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朝三暮四”写一首藏头诗?朝三暮四的女人以后会有什么好下场_猴子_女人_早上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朝三暮四 猴子 女人 早上

本文目录

  • 如何用“朝三暮四”写一首藏头诗
  • 朝三暮四的女人以后会有什么好下场
  • 有人知道“朝三暮四”典故的由来是什么吗
  • 朝三暮四的故事内容和寓意是什么
  • 朝三暮四是什么意思
  • 朝三暮四的朝和暮是什么意思

如何用“朝三暮四”写一首藏头诗

朝?霞万道照碧海,

三?山五岳衬光彩。

暮?归渔舟江边卧,

四?邻邀月把几盏。

朝三暮四的女人以后会有什么好下场

朝三暮四的女人,大家一定会希望这种女人,有着一个凄惨的下场,但是,事实往往不一定会是这样的。

有的女人朝三暮四,其实并不是她的本意,她可能通过这种做法,在为自己牟取某种利益,又或者利用自己的靓丽外表,为家人或者亲朋办某些事,这种朝三暮四,只是外表上的,其实根本就没有本质上的事情发生了,也就是说,这种女人,可能给人的感觉是朝三暮四,实际上她的所作所为,是有分寸的,这种女人很聪明,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为自己为家人谋取利益。这样的女人的结局,基本都是不错的,因为她们在年轻时,就会给自己的今后铺好路,如果真的到了人老珠黄,她们会有坚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你说她们会惨吗?

最惨的就是那种真正朝三暮四的女人,这种女人没有什么心机,她们和那些好色的男人一样,只不过女人叫~花痴。这种女人,年轻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声已经败坏完了,身边的男人,都是贪图一时的快乐,没有哪个男人会和这种女人生活一辈子,而且,这种女人大多都没有什么经济条件,一时的快乐,也会毁了她们的后半生。

你可以看看你身边的女人,这两种女人很多!

有人知道“朝三暮四”典故的由来是什么吗

想当老板,特别是大老板的人,一定要认真读完这个故事。赚大钱了记得给我发红包!

相传有个艺人与一只猴子相依为命,猴子天天在街头表演,博人一笑,观者随意赏些散碎银两,凭此度日。某日收工后,艺人见猴子甚是疲备,心生怜悯,次日早晨便买了些桃子犒劳猴子,为了使猴子吃饱了有力气表演,早上给猴子四只,晚上给三只。刚开始猴子十分欢喜,表演也甚是卖力!可时候一久,猴子不高兴了!它暗自琢磨:“老子早上啥都没做,居然有四只桃子,辛辛苦苦蹦哒了一天,到晚上都越来越来少了,反倒只有三只。”如是乎开始偷奸耍滑起来。这样又过了一阵子,耍猴人明白了猴子的心思,如是改变了给桃子的方式,改成---早上三只,晚上四只,所谓“朝三暮四”。猴子一看合了心意,又开始了卖力的表演。

这个故事本意借猴子的愚蠢,讽刺一些所谓的精明人,在通过一番斤斤计较后,虽然得到了一些利益数字的变化,但总体的既得利益是不变的。自己还沾沾自喜。后经过历史的变迁,朝三暮四渐渐变成了,形容一个人感情不专一的词语。

很多人会说:“猴子毕竟是畜牲,智力低,不会算账,哪个人会像它那么蠢?”其实不然!如果谁真的读懂其中道理,用在招工用人上,则无往不利,事半功倍!比如你现在要招一个工程师,市场价是八仟每月,为了招到人你出价壹万,因为招人时出价较高,每年涨500。这样3年后此人一定不高兴了,一定会消极怠工!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那这个人三年的总成本是多少呢?10000×12+10500×12+11000×12=378000。

我们不妨参考朝三暮时的故事,换一种方式。招人时就按市场价给八仠,然后每半年涨壹仠,这样三年下来总支出是多少呢?8000×6+9000×6+10000×6+11000×6+12000×6+13000×6=378000。结果和上面一样多。但是,你是认为每半年涨壹仟的人工作热情高呢,还是每一年涨500的人热情高?更有甚者,现在很多老板,挖人时往往高出市场价一倍,进来后却三年不涨工资!总支出却高达16000×12×3=576000。这样不要说第三年了,第二年人家就满腹牢骚,早就消极殆工了。这不就是朝三暮四没看懂吗!

人,有些时候不要自负太高,多数时候,你就是那只猴子!

朝三暮四的故事内容和寓意是什么

寓意: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后来人们便用”朝三暮四“来比喻那些反复无常的小人。

朝三暮四出自《庄子齐物论》:

说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因为养的猕猴太多而家财匮乏,于是养猕猴的人就打算限制猕猴的食物。他对猴子说,早上给三个栗子,晚上给四个栗子,猴子大怒,直到他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们听后,认为晚上的栗子增加了,都很满意

扩展资料: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关联的语句和段落,但内容上却有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着,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现出一种似连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需要说明的是,庄子的这种见解是抓住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加以强调,具有片面性。文章中有辩证的观点,也常常陷入形而上学观点之中。但是,在他的论述中常常表现出深刻的思考和智慧。文中涉及很多宇宙观方面和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对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朝三暮四是什么意思

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栗子)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关于朝三暮四的典故: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朝三暮四的朝和暮是什么意思

朝是早上。暮是晚上。 朝三暮四:(古)实质不变,用改换眉目的方法使人上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