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属于书法吗?楷书是怎么演变出来的_楷书_行书_书法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楷书 楷书 行书 书法

本文目录

  • 楷书属于书法吗
  • 楷书是怎么演变出来的
  • 都说楷书是基础,要想写行书一定得从楷书练起,这话对吗
  • 楷书和行书区别
  • 楷书共几种体及字例
  • 硬笔楷书原来是庞中华的天下,为什么近来却被司马彦霸占
  • 赵孟頫的楷书值得长期学习吗
  • 想学赵孟頫的楷书,从哪个字帖入手比较好
  • 硬笔楷书,还是觉得庞中华老师的更好些,你怎么看
  • 如何练习赵孟頫的楷书

楷书属于书法吗

题主提出这个问题,是否对书法的理解略显偏颇?

所谓书法,就是汉字书写方法。把单字写好,需要研究字的结体即字法;把笔画写的有质量,需要学习用笔之法即笔法;把一组汉字写的有变化,还要注意用墨即墨法;把一幅书法写出节奏与气韵,更要把握篇章布局即章法。

楷书法度严谨,每一字每一行每一幅都很讲究字法、笔法、墨法与章法,所以说楷书毫无疑问是书法,而且是最具艺术魅力的书法!

楷书是怎么演变出来的

谢谢悟空邀请!自唐以来,楷书是应用范围最广,使用历史较长的书体,那么它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楷书是由隶书简化演变而来,初期的楷书有浓重隶书意味,结体略宽,横画长竖画短。起笔改为侧入或顺势起笔,撇画的起收也作简省手法。其特点如清朝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后来字形由扁变方,笔画由一波三折变成横平竖直。有了点、长撇、短撇、直钩等笔画。

楷书大字之祖《瘗鹤铭》赏析:

用笔圆润,字形端庄灵动,开张畅达,雍容大气,高雅脱俗,精美绝伦。笔法由隶至楷。

北宋书法家黄山谷的书法风格形成,多得力于此碑。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评价:“此铭古拙奇峭,雄伟飞逸,固书家之雄。″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下图为《瘗鹤铭》局部。)

都说楷书是基础,要想写行书一定得从楷书练起,这话对吗

“草出于章,行出于真,虽曰行书,各有定体,纵复晋代诸贤,亦不相远。《兰亭记》及右军诸帖第一,谢安石、大令诸帖次之,颜、柳、苏、米,亦后世之可观者。大要以笔老为贵,少有失误,亦可辉映。所贵乎秾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必须博学,可以兼通。″一一姜夔《续书谱》。

楷书是行书结构的骨架,是行书的根基,练习楷书可以正骨力,正结构。提高功力。增强对法度的认知。才能下笔有源,结字有法可依。学行书不仅要学楷书,其它书法须博学。取篆隶的古拙,草书的纵笔快意,风神洒落。楷书的筋骨老健。其行书才有内涵,有功力。

有一位老师对我说,他练了三年行书,是写得龙飞凤舞,但缺骨力,结构有欠缺,后来又回头从楷书学起,才有了很大进步。

楷书的用笔方法:

一,提笔和顿笔指笔锋运行中的提按动作,提笔轻而笔画细。按笔重而笔画粗。刘熙载说:“书家于提按二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须飞提,用笔轻处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

二,疾与涩。在行笔过程中,不是均速运动。是有快慢节奏的,行笔较快的为疾,行笔较慢的为涩。不同的书体,有不同的节奏变化,不同的风格,因人而异也为不同的快慢节奏变化,有的创作书写较快、有的创作书写较慢,灵活应用。

三,转笔和折笔。在运笔过程中,笔画方向变化,就有转笔和折笔出现,转为圆笔,折为方笔。在楷书中,折笔应用较多,在行书或草书中,转笔应用较多。

(上图为欧阳询书《黄帝阴符经》小楷,纸本,尺寸26.46厘米x7o厘米。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楷书和行书区别

楷书和行书是有区别的。所谓楷书,又叫做真书,是把隶书点画的波磔(zhe)改为平直,把形体的扁平变为方正,这样点画清楚,结体端正,既便于书写,又易于辨认,所以楷书一经形成,字体便长期保持稳定,一直沿用至今。在漫长的中国书法史上,群星璀璨,涌现出许多楷书大家,三国时期的钟繇被称为楷书之祖。此外还有比较著名的四大家,欧阳询(欧楷),颜真卿(颜楷),柳公权(柳楷),以及元朝的赵孟頫(赵楷)。所有这些楷书大家为我国书法普及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除楷书外,又在楷书基础上产生了行书,行书简化楷书的点画,又兼带草书联绵笔势,既不象楷书那么工整,又不象草书那么潦草,既比楷书易写,又比草书易认,最切合实用,因此它和楷书一样通行至今。天下第一行书当属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总之,楷书易写易认,是学习书法的基础。行书比较实用,是平时工作学习的实用书体。

楷书共几种体及字例

谢邀

楷书字体有很多种,很多书法家在书法有很大的造诣,书写的字体也可以成为一体。如果这样来判定的话,那么楷书的字体种类就有很多很多种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析一下楷书的字体种类。

目前我们常说的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他们四位算是唐楷的代表人物(赵孟頫唐末宋初),大多数笔画中还能看到隶书的笔意。

关于楷书字体,比较公认的是楷书四大家,当然还有很多书法家:智永,褚遂良,赵佶(瘦金体)欧阳通等等,还有很多现代的书法家,启功,于右任等等。

但是从字体的大小上分辨的话,有榜书字体,大楷,中楷,小楷,簪花小楷。比如文征明写的小楷就特别好。

要是从楷书的定义上来说:魏碑也算是楷书,魏碑的书家也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了。下面用配图给大家看一下:

硬笔楷书原来是庞中华的天下,为什么近来却被司马彦霸占

中华文化文字书法源远流长,软笔书法大家叠起,派别各异,其形态特色独树一帜,异彩纷呈,且各有借鉴,展现中华文字之美;硬笔书法也是如此,不存在谁压倒谁的问题,更不存在霸占,而是各美其美,互为借鉴,共展文字之美,其根都在中华文字之美。

赵孟頫的楷书值得长期学习吗

《抱歉书法不太懂,最爱是诗歌》

金盘神功运,骄阳急飞巡;

奋越阔黑境,力散滔滔云;

击溃愣迷烟,惊退雾大军;

雄躯东方现,灿烂耀无伦;

万丈绚豪光,瞬散亿万吨……

何能勇如斯,炽热恒神魂?

爱她靓红尘,情意浩荡纯;

火般剧烧猛,竟合神功运;

无尽真气生,筋脉转绕循;

自此秀神俊,身颜术艺均。

《清风吹》

仿如脱缰小马骓,清风欢快荡舞吹;

一年虽有四季长,心却唯夏喜爱最;

春是太忙四跑奔,缤纷染色山与水;

秋则常让己心碎,因会解落叶堆堆;

冬时冰娘太野蛮,常迫己为她跑腿……

唯夏己是逍遥甚,长长假日伴己随;

天南地北任歌醉,日夜耍玩不须归;

并还乐得好名声,凉爽技艺被热追……

一张一弛文武道,且悦拥抱夏光辉!

《灯爱》

阳落归家跑,黑喜抢地头;

灯怒烈绚照,灭漆退暗幽;

红尘的欢笑,明亮的眼眸;

心之所系纠,生之所追求;

为其亮一秒,愿倾光所有。

《万家灯火》

缀点夜幕照明家,灯燃绚丽灼火热;

为爱倾献色光华,乐此不疲情心阙。

想学赵孟頫的楷书,从哪个字帖入手比较好

米尼爱写字这位朋友邀请我回答:“想学赵孟頫的楷书,从哪个字帖入手比较好?”,非常感谢你给我这个学习的机会。

我主张学赵孟頫楷书从《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入手较好,理由是此帖质朴平实,既有柳字架构,又有颜字的笔意,还兼具魏碑的厚重。其次,我也比较推重从《仇公墓碑铭》入手,此碑比较自然朴实,整体气象比较大气。

如果你想练完楷书很快上手写行书的话,也可以直接从《止斋记》入手,因为些帖楷书带有明显的行书笔意,写完此帖过渡到行书很容易。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临《妙严寺记》、《胆巴碑》、《杭州福神观记》中的任一碑帖都是不错的选择。

以往人们一谈到学习楷书,都是非柳即颜,因为“颜筋柳骨”一说也根深蒂固。实际上赵孟頫的楷书成就非常高,而且能突破前人的藩篱自创“赵体”是有相当大的胆识和实力的。

此外我还有一个想法,如果你想系统地学习一下书法,我建议你可在写赵孟頫楷书之前可以先接触一下隶书,比如可以先临一下隶书的《乙瑛碑》等,然后再临习楷书会更好些,你不妨一试。

以上仅是我一己之见,供参考,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栏发表评论。

以上是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以上是赵孟頫 《仇公墓碑铭》

以上是赵孟頫《妙严寺记》

以上是赵孟頫《胆巴碑》

以上是赵孟頫《杭州福神观记》

以上是赵孟頫《止斋记》

硬笔楷书,还是觉得庞中华老师的更好些,你怎么看

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一个表哥说我写的字不好,于是就决定练字,最先买到的就是庞中华的字帖。小时候也从电视上看过庞老师的教学视频。那是正是庞老师的字大行其道的时候。

练过一段时间后,感到进步很快。因为那时曾经收益且欣赏水平低,还是蛮感激庞老师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慢慢发现了庞老师的书法弊端。一是千篇一律,字的变化很少,而变化正是书法的精髓。二是过于强调笔画的波折且结构太死板,而庞老师的起笔并不好。三是五体中楷书和魏碑的区分实在太搞笑,似乎把楷书写扁了就是魏碑,而行书也不够灵活。

总体来看,庞老师的书法厚重有余,灵动不足,变化全无。如果仅想把字写好,不妨学习一下。如果想形成自己的面貌,则庞老师的字绝不可学,因为一旦学进去,很难跳出来。

这就是我的一点体会。

如何练习赵孟頫的楷书

我也是正在临习赵孟頫的楷书字帖,可以提供一点建议。

首先,选择赵孟頫的楷书,应该也是对赵孟頫的楷书造诣比较认可。

赵孟頫善常所有的书法五体,包括篆、隶、真、行、草书诸体,尤以楷著称于世。其楷书又有行书的书意,其楷书书风遒劲秀美,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并独创了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体”,他的楷书作品主要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胆巴碑》《寿春堂记》《道德经》等。

赵孟頫的楷书讲究笔法与字形,此二者之书意,在赵体楷书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笔力娴熟而精彩,绝非一日之功可以学之。

首先,需要多看多读原帖,熟悉其笔法细腻、遒美,并多有方笔的特点,因此,读帖是必须的。

其次,多多进行对临练习,此所谓熟能生巧,滴水穿石,只有多对照练习临帖,才能达到手心一致的境界。

第三,赵体楷书可以先通临几遍后,再逐步选择精临,逐一分析解决难写的字,这就是各个击破的方法。

最后,就是背临了。丢开帖子可以做的如入无人之境,就是你学赵体的楷书的一种至高境界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