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人喝茶要打出点出泡沫,泡沫到底指的是什么?看了《梦华录》,想不想了解普洱茶斗茶_宋代_茶汤_建安

本文目录

  • 宋代人喝茶要打出点出泡沫,泡沫到底指的是什么
  • 看了《梦华录》,想不想了解普洱茶斗茶
  • 宋代的“斗茶”是怎么个斗法
  • 古代斗茶如何“斗”怎样分出胜负

宋代人喝茶要打出点出泡沫,泡沫到底指的是什么

宋代人喝茶要打出点泡沫,这个泡沫也叫汤花,是茶的精华。

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好意思,本人是有茶艺师证的人哈,所以在高级茶艺师的学习过程中刚好学过唐煎宋点,而且这一块可是重点啊。

中国历史上本来就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所以宋朝的饮茶方法在唐代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宋徽宗赵佶的书《大观茶论》在茶文化上有一定的地位,这个知识点基本上在每次茶艺考试的时候都是必考题哈。

宋代因为皇帝就喜欢茶,所以从皇帝以下的达官贵人,老百姓们都喜欢饮茶,风行评比调茶技术和茶之优劣的斗茶,也称茗战。

斗茶既为斗,就一定要决出胜负。决定胜负的因素有二,一是汤色,二是汤花。最后综合评定茶的香、色、味。

汤色就是茶汤的颜色,当然茶汤以纯白如乳为最好。汤花呢就是汤面泛起的泡沫,汤花的色泽和汤色的颜色要求是一致的,都是乳白为好。

宋代的茶,一般是福建建安所产的白茶,斗茶所用的茶盏以福建建安产的兔毫盏为最佳,水也有讲究,泉水最好。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所以,好茶好水好茶器,才有好的心情品茶和斗茶。

斗茶时用茶筅击打茶汤,快速击打,我们在实习操作的时候,一般动作跟写英文字母w差不多,不能用茶筅转,转的话很难打出汤花,水平高的话可以在汤花上击打成画或者文字,就跟有人喝咖啡时咖啡上的图案差不多,非常的奇妙,不过,确实很难,这个就叫做茶百戏,现在已失传,我们只能从古代文献记载当中感受这种高超的技艺了。

我们国家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正确的喝茶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大有益处,所以希望朋友们多了解茶知识,使我们的茶文化发扬光大。

看了《梦华录》,想不想了解普洱茶斗茶

《梦华录》中的斗茶情节,再现了宋代点茶艺术的精髓。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可以说宋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天花板,特别是风雅、考究、招式繁多的点茶技艺,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论是创制茶道的日本,还是科技牛叉的西方,只能够望其项背,宋以后的古人难以企及,今人更是顶礼膜拜!

宋代点茶,用的是团茶,也就是紧压茶,和我们现在喝的普洱茶有些类似,但原料、工艺、冲泡、品质完全是两回事,名贵的器具,繁琐的流程、奢华的场面,好想穿越回去,做个吃瓜的看客也甘心啊!

可惜盛极而衰,对精通点茶的宋徽宗太过于沉迷精制生活,最终玩物丧志,甚至玩丢了江山。

再现历史上的传统茶文化,是今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普洱茶可以搞品茶、斗茶甚至点茶,但我辈也不应一味模仿和宣扬,玩归玩,正事还是要做的,传统文化要传扬,精简生活也要提倡,斗茶可学宋徽宗,治国还需学学雍正!

宋代的“斗茶”是怎么个斗法

宋代的“斗茶”,史称“建安斗试”。

蔡襄《茶录》:“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

斗茶是一种劳动文化,如范仲淹《斗茶歌》:”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在当时实验条件下,是作为茶叶感官审评方法来流传的,当今在武夷山脉的茶农,盛行斗茶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古代斗茶如何“斗”怎样分出胜负

感谢邀请。我是征哥哥视觉,一位专注于文化领域的头条创作者。

一说到斗,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比赛吧,比如斗鸡斗牛等,那么什么是斗茶呢?斗茶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茗茶比赛,来确定茶叶的好坏高低,是古时候文人雅士之间的一种休闲雅玩活动,具有强烈的比赛色彩以及趣味性和挑战性。

如何斗茶呢?在古代,斗茶既可以两个人斗,也可以是三五人或十来人的团体竞赛。而斗茶的场所一般是在专门的茶楼茶叶店,或者是在专门的斗茶场所。它的比赛规矩很简单,就是大家将各自的茶叶分别煎煮,然后共同轮流品尝,各自进行评价,以此判断茶品的优劣。

斗茶优劣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标准也很简单,就是看汤色和水痕。什么样的汤色好呢?越白越好!如果出现清白、灰白或者黄白等杂色,就说明茶的制作工艺不到位,或者是茶叶的鲜嫩度不够。在古代,采茶一般是五更即起,辰时即归。换句话说就是在太阳升起来之后就不要采摘了。采的茶叶也要分为小芽、中芽、紫芽等,进行区分和挑拣,之后才能够进行蒸青压榨和造茶等工序。如果茶汤偏青或者是偏灰的话,说明在蒸青的时候火候把控不当;如果是茶汤偏黄,说明采摘时间不对;如果是茶汤偏红,说明后期烘焙的时间把握不好。因此,颜色是越鲜白越好,如果出现了其他杂色,那就注定斗茶会失败。

如何依据水痕断优劣呢?主要是根据水痕出现的早晚时间,出现的时间越晚越好,越早越差。所谓水痕是因为古代的饼茶是需要调制研磨之后烹煮。如果研磨的时候比较细腻,煎茶时茶汤的出现汤花就比较匀,可以紧紧的咬住茶盏的边缘,久久不散。这就是古代点茶冲泡方法中的“咬盏”,非常的神奇。

这就是古代的斗茶,主要凭借茶汤和水痕来决定斗茶的胜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