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步青是什么时候去世的?《百年巨匠—苏步青》平阳开机,导演为何称拍摄是“难题”_福建省_巨匠_苏步青

本文目录

  • 苏步青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 《百年巨匠—苏步青》平阳开机,导演为何称拍摄是“难题”
  • 哪些福建省的数学老师获得过“苏步青数学教育奖”
  • 求苏步青简介及成就

苏步青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苏�i青出生日期【1902年9月23日】去世日期【2003年3月17日】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男,汉族,原名苏尚龙,浙江省平阳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杰出的数学家,被誉为数学之王,与棋王谢侠逊、新闻王马星野并称“平阳三王”。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他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高维空间共轭理论、几何外型设计、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复旦大学校长等职。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003年3月17日16时45分13秒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百年巨匠—苏步青》平阳开机,导演为何称拍摄是“难题”

5月27日上午,《百年巨匠——苏步青》开机仪式在平阳腾蛟镇的苏步青励志纪念馆举行。

据悉,《百年巨匠》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全方位拍摄制作关于20世纪文学艺术领域杰出代表的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该纪录片第一季聚焦20世纪中国文艺领域的画坛巨匠、艺苑大师、文坛泰斗,完成了43个人物的拍摄工作,概括了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精髓;《百年巨匠》第二季,以建筑篇为肇始,从文学艺术领域拓展到教育、科技、中医、国学等更多的领域。

《百年巨匠》总监制赵捷表示,《百年巨匠——苏步青》既是教育篇的开篇之作,又是《百年巨匠》拓展领域跨出的特别有意义的一步。“我们将以先生百年的生命历程为线索,发掘纪录中国厚重的历史纵深,讲述近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发展历史。”

《百年巨匠-苏步青》总导演李黎

开机仪式现场,《百年巨匠-苏步青》总导演李黎与大家分享了该片的创作思路。他坦言:“拍摄这位大家,也是一道难题。”。

在他看来,苏步青先生以百年的人生,非凡的天赋和智慧,在数学的巅峰上成为巨匠。但这位巨匠也曾就是我们平阳腾蛟镇的一个牧童。“他的生平,也曾是加减乘除这么简单,他的心路中,会不会也有解不了的方程。”他表示,本片将以苏步青一生致力的数学领域为座落,将其生命中的重要节点为切入视角,以缜密严谨的逻辑串接历史。力求人物形象主干清晰,枝叶鲜活。不囿于人物传记的拘泥,用全文化的手段使本片在结构上最大程度的丰满和极具内涵。“寻访、感受、呈现”作为本片风格的依据。化说 教为故事,化学术为知识,化笼统为细节。本片对苏步青的呈现要使观众"见其人,闻其声,知其事"。

在《百年巨匠》播出的同时,《百年巨匠》丛书也同步发行。该丛书连续三年被教育部、原文化部、财政部推荐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教材。开机仪式现场,《百年巨匠》摄制组向温州市图书馆、平阳县教育局、平阳县图书馆、苏步青中学、腾带村文化礼堂等单位捐赠《百年巨匠》图书及影像作品。

苏步青(1902—2003),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作为杰出的数学家,他是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创立了国际公认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学派;作为具有崇高师德的教育家,他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十分注重教书育人,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数学人才。

哪些福建省的数学老师获得过“苏步青数学教育奖”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杰出的数学家,被誉为数学之王。

“苏步青数学教育奖”是在国家教育部的支持下设立的国内第一个奖励从事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奖项,也是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界最高奖,至今已评选出十一届。

含金量如此高,那么在过去的十一届,福建省中学数学界到底有哪些名师获得过此奖项呢?小编整理如下——

第二届(1994年):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数学教研组(团体奖)

王永 福建省教委普教室 (个人奖)

张远南 福建省南平市教师进修学校(个人奖)

第三届(1996年):

福州第一中学数学教研组(团体奖)

林元密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个人奖)

第四届(1999年):

任勇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一等奖)

肖学平 福建省武平第二中学(二等奖)

第五届(2001年):

蒋宗尧 福建省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二等奖)

李必成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二等奖)

第六届(2003年):

叶青柏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一中(一等奖)

第七届(2005年):

许远望 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二等奖)

第八届(2008年):

林风 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二等奖)

周 灵(女) 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二等奖)

第九届(2011年):

郑一平 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二等奖)

陈中峰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二等奖)

江 泽 福建师大附中(二等奖)

第十届(2014年):

王欣 福州一中(二等奖)

第十一届(2016年):

林少安 福建省南安一中(二等奖)

童其林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城关中学(二等奖)

(备注:以上获奖老师的所在单位,以他(她)获奖当年的工作单位为准。“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从第四届开始不再设团体奖。)

(海峡网 李牧晨)

求苏步青简介及成就

苏步青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微分几何。1872年,德国数学家F.克莱因(Klein)提出了著名的“爱尔兰根计划书”,在其中总结了当时几何学发展的情况,认为每一种几何学都联系一种变换群,每种几何学所研究的内容就是在这些变换群下的不变性质。除了欧氏空间运动群之外,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有仿射变换群和射影变换群。因而,在19世纪末期和本世纪的最初三四十年中,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都得到很迅速的发展。苏步青的大部分研究工作是属于这个方向的。此外,他还致力于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的研究。一共发表了156篇学术论文,并有专著和教材十多部。他的不少成果已被许多国家的数学家大量引用或作为重要的内容被写进他们的专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