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童话魅力!语文童话深度阅读教学专场在坪山举行_深度_学习_童话

6月15日, 坪山区品质课程阳光阅读“亮”课程暨小学语文童话深度阅读教学专场在坪山中心小学举行。该活动由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与语文深度学习联盟联合举办,旨在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深化语文课堂教学变革,提高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素养,深化品质课程阳光阅读“亮”课程建设,探索品质阳光阅读与国家课程深度融合路径,优化阅读课堂教学。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现场

坪山中心小学语文教师赵飞执教《宝葫芦的秘密》一课,以认知领域、人际领域、自我领域三个目标为导向,精心设计“前置学习——整体把握——聚焦特色——创编童话”四个教学模块,由浅层逐步走向深层,培养学生深度思考、合作表达、思辨能力、迁移能力等高阶思维。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现场

具体为: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体验感受童话文本“奇妙”的特点,激发对童话的学习兴趣;通过细读和演绎节选文本,引导学生关注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主人公王葆“天真”“真实”的人物形象,启发学生思考童话如何表现人物真善美;聚焦“奶奶的故事”,发现宝葫芦故事框架,在探讨奇妙、补白奇妙、创编故事的活动中启发学生对“童话的奇妙”这一文本特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出示整本书片段,感悟构思奇妙与育人主题。

展开全文

李敏

随后,各位专家对本课进行了精彩点评。深圳市语文深度学习联盟发起人李敏博士首先以“学得通透,用得出来”概括了童话深度阅读教学的灵魂,强调深度教学的核心在于高阶思维,而高阶思维是在不同童话文本的对比、分析、评价中才能产生,应当链接课内外教学材料,鼓励学生质疑文本,提出自己的独特思考。创编童话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任务,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

王旭信

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旭信认为,学习分为浅表学习和深度学习,常识性教学作为浅表学习,深度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学生的学习由浅表学习转向深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海量的信息关联,对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进行分析、推理,最后形成洞见。

白皛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首都师范大学国学教育学院特聘专家白皛梳理了赵飞老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童话深度阅读教学的观点,即通过童话学习,建构童话的读写经验。随后,他提出了童话教学的三点思考:第一,要从单元的视角看单篇,关注童话故事的开篇,包括主角、发生场景、故事缘起。第二,想象应该是基于生活经验的创意表达,化平凡为神奇。第三,优化人物形象的教法,在多篇文本的阅读、对比、思考中形成判断。

活动现场

当天活动上,坪山中心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邓绍健主任简要介绍了该校近几年来开展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改革历程以及参与“深度学习”研究骨干教师所取得的成绩。

深圳市语文深度学习联盟核心成员以及坪山区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观摩研讨活动。据介绍,此次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童话专场展示活动,通过专家引领赋能,促进了老师们对深度学习的再认识,学校也更加明确了语文深度学习的改革方向。活动也引发了老师们对深度学习的新思考,为他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生机,带来新活力。

【文字】南方+记者 孙颖

【通讯员】刘丰怡

【作者】 孙颖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