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蒋玉菡(《红楼梦》中的蒋玉菡是什么星座)_宝玉_袭人_忠顺

本文目录

  • 《红楼梦》中的蒋玉菡是什么星座
  • 《红楼梦》蒋玉菡被忠顺王劫走后怎样了
  • 《红楼梦》中,宝玉与蒋玉菡互换腰巾的事只有薛蟠和袭人知道,忠顺王府怎会知晓
  • 《红楼梦》蒋玉菡的红汗巾子为什么又叫茜香罗
  • 《红楼梦》中,袭人最后为什么嫁给了蒋玉菡
  • 有谁知道红楼梦中袭人嫁给蒋玉菡是多大年纪

《红楼梦》中的蒋玉菡是什么星座

蒋玉菡的星座是双鱼座。

蒋玉菡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忠顺王府戏班的名角,小名琪官。

经过我的研究:从蒋玉菡和贾宝玉相遇的故事,推测出他的星座是双鱼座。

一、蒋玉菡和贾宝玉VS双鱼座

双鱼座——谐音——双玉座

(1)双玉:蒋玉菡和贾宝玉。

(2)座:星座。

本文重点写蒋玉菡的双鱼座,蒋为主;拉来贾宝玉配合他,贾为副。两个名字中有“玉”字的人形成双鱼座,贾宝玉本人不是双鱼座的,他是临时拉来凑数,协助蒋玉菡成为了双鱼座。

二、蒋玉菡与贾宝玉VS双鱼座

双鱼座——谐音——爽玉做

(1)做;做事漂亮。

(2)玉:贾宝玉。

(3)爽:高兴,喜不自禁。

贾宝玉到冯紫英家作客,遇到了蒋玉菡……两人出厅解手,贾宝玉问起蒋玉菡那戏班子中的琪官,得知就是蒋本人的艺名,十分的高兴。

贾宝玉便把扇子上的玉诀扇坠解下来,赠给琪官。琪官也很高兴,把北静王给的一个大红汗巾子从腰上解下来回赠,并说这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的宝物。

贾宝玉听说,喜不自禁,连忙接了,也将自己一条松花汗巾解了下来,递与琪官束腰。

红楼梦人物VS十二星座之十七

《红楼梦》蒋玉菡被忠顺王劫走后怎样了

忠顺王到贾家找蒋玉菡,被贾宝玉供出蒋玉菡下落,最后蒋玉菡如何就没有交代。根据线索,袭人最后嫁给了蒋玉菡。那么是什么原因促成的?蒋玉菡被忠顺王掳走后,结局应该不好,对此袭人的判词有交代。

袭人其人很多人不喜欢她,认为她外表忠厚,内里藏奸。本文不针对花袭人其人,说一下袭人判词中出现的一床破席。曹雪芹点出破席有什么意思?是对袭人的讽刺么?听我给您解开。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见到大观园群芳的《金陵十二钗页册》,其中花袭人的判词非常有意思:

宝玉只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红楼梦众人判词图画非常重要。图画是对事物最直观的暗示。判词会有曲解,图画却不会。袭人判词图画画着一束鲜花,一床破席。鲜花指袭人,破席是什么意思?现在最流行的说法有两种:

第一,破席指出袭人与贾宝玉云雨情,并非完璧之身。

第二,袭人嫁给蒋玉菡后,下半生贫困潦倒。对以上两点,本人有不同意见。

袭人判词图画出现了两样东西:鲜花和破席。鲜花代表花袭人,没必要再用破席形容她。破席很可能指向了蒋玉菡。贾宝玉在二十八回与蒋玉菡初会之时有过介绍:

你们贵班中,有一个叫琪官的,他在哪里?如今名驰天下,我独无缘一见。蒋玉菡笑道:就是我的小名儿。宝玉听说,不觉欣然跌足笑道:有幸,有幸!果然名不虚传。

蒋玉菡是个伶人,说白了就是戏子。明清以昆曲知名,蒋玉菡应该是某个最知名戏班的当家花旦。贾宝玉形容他“驰名天下”,可知与现在的大明星一般无二。而他成名不光靠颜值,还有真本事。确实唱的好,才得到关注。蒋玉菡背后就有忠顺王和北静王两个大佬在争夺。

那长史官便冷笑道: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里,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各处去找,又摸不着他的道路,因此各处访察。

三十三回,忠顺王府长史上贾家来寻找蒋玉菡。蒋玉菡明明托庇于忠顺王,却与敌对势力北静王以及下属家族子弟贾宝玉、冯紫英以及薛蟠等来往甚密,表明蒋玉菡对忠顺王有了叛离之意,想借北静王寻求庇护。贾宝玉被打前这一段描写,已经将蒋玉菡的结局透露了七七八八。

忠顺王府长史上贾家要人。贾宝玉迫不得已说出蒋玉菡在京郊紫檀堡买了房子置了地,证实蒋玉菡有安顿过日子的打算。可忠顺王势必不肯干休,气势汹汹来贾家要人后,也不知道如何处置了蒋玉菡。八十回前蒋玉菡再没出场,不知结果如何。不过通过袭人判词“破席”来看,蒋玉菡一定付出了很重的代价。

“破席”通破戏,蒋玉菡是戏子,唱戏傍身是他名闻天下的本事。而破戏表明蒋玉菡再不能唱戏了。蒋玉菡是个伶人,在古代下九流非常没有社会地位。他们戏班周游在权贵府邸,蒋玉菡又是明星一般人物。权贵眼中就成了待宰羔羊。电影《霸王别姬》年少的程蝶衣被老太监欺凌的事,蒋玉菡也难逃骚扰。

忠顺王府急三火四找蒋玉菡,与薛蟠心急火燎找柳湘莲如出一辙,忠顺王急迫讨人与蒋玉菡急迫逃离都表明双方僵持的境况。而最终忠顺王府抓住蒋玉菡,蒋玉菡面临两个选择,两个境遇。

第一,蒋玉菡含羞受辱委身权贵。

第二,蒋玉菡誓死不从,自毁前程

两个境遇一个是蒋玉菡自己毁了自己,另一个就是忠顺王府一怒之下毁了蒋玉菡,让他再也唱不了戏。从蒋玉菡着力巴结北静王势力妄图自保,脱离忠顺王看,蒋玉菡不可能委身忠顺王,那等待他的结局就是要么自毁,老子不干了!要么被毁,结局一样。

蒋玉菡“破戏”,曹雪芹通过袭人判词鲜花放于破席上隐喻出来。破席通破戏,预示蒋玉菡再不能唱戏,袭人嫁给她,两人安心过起普通日子!您觉得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红楼梦》中,宝玉与蒋玉菡互换腰巾的事只有薛蟠和袭人知道,忠顺王府怎会知晓

忠顺王府的长史官去贾府打探琪官的下落,加上金钏儿之死,导致了宝玉被笞挞这场牵动贾府上下的大事件。

那么宝玉和蒋玉菡互换汗巾,忠顺王爷是怎么知道的呢?

宝玉和蒋玉菡互换汗巾的事儿,并非只有薛蟠和袭人知道,还有一个重要人物知道,这个人就是当日设宴请他们的主人冯紫英,但是当时大家只怀疑薛蟠。

焙茗道:“那琪官的事,多半是薛大爷素日吃醋,没法儿出气,不知在外头唆挑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火。那金钏儿的事是三爷说的,我也是听见老爷的人说的。”袭人听了这两件事都对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

此后,袭人又把这些话转述给宝钗。从这段叙述中我们可以明白个大概了,但这些都是“据说”,没有真凭实据。因为后边宝钗说给薛蟠时,他立刻急了,赌身发誓这事儿不是他透露出去的。薛蟠随后的话也可以证实,这事儿真不是他干的。那么究竟是是谁透露的呢?就只有冯紫英了。

虽然书中没有交代是冯紫英所为,但是从他的为人以及对贾府的态度变化来看,确定是他无疑。这其中的依据有二:

一是冯紫英的性格及为人处世风格

对于冯紫英,书中着墨不多,并没有正面描写其人如何,但我们仍能从几个侧面窥探一二。如:

说犹未了,只见冯紫英一路说笑,已进来了。

冯紫英笑道:“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了再不怄气,如何又挥拳?

“这一次,大不幸之中又大幸。”

“只是今儿有一件大大要紧的事,回去还要见家父面回”

“拿大杯来,我领两杯就是了。”……薛蟠执壶,宝玉把盏,斟了两大海。那冯紫英站着,一气而尽。

只这些文字,冯紫英这位贵族公子哥所具有的英侠豪气和惯于游走上层社会的练达跃然纸上,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不难怀疑这么一个既具英侠之气,又有点诡谲的纨绔子弟,告密忠顺王爷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

二是冯紫英在贾府和王府之间的选择,他自然会选择更具实力的王府

冯紫英能与忠顺王府的戏子交好,说明他与忠顺王府的交往不同一般,而不像贾府“素日并不和忠顺府来往”。恰恰就是贾府与忠顺王府的不睦,才有了让冯紫英选择的理由。他既能在贾府清虚观打醮时第一时间去献礼,就更有可能通过其它方式去讨好忠顺王爷。可见冯家在上流社会中惯于左右逢圆,见风使舵,混得顺风顺水。他知道谁会给他带来更大利益,所以他极有可能为讨好忠顺王府而出卖贾家。

作者在写这个故事情节的时候,肯定是有现实生活中的原型为素材,把这个素材写进小说中,然后借助这个情节反过来再揭露社会现实。至于映射的是宫廷内斗还是势力集团的派系斗争,红学家们也是各执一词。

《红楼梦》蒋玉菡的红汗巾子为什么又叫茜香罗

“红”字在《红楼梦》的份量极其重要。

茜字,是多年生一种植物,红色,可以做染料。

在《红楼梦》中,有关重要的物品,几乎都是红色的。可见作者对“红”字别有一番意味。有人说,脂砚斋评语中点明“绛珠”绛字就是红色,表示血泪。假若“红”字真的仅代表血泪,在字里行间早已体会到作者的用意。问题是,“红”字暗有所指,作者又不便明说,由读者自己去体会。

“悼红轩”已经非常明显说明,作者悼念的是与“红”色有关的人事,而不是悼念“血泪”。尤其是脂砚斋评“绛珠仙子”时,说的几句话,让你不得不考虑,其实“红”不只是指“血泪”。

脂砚斋评:妙!所谓三生石上旧精魂也。有绛珠草一株。点“红”字。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

绛不是降吗?珠不是朱?难得没有一点关联吗?旧精魂,不是旧朝那些英魂?“悼红轩”不是悼念,怀念有关红色的吗?作者在写《红楼梦》时,一定把延绵百年的时间压缩了,不能改变的应该是作者的汉族身份。若能有证据证明作者是汉族人,就明白“绛珠仙草“的用意了。若作者是满族人,那么“绛珠”“悼红轩”、贾王薛史(家亡血史),就是关于太子、玉玺之争了。

不管真实的背景是什么真相,贾府的败落都是政治牺牲品。即便贾府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只能穷困,而不是被抄家。之所以被抄家,就是犯了政治性错误。

有了以上思路的解释,红汗巾子为什么叫茜香罗,就好解释了。

其原因应是以下几个方面:

蒋玉菡与贾宝玉第一次相见,两个人都暗生情愫,然后互换礼物,以表心意。

蒋玉菡道:

“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若是别人,我断不肯相赠。二爷请把自己系的解下来,给我系着。”

贾宝玉听后喜不自胜,赶紧解下自己松花汗巾,递给蒋玉菡,把蒋玉菡的汗巾,自己系上。事实上,贾宝玉真的在乎这份友情吗?没有,回到家后贾宝玉就趁袭人睡着,把这条汉巾子系袭人腰上。

有茜香国女国王吗?没有,这个国家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作者幻想中有一个国家,国王是女人,国家的名字都带有红色的意思。香,就是想象中的一个国家。同时暗示,女性地位不再这么低下、卑微。

蒋玉菡赠送贾宝玉茜香罗汗巾子,这个小细节有好几个信息:

  1. 暗示贾宝玉看起来很在乎蒋玉菡,根本不大在乎,所以回到家就把蒋玉菡好心送给他的礼物随便送人。看看贾宝玉怎么珍藏林黛玉送给他的礼物,一对比就知道了。对礼物的珍重,在小说中多处可以看到,都表明了各自的态度。比如林黛玉不屑鹡鸰串,薛宝钗珍重红麝串,都这个意思。

  2. 蒋玉菡与袭人因这条汗巾,才明白两个人姻缘命定,作者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增加了小说的悬念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3. 暗示送贾宝玉鹡鸰手串和蒋玉菡汗巾子的北静王爷,无时无刻不在笼络人心,说明王爷与皇上是对立者。
  4. 贾府站队站在北静王一队,注定被打击。
  5. 按谐音字,茜字的意思是大红色,这个无需解释,茜字是不是通欠字,也就是亏欠的意思。茜香国女国王进贡给皇上的贡品,说明没有这个国家。暗示欠梦想中的一个国家。

总之,离开文本的解读都是胡说八道。这一篇小文发出来,也算笔者胡说八道吧。由于手中没有其他证据,只有《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看到脂砚斋密密麻麻的一字一句的解释,觉得作者写的社会背景没那么简单,一定牵扯当时改朝换代的因素。

《红楼梦》中,袭人最后为什么嫁给了蒋玉菡

袭人是宝玉身边的首席丫鬟,本来服侍贾母,因为贾母喜她“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由此可知,袭人是非常本分忠诚的丫鬟,曹公用一个“贤”字评价袭人,恰如其分。

根据袭人判词和曹公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暗示,我们知道,袭人最终并没有留在宝玉身边,而是嫁给了优伶蒋玉菡。曾经“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的贤袭人,为何会在最后离开宝玉嫁给了蒋玉菡?

我在之前的文中已有过分析,袭人最后离开宝玉嫁给蒋玉菡,有几种可能,其一是她吐血旧疾被发现,命不久矣,难以作为宝玉姨娘;其二是宝玉奶妈李嬷嬷向王夫人告密,王夫人认清了袭人的真面目。

以上两种可能,不管哪一个原因,王夫人都不可能让袭人再留在宝玉身边,只能自食“我自然不亏待你”的承诺,将袭人发嫁,变相赶出贾府。

还有人认为,袭人在贾府败落后,觉得在宝玉身边不会有好日子了,于是背弃了“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了。”的誓言,选择做一个忘恩负义之人,因此抛弃了难中的宝玉,嫁给了蒋玉菡。

这种说法太离谱了,因为袭人在曹公的笔下,并不是这样的女子,她虽然在钗黛之间很明显地“抑黛杨钗”,但在服侍宝玉这件事上,她是无比忠诚的。

即便没有贾母和王夫人震慑,早早就把自己的身子给了宝玉的袭人,其实从一开始服侍宝玉时起,这一生就没打算离开宝玉。所以,如果不是出于无奈,或者难言的苦衷,她是不可能主动离开宝玉的。

除了以上的几种可能,袭人离开宝玉嫁给蒋玉菡,还存不存在别的可能呢?既然是未解之谜,自然有诸多可能,还有一种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可能。

我们先来看关于袭人离开宝玉的一些脂批,第二十回,元春省亲回宫后,宝玉给麝月篦头与晴雯吵嘴一段,庚辰本有一段关于袭人的批语:

……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袭人虽去实未去也。……

从这段批语里我们可以得出三个重要信息,第一,袭人的离开跟宝钗和宝玉都没有关系,即袭人不是她们赶走的;第二,袭人出嫁应该是在宝玉、宝钗成婚之后不久,她不大可能在宝玉宝钗结婚前离开;第三,袭人离开不是其主观意愿,从其语气看得出显然出于无奈,不想离开,但又不得不离开。

如果我们排除一开始提到的王夫人食言,在宝玉宝钗成婚后,因为自身对赵姨娘的忌惮,而选择不为宝玉纳妾,因此将袭人发嫁的可能,还有一种可能值得我们注意。

宝玉宝钗成婚之时,贾府应该已经没落,或处于没落的边缘,正是水深火热、大厦将倾之时,而宝玉宝钗的成婚,也不排除以此拯救贾府的目的,但此时的贾府已摇摇欲坠,无法拯救,况且四大家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时的薛家,应该也好不到哪去。

我们知道,蒋玉菡虽然是优伶,但他却是个有通天本领的人物,交游甚广,除了站在贾府这边的北静王、神武将军之子冯紫英是其座上宾,更重要的是,他还是跟贾府素无往来的忠顺亲王跟前的红人,这样的身份,对当时的贾府来说,也许是可以尝试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蒋玉菡与宝玉关系极好,他跟宝玉第一次见面,就知道了袭人的名字,那么在贾府处于没落边缘时,蒋玉菡自然不会袖手旁观。这时候的贾府,已然处在家亡人散的关口,袭人有没有可能和蒋玉菡见面呢?我想应该是有的,因为这才符合曹公最初设定的伏线,即袭人最后嫁给蒋玉菡。

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袭人为了报答贾母、王夫人,为了保护宝玉,以嫁给蒋玉菡作为筹码,让蒋玉菡为拯救贾府出力,因为贾府覆灭一定跟忠顺亲王有关,而蒋玉菡是唯一能说得上话,又甘愿冒险帮助贾府的人。

当然,以蒋玉菡之为人,以袭人在宝玉身边的身份,他应该不会乘人之危,但也不排除,万花丛中过的他,一眼就看上了袭人……当袭人说出卖身救主之时,他含混应了,等到事情了解,袭人执意要兑现诺言,于是二人最终成其夫妇。

宝玉宝钗因为蒋玉菡的帮助,得以脱险,袭人也信守诺言,自愿嫁给蒋玉菡,二人结为夫妇。蒋玉菡因为帮了贾府,可能因此惹恼了忠顺亲王,于是忠顺亲王顾念旧情,徇了一点私情之后,就疏远了蒋玉菡,这样他就跟袭人过起了清贫的生活。

此时刚刚脱险的宝玉宝钗夫妇,全家被抄家,所有财物全部入官,两人无所依附,于是蒋玉菡和袭人,又承担起了供养宝玉宝钗夫妇的义务,这也是二十八回一开头脂批中说到的“茜香罗、红麝串写于一回,盖琪官虽系优人,后回与袭人供奉玉兄宝卿得同终始者,非泛泛之文也。”

由此可知,袭人离开宝玉嫁给蒋玉菡,看似是袭人背信弃义,其实她全是出于保护宝玉的无奈之举,且在嫁给蒋玉菡之后,还跟蒋玉菡一起,一如既往地侍奉宝玉宝钗夫妇,这也不枉了她的贤人之名。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有谁知道红楼梦中袭人嫁给蒋玉菡是多大年纪

花袭人和晴雯一样是属于宫女级或贵嫔级的女孩,大致年龄应该是在十二岁至十八岁之间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