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汤显祖遇上温州_温州_戏曲_牡丹亭

1

一台央视戏曲春晚,引发温州戏曲热。

九山书会,看“戏”热;两会现场,议“戏”热。

在昨天开幕的市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挥央视戏曲春晚溢出效应,进一步打响‘戏曲故里’文化金名片”。

热议之中,代表委员们邂逅南戏故里的古今。

戏脉千年,唱响经典。循着戏腔戏调回望,我们望见南戏在温州的生生不息,望见昆曲《牡丹亭》作者、大戏剧家汤显祖与温州的相遇。

仿若,穿越如梦,遇见是缘——

汤显祖像

2月6日晚,南戏博物馆上演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的瓯剧经典折子戏专场。

位于温州市区四营堂巷的南戏博物馆,原是民国初的益康钱庄,建筑外立面依然保留着西欧巴洛克的风格。里面小剧场的风格,却主要是中式的。曾经的老屋大堂,也就是如今的观众席,坐不了太多人,前排的观众离舞台区甚至只有一米距离。

正是这样的小剧场,让置身其间的观众有一种特别深刻的戏曲情节代入感。

时间倒回2016年12月底,同样是南戏博物馆的夜晚,上演的是导演池浚在南戏故里温州致敬东西方戏剧大师的舞台剧《遇见》。巧的是,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的策划、撰稿也正是温籍艺术家池浚。

2016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

所以在《遇见》的舞台上,汤显祖经典戏曲《牡丹亭》的男女主角与莎士比亚经典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男女主角跨时空相遇了。舞台上,柳梦梅拿着锄头掘墓,想让杜丽娘还魂,罗密欧也拿着锄头掘墓,希望救出死去的朱丽叶。于是就有了遇见的交流。

展开全文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戏剧史上的里程碑,《牡丹亭》更是永嘉昆曲长演不衰的剧目。

在温州致敬两位世界戏剧大师,是颇得其意的。《牡丹亭》作者汤显祖本人,更与温州深有缘分。

温州民间戏曲之盛,如今依然可以在无数的乡村宗祠家庙里得到验证。大凡年岁日久的宗祠,入大门必定有一个戏台,那就是逢年过节演出戏曲的所在。

温州民间戏曲之盛,如今还可以在乡下的许多百年红木家具和老屋瓦当上得到验证。许多古老的家具和老屋的瓦当上,依旧能见到南戏人物的镂刻。

明朝中期,随着温州南戏的不断推广,南戏中最为盛行的四大声腔为: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牡丹亭》就是采取了由海盐腔衍化而来的宜黄腔为基础写作的。

经典戏曲之所以经典,重要的是打动人心。如果你曾安静地观看过一些南戏,会很容易发现,南戏在直击人心上,甚有魅力。

这些戏曲的主角,总是将缠绵悱恻的心理对白,一点点唱给你听。有时候,一唱就是5分钟。尤其是昆曲的唱腔,缠绵不断,丝丝入肺,是慢慢浸到你的骨子里去的。

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在看戏,看的不是剧情的脉络,而是一种沉浸在剧情里的“情”。故而《牡丹亭》的题记中就开始言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作为剧作家的汤显祖,已然深谙南戏的“情深”与造梦精髓。

《牡丹亭》作为昆曲经典剧目,是每个昆班必演的,甚至也是评价和衡量戏班质量的重要参考。所以,从温州出发的南戏,诞生出《牡丹亭》剧本,后来又一直被温州的昆班一直演出着,直到如今的永嘉昆曲。《牡丹亭》与温州南戏联袂了数百年。

然而,汤显祖与温州,还有更确实的遇见。

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是汤显祖在遂昌任县令的第5年,此时,他听说自己有望在温州为官。其时,他的好友、温州知府刘芳誉得知消息后,还为他在温州造了五间书楼。可惜,最终这个小道消息没有成为现实。

据史料,汤显祖当时对温州心向往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温州是戏曲故里,而他,是一名剧作家。

受刘芳誉之邀,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秋,依然在遂昌任上的汤显祖,还是开启了温州的游山玩水之旅。

他在温州期间,曾游雁荡山,写留下四首经典诗篇:《雁山迷路》《雁山大龙湫》《龙湫白云院》《雁山种茶人多阮姓,偶书所得》。

这里要特别聊聊第四首,全诗如下:“一雨雁山茶,天台旧阮家。暮云迟客子,秋色见桃花。壁绣莓苔直,溪香草树斜。风箫谁得见,空此筑云霞。”

“天台旧阮家”一句,出自刘晨与阮肇入天台遇见仙女的典故。传说两人入山采药,遇仙女相招,在山中居住了半年,回到山下后,发现庐舍早已毁弃,人间俗世早已过了百年。

1598年,也就是离开温州的第二年,汤显祖辞去遂昌知县一职回到家乡江西临川玉茗堂潜心创作,从此诞生了《牡丹亭》。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写杜丽娘游园之后入梦,柳梦梅持柳枝出现在梦境中,念了一首诗:“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晴笑口开。一径落花随水入,今朝阮肇到天台。”

也许,正是“雁山种茶人多阮姓”,令他想到了阮肇的神仙爱情故事,进而主角化身成了柳梦梅。原来的神仙故事,也变成了《牡丹亭》中的爱情还魂故事。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眼看春又来,当百花盛开时,你若再听一曲《牡丹亭·游园》中这段经典唱词时,也许会觉得,温州江南春景里绝佳的背景音,就是它了。

公益广告

来源:温州宣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