,以老弱、妇女登城守望,使燕军误以为齐军少壮已伤亡殆尽,失去继续作战的能力,快要投降的样子,然后派人向燕军诈降,并送金、降表出城,要求破城不要掳掠,骑劫中计,燕军信以为真,一心坐待受降,更加麻痹松懈了。

3.火牛抗敌。田单征集耕牛千余头,牛身披上绸缎,画上彩纹、、牛角扎尖刀,牛尾绑上用油浸过的苇草。夜间,将点燃牛尾上芦苇的牛放出城洞,牛只疼痛不已,猛力向前冲,突袭燕营。火牛阵后有五千齐国壮士随后冲杀。燕军将士见此,以为神兵天降,田单又聚集妇孺齐敲铜器战鼓,声音震天动地,吓得燕军将士溃不成军,骑劫亦死于乱军之中,田单率兵乘胜追击,收复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打败了燕军,燕军一直溃逃到河上。

火牛阵

随后,迎法章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正式即位,是为齐襄王,田单受封安平君。

二,妻妾编入军营参加守城,是为了赢得民心

战争的胜与负,是否取得人民和兵士的信任和拥护是至关重要的。田单率领即墨军民为挽救危局,大力开展争取人心的工作。一是,亲自带头构筑城防工事,加固城墙,浚深壕池;二是将族人、妻妾编入军营参加守城。这样,不但田单与将士同甘共苦,田单家人也和普通士兵同甘共苦,致使即墨军民群情振奋,斗志昂扬,决心为保卫自己的生命财产,奋起抵抗燕军。田单即墨之战的胜利也是赢得民心、军心的结果。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战国策》记载的这件事:

田单复国,当了相国后,要去进攻狄城。稷下先生 鲁仲连对田单说:“将军进攻狄城,是一定攻不下的。“田单说:“我曾以区区即墨五里之城,带领残兵败将,打败了强大的燕国,收复了失地,为什么进攻狄城,就攻不下呢?“说罢,他登车没有告辞就走了。随后,他带兵进攻狄城,一连三月,却没有攻下。便去问鲁仲连:“先生说我攻不下狄城,想听听您讲的理由。“鲁仲连说:“将军从前在即墨时,和士兵一起编织草袋,舞动铁锹,身先士卒,将军有决死之心,士卒无生还之意,没有一个不奋勇求战。这就是当初您打败燕国的原因。现在,将军您,有花不完的钱,享不尽的福。所以,您有贪生的欢乐,而没有战死的决心。这就是您攻不下狄城的原因。第二天,他回到阵地,像过去那样和士兵同甘共苦,一块巡视城防,士气大增,狄城终于被攻下了。

田单攻狄城

发生在田单身上的这正反两个例子,就足以说明他将妻妾编入军营参加守城的目的了。

田单作为齐国复国的大功臣,为什么最后会跑去赵国赵国是怎么得到田单的

齐国曾经趁着燕国“子之之乱”,发兵攻燕,差点吞并了燕国。燕国与齐国自此仇深恨重,被赵武灵王派兵护送回国的燕昭王励精图治,千金买骨,燕国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前286年,齐国自恃强大,屡次攻击三晋、楚国,并且还派了一支偏师吞并了宋国。齐国在短时间内展现的强大国力和军力打破了国际势力平衡,其他国家都对齐国咄咄逼人的进攻战略感到担忧,于是,这给了燕国可乘之机。

(齐国灭宋后的版图)

公元前284年,燕国趁机发起合纵,赵、秦、魏、韩出兵助燕将乐毅大破齐师,楚国也趁火打劫,群雄围攻下齐国险些亡国。后来,赵国派蔺相如攻取了齐国大片土地,秦国又夺取齐国的纲寿之地。

留在齐国秦赵几乎在突然之间爆发了阏与之战,战胜的赵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转而与齐国修好。战败的秦国内部生变,随后为齐国带来一份大礼,秦昭王采纳了魏人范雎的远交近攻之计。近攻的目标是魏韩赵三国,远交的对象正是齐国。此后,秦国再没有直接跨过韩魏国境攻齐,也没像过去那样驱使赵魏楚等国攻齐。

后来,赢得阏与之战的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和赵太后顶不住秦军攻势,派长安君入质齐国换取援助(“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齐国为了与赵国盟好,也派安平君田单入赵为将。

(火牛阵:田单复国)

田单是谁呢?前文说过,五国伐齐时,齐国几乎亡国,只有即墨、梠两个城池还在坚守。齐国在战国时实行五都制,全国分成了五个军区,即墨和梠就是其中两都。齐国在这五都中储藏了大量的军事装备和粮食,以至于燕军围困了三年都毫无进展。田单于是派人大行反间计,使得燕惠王阵前换将,让骑劫代替了乐毅。乐毅担心被暗算,就直接逃到了赵国。

田单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搜集了大量的金银送给燕军麻痹他们,在一个夜晚,在城里找到了1000头牛,组成了火牛阵。5000壮士紧随其后,大破燕军,燕军主将骑劫被乱军所杀。

田单趁势发起反攻,燕军阵势变乱,稳不住阵脚,不得不持续北撤,直到黄河岸边才收拢败兵溃卒。

田单复国成功,名声大振,扬名于诸侯。不过,这次复国是有水分的。

(复国后齐国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虽然齐国除了黄河以北外内地五都基本都收复了,但很快又遭到赵国进攻。赵国攻取高唐,一度将势力延伸到济水以东,魏国攻齐得了平陆。楚国对齐的侵害是最大的,楚在五国伐齐时夺取了淮北,在末期灭鲁后继续北进,一度占领南阳、莒地,齐楚一度以齐长城为界了。齐国虽然复国,但是已经今非昔比了。

后来,燕国任命宋人荣蚠为高阳君,使将而攻赵。赵惠文王为了抵御燕国的进攻,打算割让与齐国接壤的济东三座城池给齐国,希望用田单的名望,以及田单对燕军的仇恨,任命他来担任赵国的相国和三军统帅,以抵御燕军。

齐襄王当然知道赵国开出的价码不菲,立刻答应了赵国的请求。

于是,田单来到赵国,按照赵惠文王的意愿走马上任了。当时赵国有位年轻气盛的名将赵奢,不赞成赵惠文王这一做法,便去找当时执掌赵国军政大权的平原君赵胜。

赵奢说:“难道我国就没有人了吗?就没有一个人可以抵御燕军吗?为什么一定要划城割地,去到齐国请田单来到我国任相国和军队统帅呢?我曾在燕国做过官,熟悉燕国的地形,也熟知燕军作战的战术,派我去统兵抵御燕军,不是照样可以取胜吗?”

平原君赵胜听了他这一番话,连连摇头,向他摆了摆手说:“你不要多说了。这个主意是我出的,君王已经采纳了,也已请田单出任了我国的相国和统帅,木已成舟,就无须再说了!”

赵奢不服,进一步辩解道:“你的主张不对,你要求田单掌相国印,统率赵兵,以为他和燕国有血海深仇,就会为我们赵国出力去抵御燕国进攻吗?依我看这不尽然,田单是不会为我们赵国卖命去抵御燕国进攻的。田单是一个齐国人,一个高明的齐国人,他又何必要替我们赵国去打败燕国呢?田单是齐国人,他是不喜欢燕国的,也是不愿意赵国强大的。赵国强大了,齐国称霸就多了一个对手,你想他内心能乐意吗?因此我说田单统领赵军,抵御燕军,势必旷日持久几年,双方耗尽实力,事情不是这样明摆着的吗?你怎么就听不进去。”

平原君主意已定,支持赵惠文王把赵军交给田单指挥,去北上抗燕。

事情的结果,正像赵奢辨析的那样:燕、赵对抗数年,双方耗损了实力,谁也没有消灭掉谁,只得各自收兵回国。正应了赵奢“旷日持久”,空废时日,拖延很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预言。

后来,赵奢曾与田单论兵。赵奢说一个国家的常备军不能少于二十万,因为打仗都是大规模的战争了,人数太少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而且也不能包围城市打歼灭战争。赵奢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战国后期大部分战争都是以歼灭战为主,而且大部分战争的规模和参战人数都比较多。

田单却认为一个国家只需要有三万军队就可以了,因为这样可以减轻老百姓的压力。田单还举例说古代的天子军队数量也不是非常多但是却能让天下都臣服。田单的主要依据是夏商周时期国家的常备军数量都不是非常多,但是周武王等人依然能够号令天下。

(赵国送了三座大城市给齐国后)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田单的理论比较理想主义。因为在古代社会,人口数量比较少,而且古代没有大的诸侯国。比如周天子时期一次会盟的诸侯就多达800个,这种分散的政治体制下面,三万军队足够可以征服这些小国了,而且当时的人口比较少,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可能都不到三万,所以三万人足够横扫天下。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个理论显然不是非常的适用了。这也能够说明,田单为将,可谓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赵国用田单数年,结果只打下来燕国边境上的三座小城。这与赵王用57座城换来田单的成本来对比,赵国当真是亏大了。

当时长平之战,赵国有名将田单,李牧,乐毅,廉颇,这四人由谁来指挥,胜算最大

长平之战的胜败主要不是将军的问题,赵国君臣要负很大的责任,主昏臣庸才是失败的最大根源。加上秦国的战略天下无敌,一手拿枪,一手拿钱,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实行反间计。 换上上面的任何一位名将,秦国用反间计也可以将它拿下,因为赵国很多重要的大臣都已经被秦国收买,而赵王又偏听偏信,听信谗言。所以战争不是换一个将军就能赢的。

以战国的生产力,田单为啥还能找到五百头牛摆火牛阵齐国的经济实力是有多强

火牛阵是否真实存在,还是有疑问的,在近现代的国共内战中,当时的国共双方都曾试过火牛阵攻敌,都失败了,原因就是无法控制牛行进的方向,牛尾着火后,牛是到处乱窜的,并不是整齐的冲向一个方向,也不是你想让牛冲哪里就冲哪里的,牛可听不懂你说的话。

先不管火牛阵是否真实存在,先说说田单的火牛阵是如何实行的。另外,田单找到的不是五百头牛,而是一千头牛。

战国时期的齐国实行的是五都制,齐国有临淄、平陆、阿、即墨和莒五个都城,实际上相当于五大行政区,田单驻守的就是五都之一的即墨。

乐毅联合五国伐齐,打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到了最后整个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座城池没有攻下。要知道齐国可是战国时期最富庶、最有钱的国家。

齐国的富庶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齐国产盐,盐在当时可是战略物资,只要是人,都要吃盐;二是齐国地处东边靠海,可以出海打鱼,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渔业资源可是取之不尽的;三是齐国沿海地区可以对外通商,与其它地方的通商让齐国富庶。

当然了,齐国的农业一点也不比其他六国差,在当时的农业社会,一样有大量的耕地,有耕地就有耕牛,当时的牛不仅仅是动物,而是被看成一种生产工具,只要有耕地,就必须用牛来耕种,牛在当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家具,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拿来吃的。

当时田单驻守的即墨是齐国的五都之一,是齐国最东边的,同时也是最富庶的都城,当时齐国的都城临淄是有十万户的大城,那么即墨城人口至少有五万户,一户有个三四口人,整个即墨城也有20万人。

即墨城有五万户,就算不是家家都有牛,从五万户中挑出一千户有牛的人家,都是很容易的嘛,这也就是2%的比率,再加上即墨地处山东半岛东南,有通商港口、盐业资源和渔业资源,经济发达,收集一千头牛,对于田单来说,真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田单击败燕军,并不仅仅依靠的是火牛阵,而是一系列的计策。

1、反间计,离间乐毅与燕国新国君之间的关系。

派人到燕国去制造谣言,谎称燕国名将乐毅名为攻齐,却实际上想在齐国称王,之所以三年没有攻下即墨是故意消磨时间,燕国新即位的国君燕惠王本来就与乐毅不和,于是派骑劫代替了乐毅任主帅。

2、装神弄鬼,忽悠燕军。

田单先是在城中用饭菜吸引飞鸟,制造异象,然后谎称有神灵保护,将发布的命令称为神灵的旨意,大肆忽悠燕军,另外还使用计谋诱使燕军割了投降齐军的鼻子,此举导致齐国人不敢再投降,坚定了齐国人抵抗的意志。

3、主动示弱,麻痹燕军。

以老弱病残及妇女守城,将精壮士兵隐藏起来,大肆麻痹燕军,让燕军放松警惕。

4、受贿燕将,再加诈降计,欺骗燕军。

使用重金收买燕将,然后又派使者诈降,让燕军认为齐国已失去抵抗意志,投降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5、火牛结阵,大败燕军。

最后才是火牛结阵,让一千头牛的牛尾巴上捆扎了浸油的芦苇,让牛出城,再点燃牛尾,让一千头冲向燕军阵地,同时让五千名精壮齐国士兵跟着火牛后面冲向敌阵,大败燕军,就连燕军主帅骑劫在混乱中也被杀死。

田单击败燕军,并不是靠的火牛阵,而是一系列的组合策略,而就是火牛阵最可疑,因为你无法控制一千头牛朝你想要的方向行进,田单是如何做到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有人说分田单干粮食能增产,也有人说分田单不会增产,这是为什么

你不使用化肥、农药、杂交水稻良种,一亩田看你能产多少?!

粮食增产,吃饱饭,是毛主席、党中央狠抓农业基本建设、狠抓农业生产,狠抓农业科技,有了化肥、农药,最重要的是袁隆平等专家杂交水稻产量的研究不断提升!杂交水稻七十年代亩产500—600斤,如今突破破2000斤。如今产量高,吃饱饭,是国家农业科技的持续进步,应感谢毛主席、党中央及农业专家!

田单的火牛阵为何能成功

田单的火牛阵之所以成功,不仅仅在于火牛阵本身,还在于田单此前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最终火牛阵大获成功也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一个善于攻城,一个善于守城,春秋战国攻防两高手的对决

燕国和齐国一直是仇家,燕国受过齐国欺负,但是国力相对弱小,只得忍辱负重。后来,燕国派遣大将乐毅组织多国联军,共同伐齐,一战而胜。后来其他各国均退兵,乐毅单独率领燕军,半年内连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偌大的齐国,被乐毅打得只剩下即墨和莒两座孤城

在即墨,乐毅遇到了对手田单。田单的职业不是将军,最初只不过是被赶鸭子上架,但是却展示了守城的天赋,结果一个善于攻城的乐毅,十几万人马硬是打不下数千人坚守的即墨。也有人说是乐毅拥兵自重,想借此自保,还有人分析乐毅是想攻心,想通过围城逼迫齐军投降,但是他却低估了齐国的抵抗意志。不管怎么样,结果是乐毅攻克齐国70座城池仅仅半年光景,围攻即墨城却用了好几年。燕国灭亡齐国的计划,终究还是没能完成。

二、田单主动出击,挑拨离间,燕国君主临阵换将,埋下祸根

论军事指挥能力,乐毅算得上战国时期有名的将领,燕国并不算强国,但是乐毅却能统领全国兵马,击败强齐,可见其军事能力不一般。不过田单也并非等闲之辈,“最好的防御便是进攻“,田单主动派遣间谍赴燕国,挑拨燕王和乐毅的关系。

不过,燕昭王十分信任乐毅,田单虽然挑拨人向燕昭王打乐毅的小报告,结果燕昭王却当众处死这个人,田单的第一次反间计就这样失败了。

如果燕昭王不死,齐国可能真的会灭国,但是岁月不饶人,燕昭王终究没有熬过时间。燕昭王去世后,齐国再次等来了大好时机。即位的燕惠王,在还是太子的时候便和乐毅有过节,因此这次田单的反间计很成功,燕惠王直接换掉乐毅,派自己的心腹骑劫指挥围城

骑劫比起乐毅来说就差太多了,这也给了田单反攻的机会。如果一直是乐毅担任大将,田单的火牛阵能不能成功还是个疑问

三、攻心为上,田单阵前大打攻心战,瓦解燕军士气,激发齐军战斗力

田单看起来始终处于燕军的包围之中,但其实一直在主动出击。燕军人多,齐军兵少,只有先瓦解燕军的士气,同时激发齐军的战斗力,才更有把握打赢这场反攻。为此,田单采取了两个重要的行动。

一是每次吃饭之时,田单都会故意在周边撒米喂鸟,吸引大量的鸟类前来。后来,每当吃饭的时候,众鸟云集,越来越多。田单趁势宣传,说是有神相助,还与一名士兵配合演戏,让即墨军民真以为是神在帮助他们守城。田单自然也在燕军中进行宣传,燕军眼见为实,以为神在护卫即墨,加上即墨久久未被攻克,士气进一步低落

二是田单暗中派人在燕军之中传播谣言,说是齐国最怕燕军崛其祖坟,因为齐国祖坟都在城外。结果骑劫还真信了,当着即墨军民的面,崛起祖坟,挫骨扬灰。对于齐国军民来说,这是莫大的羞辱,从此更加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战斗力爆表

四、水到渠成,火牛阵大显神威,燕军打败,齐军大胜

有了这些行动,田单接下来便考虑如何转败为胜了。燕军十几万人,齐军只有数千人,虽然现在群情激昂,但还是要找一个奇计,只有奇计才有可能取胜。

思来想去,田单想到了火牛阵。虽然即墨被围多年,但是齐国的底子还在,找千头耕牛还是能找到的。况且祖坟都被刨了,献出耕牛与燕军拼命也都在所不惜了。

于是,战争史上的奇观出现了,数千头着火的牛,愤怒地冲向燕军大营,横冲直撞。火牛阵后面,则是以一当十的齐军,杀得燕军丢盔弃甲,慌不择路,主将骑劫也死于乱军之中。田单趁势收复齐国城池,恢复齐国。

所以说,火牛阵只是属于田单整体谋略的一部分,火牛阵的成功,离不开之前的铺垫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史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