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镜感悟人生_都能_包容_暗礁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感悟 人生 都能 包容 暗礁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水似无形,却有形;水似无状,却有状。故笔者若有所思,夫以水为镜,何以?

观水之柔,悟“此心安处是吾乡”。水置之于桶,则其为圆柱;水置之于碗,则其为半圆;所以说无论怎样,水都能根据所处的形态而变化、都能适应不同的环境。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有的人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有的人则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都始终保持自我。北宋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始终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姿态“歌窈窕之章,诵明月之诗”,即便在蛮荒之地却也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豁达。苏轼如此,我们亦当如此,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如水一般随遇而安,寻一处静谧,滋养本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观水之量,悟“宰相肚里能撑船”。海能成其大,不择小流;山能成其高,不拒砂砾。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想成长成才要有水一般的度量,包容万物、囊括寰宇。同事之间,需要包容,互帮互助;朋友之间,需要包容,相互扶持;家人之间,需要包容,风雨同行。只要当你有海一样的胸膛、有天空一样的臂弯,面对任何艰难险阻、任何风吹雨打,都能坦然面对、欣然挑战。古人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敞开翅膀,才能翱翔于天空;只有放开怀抱,才能驰骋于海洋。

观水之劲,悟“一江春水向东流”。既然选择了大海,就要努力向它奔赴;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在奔向大海的途中,或许有岩石和暗礁,就好比在成功路上的困难与挫折。但是如果没有岩石和暗礁,又怎能激起美丽的浪花;没有困难和挫折,又怎能彰显获取成功的来之不易。在奋进的新时代,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仁人志士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上下求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