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不是俗称熊瞎子吗,为什么人在野外遇到熊反而不能跑?“熊”字为什么是“能”+“灬”_黑熊_动物_冬眠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有熊 黑熊 动物 冬眠

本文目录

  • 熊不是俗称熊瞎子吗,为什么人在野外遇到熊反而不能跑
  • “熊”字为什么是“能”+“灬”
  • 中国有熊吗
  • 世界上有多少种熊

熊不是俗称熊瞎子吗,为什么人在野外遇到熊反而不能跑

我们常说的熊有两种:黑熊和棕熊,它们都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过,我们常说的“熊瞎子”并不是棕熊,而是黑熊,除了熊瞎子外,它还有“黑瞎子”的俗称(东北地区)。

在以前,黑熊在人的眼中并不是多凶猛、可怕的食肉动物,而是钱,熊掌、熊皮、熊胆无一例外都是“紧俏货”,因此黑熊在世界范围内的数量持续的下降。

随着近些年我国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加强以及对森林生态的保护和恢复,黑熊的数量才得以缓慢的增长,而我们看到黑熊出没相关报道的机会也逐渐的多了起来。

虽然,在人类的猎枪和陷阱下,黑熊不堪一击,但是抛去偷猎的因素,黑熊依然是一种凶猛的野生动物,在野生环境下,人一旦与其相遇,危险性是比较高的,最起码比遇到老虎的危险性要高(“一猪二熊三老虎”,这是根据三种动物与人相遇的几率以及相遇后对人的主动攻击性排序的)。

那么,“黑瞎子”真的瞎吗?遇到黑瞎子能不能利用它的这个弱点逃走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几个有意思的问题。

黑熊为什么叫黑瞎子?

在熊科下,有两种黑熊:亚洲黑熊和美洲黑熊,虽然它们都是黑熊,但是差异非常大,首先美洲黑熊的体型要比亚洲黑熊大,其次亚洲黑熊的胸前有一块白色的V形状的斑块,而美洲黑熊则没有。不过,由于美洲黑熊仅分布在美洲,所以我们常说的黑熊单指亚洲黑熊。

亚洲黑熊广泛地分布在欧亚大陆的东部地区,正是因为分布很广,它有了7个亚种分化,而作为黑熊主要分布地的我国更是有着4个亚种:西藏黑熊、四川黑熊、东北黑熊以及台湾黑熊,这四个黑熊亚种的前缀就是它们主要的分布地区。

亚洲黑熊主要栖息在森林之中,属于独居的肉食性动物,关于黑熊“熊瞎子”的传说其实由来已久,比较常见的说法就是:黑熊的眼睛只清看几米内的物体,对于远处的物体,它是看不到的,因此,它才有了“熊瞎子”的俗称。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早在20世纪初,就有科学家做过实验,在开阔的地带黑熊可以看见几百米外的物体。人们之所以认为黑熊的视力不好,主要是因为黑熊生活在树木密度较大的森林中,在这种环境下,树木的遮挡就限制了它们的能看的远近。换句话说,再好的视力,在这种环境下也排不上太大的用场,因此,黑熊并不是真的“瞎子”,事实上它的视力与大多数的大型哺乳动物差不多。

遇到黑熊可以转身就跑吗?

在野外遇到黑熊,有两件事千万不要做:躺下装死和转身逃跑。

首先,躺下装死是许多人面对猛兽来袭的第一想法,但是这招用在黑熊身上是完全没有效果的,因为黑熊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在它的食物中占比最大的是植物性食物,这是因为捕猎对于膘肥体胖的黑熊来说往往消耗大于需求,这导致了黑熊对现成的肉(动物尸体甚至是腐肉)没有什么抵抗力,因此,遇到黑熊装死的话,很快黑熊就开始舔和撕咬人了,这无疑于送肉。

其次是转身就跑,在食肉动物的眼中,转身就跑的动物都是自己的猎物,而且对方明显地害怕自己,因此,这个动作会刺激黑熊的捕猎欲望。虽然黑熊看起来很笨拙,但是在原生环境中,其奔跑速度可达48公里每小时,也就是一秒13.4米的速度,在这种速度下,人类在平地上都跑不赢,更不用说是在地形复杂的森林中了。

那么,遇到黑熊该怎么办呢?能否利用它“瞎”来逃生呢?

黑熊的“瞎”是指在森林中无法发挥视力的缺点,这个缺点是可以用来逃生的,不过要配合上其他的因素才有可能成功。因此,黑熊虽然在森林中视力受限,但是它主要辨别危险和锁定猎物的方法并不是视觉,而是听觉和嗅觉。

首先是听觉,黑熊的听觉灵敏,它可以听到方圆300米内动物行走发出的脚步声(其实是脚踩干树叶的声音,因为森林的地面上最不缺的就是干树叶了)。

其次是嗅觉。黑熊的嗅觉能力比听觉还要强很多,相比较棕熊1公里内的气味锁定能力,黑熊虽然要弱一些,但也有500米的距离,也就是说我们在距离黑熊500米的范围内,其实它早已经用气味锁定了我们了。

因此,想要利用黑熊“瞎”的缺点,必须要保证我们离黑熊的距离要大于它的听觉和嗅觉范围,也就是500米,在距离拉开后,我们可以一个侧身躲到一棵大树后面,然后观察黑熊的动向,如果它的行进路线不在我们躲避的位置上,那么我们只需要等它走远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在黑熊的听觉和嗅觉的范围内,也不要转身就跑,此时可以利用树木的遮挡,面对着黑熊,慢慢地向后退,这样在不激怒黑熊的情况下,可以逐渐拉开我们与黑熊之间的距离,最终逃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遇到黑熊也别想着用爬树的办法来躲避危险,因为黑熊的爬树能力可以强到你怀疑人生。

总结

黑熊并不是真的“瞎”,而是它所在的环境限制了它视力的发挥,所以往往当我们看到黑熊时,它们也发现了我们,而且黑熊的嗅觉和听觉能力都很强,因此,人看到黑熊时,往往也被对方发现了。

此时,千万不要装死和转身就逃,前者是因为黑熊吃腐肉,后者是因为会刺激黑熊的捕猎欲望,而在黑熊的速度下,人没有逃生的可能性。

因此,遇到黑熊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掩体、向后退,慢慢的退出它的警戒范围,毕竟黑熊也很少主动的攻击人。

“熊”字为什么是“能”+“灬”

简单的说,能本来就是熊的意思,是象形字。熊是能+火,表示火光熊熊的意思,这是个形声字。后来能用来假借能力之类的意思,熊的含义逐渐由“熊”字承担。

中国有熊吗

有的。

1、中国熊分布南北方都有,北方是棕熊。主要在东北、华北、内蒙古、新疆、西藏的亚鲁藏布江流域、陕西、宁夏、山西、甘肃、河南,此外还有马来熊,除江浙一带没有以外,几乎南方都有。

2、生活于北方寒冷地区的熊有冬眠现象,而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黑熊往往不冬眠。熊冬眠时间可持续4~5个月,在冬眠过程中如果被惊动它会立即苏醒,偶然也会出洞活动。

3、熊冬眠的洞穴一般选在向阳的避风山坡或枯树洞内。除冬眠期外,熊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除了发情交配期外,其余时间熊都单独活动。母熊一般1年产1~4崽。

扩展资料:

1、缺乏食物是动物冬眠的主因,如果食物充足,许多熊不会冬眠,反而会整个冬天都在狩猎。但熊食物不多时,熊就会躲在洞中过冬。小型哺乳类动物在冬眠时体温会急速下降,但熊的体温只会下降约4度,不过心跳速率会减缓75%。

2、一旦熊开始冬眠后,它的能量来源就从饮食转换为体内储存的脂肪。在阿拉斯加为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北极熊计划工作的野外生物学家汤姆伊凡斯说,这种化学作用的变化十分剧烈。脂肪燃烧时,新陈代谢会产生毒素。

3、但熊在冬眠时,细胞会将这些毒素分解为无害的物质,再重新循环利用。这种生化作用也让熊可以回收体内的水分,因此在冬眠时不会排尿。即使不冬眠,北极熊也可以利用脂肪燃烧的机制。这种清醒式冬眠让北极熊可以不躲到洞里,整个冬天都保持活跃状态。

世界上有多少种熊

世界上分布着八种熊,除了南极洲和澳大利亚,熊出现在世界所有其他大陆。

8.太阳熊

太阳熊生活在东南亚的热带森林中,其范围包括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以及印度尼西亚。然而,这些熊的数量已经下降了30%以上,尽管它们的范围很广。因此,该物种被自然保护联盟列为脆弱物种。

7.树懒熊

树懒熊是一种食虫的夜间活动的熊,生活在印度次大陆。树懒熊有更瘦的体形、蓬松的皮毛和特别适合吸吮昆虫的嘴部。熊以蜂群、水果和白蚁为食。多年来,这些熊一直被用作表演宠物,但这种做法在印度已经被法律禁止。熊也被广泛猎杀以获取食物、爪子和标本体。

6.眼镜熊

眼镜熊是唯一现存的原产于南美洲的熊种,眼镜熊在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和阿根廷的安第斯山地区被发现。熊更喜欢居住在它们生活范围内潮湿的山地森林里。因为栖息地的丧失导致了这些动物数量的下降。偷猎狩猎战利品,宠物贸易,自然产品贸易,人类捕猎,也威胁着眼镜熊的生存。

5.美国黑熊

美国黑熊是北美本土熊。它是北美最小的熊,也是该大陆分布最广的熊。它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熊。熊是杂食动物,饮食有季节性和地理差异。

4.亚洲黑熊

亚洲黑熊俗称月亮熊或白胸熊,是一种中等大小的熊,生活在印度次大陆北部、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韩国、台湾和日本的一些岛屿。由于捕猎熊的身体部分和栖息地的丧失,自然保护联盟将熊归类为易受伤害的动物。不幸的是,这种以草食为主的亚洲黑熊可能会对多年来捕获并杀死它们的人类构成威胁,从而引发这些熊对人类的仇恨。

3.棕熊

棕熊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熊种,遍布北美和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棕熊和它的姐妹物种北极熊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两种陆地食肉动物之一。尽管这些熊的数量已经从20世纪初的水平大幅下降,但由于分布广泛,它们还没有被列入红色名单的威胁类别。然而,某些亚种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而其他一些亚种已经被猎杀到灭绝。

2.北极熊

北极熊是一种食肉动物,通常生活在北极圈以内。虽然北极熊是棕熊的姐妹物种,但它已经进化出许多特性来帮助它在它生活的极端环境中生存。海豹是这些熊的首选食物。虽然大多数熊出生在陆地上,但它们是优秀的游泳者,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栖息地冰冷的水中。

北极熊如今被归类为脆弱物种,气候变化是这种动物最大的敌人。北极熊的19个子种群中至少有3个在下降。尽管这些熊的大规模狩猎已经通过许多法规得到控制,栖息地的丧失继续威胁着这一物种的生存。

1.大熊猫

大熊猫,以其独特的外观、黑白颜色以及眼睛、耳朵和圆形身体周围独特的黑色斑点而闻名。大熊猫99%以上的饮食由竹子组成。然而,这些动物是杂食动物,甚至可能以鸟类、腐肉和啮齿动物为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