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古时期?中国中古时期大概是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啊_中古_上古_中古史

什么是中古时期

中古时期是历史学名词,专指世界范围内5~15世纪末的历史,当时的世界是划分为地区的世界,以自然经济为主,世界还没有联为一体,所以世界中古史是按照若干文明地区(西欧罗马天主教文明区,东欧希腊正教文明区,西亚北非阿拉伯-伊斯兰教文明区,南亚、东南亚佛教印度教文明区,东亚儒学文明区)在历史学上分别表述的,同时中古时期是信仰的时代,故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儒教等宗教的社会政治作用和不同特点决定了当时世界的特点是划分为相应的宗教文化圈。在世界史概念里,中古史也可以称为中世纪历史,我们所说的西方的"中世纪"一概念就是从此而来.一般世界历史的中世纪概念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土耳其灭亡东罗马帝国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而中国则相对应的是南北朝到明朝这一段时间的历史.

中国中古时期大概是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啊

中国中古时期是从秦汉至清。上古时期是从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时期,上古和中古史的划分是以秦皇朝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就是满清皇朝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目前史学界没有“下古”的概念。至于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线,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据目前最高史学权威《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22卷本),上古和中古史的划分是以秦皇朝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就是满清皇朝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第二种说法,是采用欧洲历史的学说,世界上古史是世界范围内的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而欧洲的奴隶制衰亡是以公元476年为标志的。故此,第二种说法是公元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后是中古史。由于我国对上古、中古的划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划分问题,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所以,暂时,我们就以《中国通史》为准了。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上推到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开端——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1989年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出版,避开了古史分期问题,代之以时间意义的“上古时代”、“中古时代”。白寿彝在题记中说:“从历史发展顺序上看,这约略相当于一般历史著述中所说的奴隶制时代。但在这个时代,奴隶制并不是唯一的社会形态。我们用‘上古时代’的提法,可能更妥当些。换言之,可以简单归纳为:远古时代:五帝;上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古时代:秦汉至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