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丽最新长篇小说《金枝(全本)》面世_金枝_全本_女性

不同于《金枝》讲述的单一视角,《金枝(全本)》拓展了叙述角度,通过不同人对同一家族历史的讲述,将家族故事多层次的铺展开来,并以敏锐的笔触深入周语同、周拴妮以及周氏家族几代女性的内心深处,述说着从未被展示的痛苦、挣扎、忍耐与抗争。

创作初衷:始于一个长久的心愿

按邵丽的说法,《金枝》系列的写作始于她一个长久的心愿,那就是写一下在特殊年代被造就的她的父母以及她们的家族。更迫近的触动,则是由于父亲去世后,让她再次审视父女关系,一直自觉被父亲漠视一生的女儿,在重新梳理了整个家族的枝枝脉脉之后,对家族历史和亲缘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

《金枝(全本)》分为上部、中部、下部、尾声四个部分,以不同的视角,完成了周氏一家人生故事的讲述。上部以女儿周语同的视角讲述自己所经历的家庭故事,这个视角是现实中邵丽的角色;中部是以周语同同父异母妹妹拴妮子的视角,讲述她在上周村与父亲后来的家庭间的疏离和游走;下部、尾声则以全知全能视角回视这个家族的过去和未来。

《金枝(全本)》充分展示了邵丽的强大和自信,她不仅以精准的语言、深刻的心理描写将一个好强、愤怒、充满创伤的女儿描写的淋漓尽致,又转身在中部中,以拴妮子的视角,完成了对父亲另一个女儿成长的表白。这是一种试探、实验,也是一种自我和解。

如果说,被剥夺的父爱和被侵犯的家庭生活一直让邵丽的人生压抑窒息,那么《金枝(全本)》中的这种对照、换位,则足以显示人到中年的周语同与人到中年的邵丽,终于在文本内外得到释怀。就像邵丽自己曾经说过的,“人生的过程是一个灵与肉痛苦挣扎的过程,如果通过文学这个媒体,使我们互相之间变得更加宽容、关爱、和谐,可能这比任何奖项都更加富有意义。”

为女性正名“金枝”何以金枝?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邵丽尤善于讲述女性故事,描写女性心理。《金枝(全本)》虽然讲述的是家族故事,但通读下来不难发现,周氏一家能像大树一样不断枝繁叶茂,主要归功于周家的女性以一种强悍的生命力,捍卫这个大家庭。与之相较,周家的男性们,无论是曾祖父周同尧、祖父周秉正、父亲周启明,还是周语同的哥哥们,在小说中均处于失语状态,他们要么投奔革命、要么失踪于新生活、要么如周启明一样终生沉默。这种设计也并非是邵丽刻意为之,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男性在家庭生活中的位置和缺失。尤其在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中,一直有严父慈母之说,父亲是正统、威严、权利的象征,母亲才与家庭中温暖、琐碎、烟火气的生活紧密相连,也形成了“形而上”的父亲和“形而下”的母亲。

《金枝(全本)》中的女性,是“形而下”的,也是“形而上”的。邵丽曾谈过,为什么要以“金枝”作为题眼统摄整部小说,“金枝玉叶是每一个女孩子的梦想,我的生命的前半时坎坷不平,就把期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孩子们被金枝玉叶地捧着,娇嫩的生命却恰恰最容易被损伤。金枝是我的期许,也是我心底挥之不去的恐惧。”每个女孩在成为女人前,对人生都有过许许多多美丽的幻想,未出阁得祖母、裳、穗子、朱珠哪个不是自己家中的金枝玉叶,却不想未来有如此多坎坷在等待着她们。《金枝(全本)》中写尽了女性成长的痛楚,充满人性和女性自我认知的考验。她们所经历的并非是肉身痛苦,而是终其一生的精神桎梏和折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