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顺德杏坛青田村邂逅乡间与艺术_青田_乡村_艺术

3月19日,2023“中国乡村文化活动日”暨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周年活动在顺德杏坛青田村举行。首届青田民艺展、民艺展示空间、青田首个志愿者驿站等项目和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现场。白桦 摄

四大艺术活动齐上演,“青田民艺圩”再升级

生动的泥塑小人、七彩剪纸贴画、巨型竹编鱼灯……在青田艺术区中,首届青田民艺展正展出一批精致、构思巧妙的艺术品。它们均来自民间“素人艺术家”之手。

首届青田民艺展的主题为“天真与经验之歌”。取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诗集之名,寓意民间艺术家如儿童般从天真中积累经验,回归自然质朴。艺术源自民间,展览通过对本土手艺人的深挖,以特邀的形式征集作品,鼓励他们从现实生活和环境中取材,同时积极突破既定的形式,民艺的演绎达到了新的高度。

首届青田民艺展的主题为“天真与经验之歌”,展出一批民间艺术品。白桦 摄

除了新的艺术活动,今年,青田的重要品牌活动“青田民艺圩”将继续举行,并采用“春夏秋冬”的全新专场主题,结合本土手艺及乡村风物,为传统手艺注入创新思维。民艺圩至今已举办5场,在今年1月的迎春专场中更吸引了超过2000名市民前来趁圩。

展开全文

同时,“青田私伙局”也将再度登上青田的舞台。村民在自家门口就能感受非遗的魅力,并接触和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感受艺术的多元与开放。

年轻学生在表演杏坛的国家级非遗“八音锣鼓”。白桦 摄

在青田,不仅能看展、逛圩、观戏,还能与艺术行家们进行一场思想对话。青田启动了“艺赏空间计划”,为各个艺术家和艺术空间提供思想交流、互动的环境,为艺术与乡村机构实地交流提供方便,让更多学术资源汇聚顺德,以当代视角、在乡土现场、与群众一起,深入探索艺术与乡村的多重关系。

艺术和什么最配?答案必定是咖啡。“90后”咖啡师刘嘉瑶是土生土长的青田村民,在广州开咖啡店已经有两年的她,今年决定在青田设置一个手冲咖啡的摊位。“咖啡很符合青田文艺的氛围,尝一杯手冲咖啡,来青田,奔赴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完美邂逅。”她说,近年,青田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到这里研学、看展,咖啡大受欢迎。

刘嘉瑶的咖啡摊位将设在青田的青萌驿站中。据悉,该驿站是青田首个志愿者驿站,坐落在千石长街上,是集村民议事厅、青年工作坊、志愿者服务站等功能于一体的便民志愿服务空间。青萌驿站的建立,不仅将便民服务融入乡村,更是以青年视觉展现乡村生活美学,将进一步发挥青年力量在乡村的汇智共建作用。

推进乡村研学,持续输出“青田范式”

青田是顺德区杏坛镇龙潭村下辖的一个村民小组,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典型的岭南水乡聚落。但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下,青壮劳动力外流,古村正失去活力。2016年3月,榕树头基金会成立,与杏坛镇、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三方共同实施青田乡村复兴计划。

杏坛青田村。白桦 摄

随后,当代艺术家、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渠岩带领团队展开深入的调研、交流和探索,推出“青田范式”。去年4月,“青田范式”作为中国重要的乡村建设实践案例被收录于《中国乡村文化建设发展报告(2018—2021)》蓝皮书中。

自2019年起,榕树头基金会在青田村积极推动研学活动,将“青田范式”、青田乡建的理念和实践转化为研学内容,让青少年在真实可感的乡村现场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关系。至今,已有超过20个乡村研学/实践基地在青田挂牌落地。去年,青田被授予“佛山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顺德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称号。

青田艺术区。白桦 摄

同时,榕树头基金会积极与高校合作开展研学活动,比如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开发了校内课程和青田村风土融合的研学课程。今年,青田乡村研学活动共举办了19场,超过1000人参加。

接下来的4月,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将再次走进青田开展“下乡连环画创作”活动,70多名学生将住进当地民居与民宿,深入体验乡村生活,感受乡村文化。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罗胜京也表示,学校也将在青田设立“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深化校地联动和共建,推动乡建人才的深度培养。

榕树头基金会还将启动研学导师计划,广泛招募及鼓励村民、青少年、本地学生、教师等通过参与培训、实践等活动,成为青田研学导师,壮大研学导师团队,共同促进青田乡村研学的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白桦

【通讯员】杏宣

【作者】 白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