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复工复产房地产必挂帅?最近又给房产大福利,民众热情却不高_房产_赣州_都是

“ 住建部提出,要对买首套住房的大力扶助,这消息霸占了百度头条两天,今天继续重磅,郭树清说: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多地也配套推出各自的因城施策措施,目标直指买房,买房,买房。”

01:专家的话已经成为笑柄

其实专家打脸的事情,百姓见怪不怪,有人说,这只是一种工作策略,自媒体人会不知不觉的在文章前面冠以专家字样,这样,自己的文章才有人看,才有人信,自己的浏览量才会高,有收益需求的则会盆满钵满。

当真这样么?为什么专家总是高高在上,把一切说的轻描淡写,比如前一阵有一句挑起两极化矛盾的话:谁家没有50万呢?总资产300万也很正常。这是著名经济学家陈浩在采访时候的公开发言,一言既出四座皆惊,这确实是一位经济学家的话,他代表的是一个维度之上的财富,而大多数老百姓,每个月两千三千,基本月光,摊上婚丧嫁娶生病就足够导致该家庭走入贫困,你凭什么说出代表全国民众意愿的言论。

我国大多数专家,收入很高,认识的人也都是差不多旗鼓相当收入的高工资阶层,他们的工资恐怕几百年都不曾用过,动都不需要动,都是无限的增长态势,他们自己则是作报告,吃公家饭,收取一些礼尚往来,就足够普通百姓吃上几个月了,所以往往这些教授学家们都是社会认知肤浅的人,这样的人就不要请出来满嘴喷粪了。

而现在全国都在撸起袖子往死干,复工复产,恢复经济,先从恢复烟火气搞起,真希望少来几个专家,指手画脚,还是实打实的以调查数据说话。

02.为什么又是房产挂帅?

从序言里可以看出,国家还是一如既往的从房地产和民生两头提出了希望,为什么每次国家都是希望房产挂帅呢?而每次异议人士总是拿日本八十年代末房地产泡沫说事,其实我们国家一直都是有自己特色的,国情不同,许多事情就没有可比性。

首先,我们国家的房产和许多国家支柱产业捆绑,只有这些产业的复苏和崛起,才能指标性的显示国家经济复苏的成败,这是最简单的解释。

房地产涉及到的行业多达五六十个,举例说明21年房地产销售金额18万亿,涉及行业产业链达到30万亿,包括设计、广告、水泥、钢材、窗户玻璃、门业、瓷砖、家具、电器、房产销售。销售最好的行业是新能源汽车,增长1.6倍,但新能源汽车算上全产业链的总体量也不过2万亿,仅是房地产的6.7%。

展开全文

说的直白一点,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现另一个增长引擎来代替房地产,更别说房地产、金融和土地财政这个大循环对整个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所以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第一大支柱产业,你就说靠房产而生的事业单位有多少?房产局,房管局,税务局,土管局,银行等等等等。

所以,房产兴旺是这些行业的兴旺,也等于制造了就业机会,房产行业凋零,说明了这些行业的凋零,没有工作,没有销售,一片惨淡,从这么一个镜像在脑海呈现,你就明白了,为什么又是房产挂帅,经济复苏,复工复产,拜托了。

03.房产应该怎么走?哪些城市有戏?

民生先行一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于是,多地积极恢复和扩大消费 商业和餐饮行业积极复工复产,而作为经济复苏的马前卒的房地产,在暖风频吹的情况下,该怎么走?

比如广州最新政策:“9070”政策期间建成并出售的房产可以“双证合一”,二手房可以“带押过户”,建设项目落地实施提速超过100天。

央行: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房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连续三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房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4.1%)

河南:取消不必要的需求限制,优化二套房认定标准,鼓励商品房团购,多措并举释放住房需求。鼓励各地通过发放购房券、购房补贴、契税补贴等方式,支持人才购房落户和城乡居民合理住房消费需求。

中财办:在住房消费等领域还存在一些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这些消费潜力要予以释放;结合落实生育政策和人才政策,解决好新老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鼓励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发展长租房市场;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等消费。

总之,总结不完,大家自己百度吧,但是说,什么样的城市会在这次扶持房产,诸多利好中脱颖而出呢?个人觉得,城市的活力,决定了房产的复苏成绩,城市对于大型房企国企私企的吸引,决定了房产的复苏成绩,还有城市的人才吸引,决定了房产的复苏成绩。

如此看来,第一,人口外流,没有活力的城市就不在此列了,第二,已经结构老化,哪怕你是一线城市,也不在此列了,第三,新型城市,就比如我们赣州,尽管说一直工业落后,但是人工便宜,资源丰富,接壤便利,政策优惠,没有进行过深度挖掘,也就是没有享受过房价的巅峰状态,就于房价未来的潜力,当然还有许多不足,就不说了,你必须承认,赣州是这一波房产复苏挂帅军团的一员,第一就太自大了。

04.民众热情不高,核心原因是什么?

其实这些年房产的好政策也一直没有停过,但是买房的人或者置若罔闻,或者冷言冷语,反正就是不屑者居多,为什么?

首先,文章开头说的专家太多了,这些专家严重干扰了百姓正常购买的信心,特别是本次疫情,更是如此,大家都说:专家说得好,下次别说了。

真实的情况呢?实际上部分城市饱和,部分城市房价太高,部分城市购买力不足,有一些城市工资不高,消费却和一线二线接轨,他们哪里有实力来购房。

而且购房者最怕的是什么?就是买了贵的房子,你政策这次推出降低100万,我要死买了,你下次又一个政策,我可以再低100万怎么办?所以,无限期的等,结果就形成了全款变首付的尴尬,这也是房产政策的不稳定造成的,也是房价过高增速过快造成的。

所以,老百姓最后就僵化了,对于任何的好消息都是麻木了,除非工作原因,搬家原因,这部分刚需,还是不会管政策和房价因素的。(草于1月8日未修改)

作者简介:李启军,江西赣州人,客家人,以人文历史和心理学见长,热衷分析社会现象,职业网名赣州房掌柜,如有不妥之文字和图片,留言删除,欢迎赣州同乡回赣置业发展,支持家乡建设,谢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