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忘年之交”好朋友_总书记_孔夫子_孔子

作家叶仲录近照

回忆我的忘年交朋友

--------作家叶仲录简解小说《监理工程师》中的一个故事

我从开始学会看书到会读小人书到读小说,都对“忘年交”这个词都怀有崇高的敬意。尤其是那个有名的孔夫子拜一个七岁小孩为终生的老师的故事,让我一生都记忆尤新。有关这个孔夫子拜七岁小孩为师这个故事,几千年来被许多人经过文字演化讲得神乎其神。

而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

“一天,孔夫子的教学车队(孔夫子教学开的课程很多,除了学习作文和写诗,还开有弹琴,歌唱,礼仪,骑马,射箭,驾车等课程,而且在前进的路途中应该是边走边教的,所以他的车队当然是并比较大的车队)载着他和他的许多学生经过一个叫纪障城的地方,车队突然停了下来。孔子问在前面驾车的学生是怎麽回事,学生回答道:“老师,你看,前面道路的中间有许多小孩在玩泥巴,我凶了他们,其他的小孩都躲开了,任然还有一个小孩无动于衷很专心地在继续在路中间玩泥巴。”

要知道,古时候的车道都是泥巴土路,路上都是有众多车辆长期来回被两个车轮子压过,成为沟状的“车彻”,车子只能沿着车彻前进。这里有小孩子在在路中间,车队是根本不可以过的。孔子的学生中有人建议把那个小孩子强行赶走,孔子说:“这样不可以,让我去给他谈谈。”

孔子很热请地走进小孩,问道:”这位小哥哥,你今年几岁呀?“小孩子头也不抬地回答道:”“我今年七岁!”孔子问道:”这位小哥哥,你在做什么呀?“小孩子:“我在盖房子呀!”孔子问:“小哥哥真了不起,这么小就会盖房子,我这么大都不会盖房子,你当我老师,教我盖房子,好不好!”小孩子说:“好呀!”孔子说:“老师!请问您的大名叫什么?”“我叫项橐。”孔夫子马上说到:“项橐老师好,我是你的学生孔丘,我们现在就举行拜师之礼吧!。”于是,孔夫子就很尊敬地扶着项橐在孔子的车上举行了拜师礼,并叫学生将孔夫子拜七岁项橐为师的拜师礼的场面画了下来,并将这张拜师的画永远地挂在他的殿堂的墙壁上。“

这样,孔子的教学车队继续前进了,而70岁的老学者拜七岁小孩了为终生老师的佳话成为中国教学史上永远的”忘年之交“的楷模。

展开全文

在宋代,有一个光辉的”忘年交“的美丽的故事被历史永远传颂。说的是,宋代的大诗人苏东坡,被比他大11岁的诗人追为终生的偶像。这个人就是与苏东坡同时代为官的诗人李之仪。李之仪家庭是名门望族,22岁就考取进士及第的大学霸。李之仪比苏东坡大11岁,终生追随苏东坡,称苏东坡是他的老师。当苏东坡在身边时,李之仪就向苏东坡学习写诗相互推敲诗句。当苏东坡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李之仪就倾力相助。当苏东坡被贬外地时,李之仪就不简短地给苏东坡写信诉自己思念之情。李之仪给苏东坡写的著名的诗歌《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中的著名的诗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成为友谊和友情之间光辉的千年典范。

叶仲录长篇悬疑小说《监理工程师》里写了一对更加光辉的“忘年之交”的故事,而且是真实的故事。

故事基本梗概是这样的:一个被企业招来当木工学徒工的20岁不到的年轻下乡知青吴悟敏很崇拜这个总公司的党委书记兼公司总经理骆书记,因为他知道了这个骆书记是延安时期抗日军政大学的最后一批学员,经过伟大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和中国和工业建设的伟大历程之后在接近改革开放之年来管理这个中国央企大的土建企业这些经历之后,他崇敬他,他喜欢他,他希望他将这个伟大的公司经营管理得更加辉煌。

这个不知天高地厚年轻的毛孩子吴悟敏就在工作之余不间断地思考总公司的企业管理问题,不停地为这个总公司写各种各样的“合理化建议”,而这些“合理化建议”写好后都是直接通过骆总书记的私人通讯员直接交给骆总书记,而他自己从来不去面见骆总书记。

而骆总书记接到这些“合理化建议”之后很高兴,他都会召开总公司领导班子会议讨论这些“合理化建议”,尽管“合理化建议”有些落实了有些就搁置起来。而骆总书记开始喜欢对总公司的对公司企业管理十分热心的小年轻。

骆总书记很希望这个年轻来找他面谈,而吴悟敏他一直没有来面见骆书记。

于是,骆总书记从各个方面暗中帮助这个年轻人,但是,这个年轻人没有接受骆总书记的帮助。

就这样,两个相互喜爱的“忘年交”隔空相思和隔空交流20多年。

后来,骆总书记被上级委任新渔市党委书记,在他的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工作上的麻烦。

这时,骆总书记想到了他的“忘年交”好友,小青年吴悟敏,骆书记想通过吴悟敏在帮助自己的同时,可以亲眼见一面吴悟敏。于是在吴悟敏不知情的情况下,设计将吴悟敏安置于新渔市最重要的土建工程里任工程总监理工程师,

最终,吴悟敏圆满地帮助了骆总书记,但是,最终,吴悟敏还是不肯面见他。

庄子在他的著作《庄子,大宗师》里说到:“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一个从感性出发的老者和一个从理性出发的小青年,他们两个好友必定无法“相濡以沫”。

叶仲录长篇悬疑小说《监理工程师》里讲了许多令人费解的社会故事,而这个“忘年之交”的人文和情感的故事又具有另外的意义,需要我们在这本书里的社会故事之外而另外的特别地思考。

下面录取一段长篇小说《监理工程师》作为本文的补充。

骆书记的信

电话通了将近一个小时。吴悟敏正准备整理了自己到新的地方新的工作岗位的东西之后,想换洗下衣服时,想起了自己内衣兜里的那封骆书记的白皮信封。于是赶紧取出来,打开信封。抽出信件一看笔迹,真的是骆书记的亲笔信,于是他急急地看了两遍。

骆书记的信中是这样写的:

小吴:

我猜定你不会来看我,我是懂你的,所以我就准备了这封写给你的信,托王总递给你。

你从18岁来我的公司,给我写了无数封建议书,都是希望我的工作搞得更好一些,我今天在此对你表示感谢。那时候你写的许多建议有点超前,连我这个过来的老红军都看得不大懂。那些很有理论性的建议,我都转到部里的有关部门去了。由此,你受到了部里的重视,他们曾派了一个35人的调查团去了你的家乡,可是,你的父亲的历史问题对你有一些影响,这事至今都对你保密着。

我曾带领你们施工处的领导们去你的宿舍看过你两次,可是却你从来就没有来找过我,你欠我一个礼貌的答复。我在你们的理论组讲演时,我专门坐在最前排的矮小的小木凳子上看着你,听你讲,给你鼓掌,可是你还是没有来看我,你又欠我一个礼貌的答复。那一年我派你去省总工会参加研讨班,给你开了组织介绍信,你没有交那里的支部组织,会以后你又原样退回,也没有来看我,你又欠了我一个礼貌的答复。在我前年从北京的部里下这里来之前,我到你们公司搞重组,我特地将王雨生从外地叫来,要他带你来到我住的宾馆里来见我,可是你在离我十几步远的地方时,你无言地突然转身离去。你那是一个不礼貌的答复。你们的年轻同乡和同事们,他们都天天地来找我,有的要求加入组织,有的要求调换工作,有的要求工农兵上大学的名额等等,我都适当地帮助了他们,可就是你没有来找过我。我不知道你写了那么高水平的那么多的建议书是为了什么。我是装作看不懂你,实际上你是看不懂你自己,是一个被动的生活者。《三国演义》里的三顾茅庐只是一段被作家编篡的小说,而诸葛亮的那些美丽描写,只是一个作者编篡的传说。你不给我伸出手,我无法拉你一起走。好像你的一生都只喜欢写命题作文。

以上这些事情,原则上来说,是你对我的大不敬。但是,我还是喜欢你这样一个纯真而正直的年轻人。这一次我在新渔市挂职搞调研工作,我还是想要你来见我,想得到你的更好的建议。你岳父和我是好朋友,我和他都是戎马一生的人。虽然我和他是两个公司的人,但都在一个厂区里工作,你爱人和你认识都是我和你岳父安排的。你自己看起来觉得象是一场自由恋爱,实际上是一个设计。这一次,我和你岳父,还有你的最喜欢的老师王立胜一起,又合伙设计了你儿子晓龙逃学出走的故事。其实,你儿子他是在一个国家保密工程里搞土建规划设计实习,实习的地点就在新渔市,是国家一级保密工程设计。他比你强,他已经加入组织了,一个月之后,你儿子就会来看你。我和你岳父的意图,是想让你感受现在国家发展的思路,我们不希望你再那样的一成不变。我们这样地做,对你的思维素质也是一个快速地提高。

过去,你是对我的大不敬。这一次,是我对你的大不敬。我们之间的账目,现在看来是已经扯平了。这次你公司解雇你,命令你离开新渔市,是组织集体的的决定,与我无关,其实对你也无所谓,也许对你更有利。三年以后,新渔村开始正式按照规划重建,余主任对我说了,他们一定会请你回来的。

爱你的骆正魁

祝你一切顺利!

(读后请烧毁,切记!)

吴悟敏读完这封亲笔信后,到洗手间的马桶里将这封书信点火烧了,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信里到底向他表达了哪些意思他都没有去想,而对他感到兴趣的是信里所提到的“命题作文”这个词,他微微一笑。

每一个人都是为别人而出生,在别人造就的圈子和条件里生长,在别人组成的环境里左右上下地努力,所有做过的事情,看起来在为自己,其实都是在为别人而奔忙而直到生命的终结。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在做“命题作文”。普通人和不普通的人的区别只在于“命题作文”做得大或者小而已。这时他感到那个老头既可爱又天真。

他觉得那个老头的想法怎么是那样地复杂,好象已经不是自己曾经敬仰的那位老革命人士,也可能是自己的想法永远不会被他们那样的人理解的缘故吧,这是不是代沟的一种呢?吴悟敏感到自己没有他想象得那样复杂。“我为什么要向你要求什么呢?我不要什么就不可以提建议吗?他想得太多了!”吴悟敏觉得那个历经沧桑的老头有点可笑,吴悟敏觉得像骆正魁样的人不应该那样地想事情的,难道他没有读过有名的老三篇吗?。

实际上吴悟敏这时的心情很好,是因为想到自己的儿子有了下落,便轻松地笑了。他笑自己多年培养的儿子,在关键时刻都会出卖自己。

没有想到自己的家人会与他人联合制作套路来圈套自己。

不过,这也是他怪自己甘心情愿地要相信他们,也是自己甘心情愿地跳入他们的全圈套的,他喜欢做“命题作文”,这也怪不得别人。

现在的时代,过于相信自己和过于相信别人的人是都一个思维上的傻子。

吴悟敏他觉得像骆书记这样的一个老人,这是一个当代不可多得的老人。现在他感到自己确实对不起这样的老人。

但是,不管什么事情曾经弯弯曲曲地发生过,这时的特征是什么事情都已经成了过去,那只好自己重新审视自己,正确地慢慢地改变自己,也许自己不可改变,但是,只要自己尽力了就好。

此时,窗外传来谁家的家庭里电视机大声地播放的悠扬而又令人伤感的男高音歌曲,是一曲陕西北地方的名歌信天游曲调的新编《走西口》,歌词是新编的,唱的是一个有出息的男人在离开家乡要外出立志创大业之前时,他的内心里难分难舍而又难留的故事。

因为自己不是为了吃饭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能力的目的来到这个公司,所以,无论是当初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家和现在要突然为什么突然要离开这个公司,都没有什么可惋惜的原因和结果。

【申明:本文不得转载和流转,否则被视为侵权!】

【本文作者申明:欢迎网友用原作者叶仲录以公益的名义传播叶仲录诗歌。凡是在传播时不用原作者叶仲录的名义的行为被视为侵权,凡是用于商业领域必须经得叶仲录本人同意,否则被视为侵权,】

叶仲录。1947年出生于陕西,现退休定居深圳。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目前出版的著作:城市青春诗歌集《都市 爱情密码》,都市女性小说《都市打工妹日记》,青春校园成长诗歌集《老师,您好!》。长篇悬疑小说《监理工程师》。他为分享生活而写作,

欢迎阅读和收藏作家叶仲录出版的著作(在新华书店和网络书店搜索“叶仲录”可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