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买2.5万斤鲇鱼放生被起诉,盲目放生到底是祈福还是造孽?_埃及_放生_胡子

缴纳完9万余元“罚款”后,徐某十分纳闷:自己放生明明是在做好事啊!为什么还要赔钱?

日前,一女子徐某因在常州市长荡湖偷偷放生2.5万斤鲇鱼,被有关部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女子放生的鲇鱼究竟什么来头?有什么危害?

原来徐某身体一直不太好,为此她便通过微信加入了一个放生祈福的圈子,为了祈福,她便计划组织了一次放生活动。经多方打听,她找到了当地搞水产批发的刘某,从刘某处了解到,鲇鱼相较其他鱼更便宜,于是她便花了9.04万元购买了一批鲇鱼,计划放生。

考虑到在一般的地方放生,放生的鱼容易被别人捞走,徐某灵机一动,决定到禁捕的钱资湖放生,不料遭到湖管会工作人员和群众极力阻拦。不得已她便转“战”长荡湖,将2.5万斤鲇鱼全部泻入湖中,祈求福报。不过让徐某没想到的是,福报还没等到,却等来了有关部门的“一纸诉状”。

当地检察机关依法对徐某、刘某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二人承担非法放生导致的长荡湖直接资源损失7427.6-44564.5元、生态环境受损至修复完成期间的服务功能损失5000-6000元,专家评估费用18000元,并适用惩罚性赔偿,要求二被告在服务功能损失范围内承担惩罚性赔偿。

原来徐某投放的鲇鱼是臭名昭著的革胡子鲇,一旦入侵成功,将对长荡湖水生态系统造成重大损害。革胡子鲇究竟是什么鱼?对生态系统又有什么危害呢?

革胡子鲇:从被引进养殖,到无人敢吃的“垃圾鱼”,经历了什么?

革胡子鲇,听名字大家可能不知道是啥鱼,但它的另一个名字我想大家都不陌生,那就是埃及塘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埃及塘角鱼。

展开全文

埃及塘鲺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它皮实好养,肉质细嫩Q弹,而且成体可以长得特别大,有记录的埃及塘鲺成体长达1.7米,这都赶上成人的身高了。

因为这些优势,1981年埃及塘鲺被作为养殖品种引进中国,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埃及塘鲺一度成了热门养殖品种,深受消费者欢迎。

但好景不长,由于埃及塘鲺生存能力特别强,而一些养殖户又疏于对养殖环境的打理,导致饲养埃及塘鲺的池塘环境看起来特别恶劣,在经过新闻曝光后,埃及塘鲺慢慢成了人人惧怕的“垃圾鱼”,很多人都不敢购买,更不敢食用。

但要说的是,其实在干净环境下埃及塘鲺能长得更好,但无奈是由于它们生存能力强,一些养殖出逃的埃及塘鲺也能在下水道、臭水沟等地方正常生存,甚至还有埃及塘鲺在化粪池存活发出声响,被人们误认为是房子“闹鬼”的传闻。

这些使得埃及塘鲺“垃圾鱼”的印象在人们心中更加根深蒂固,埃及塘鲺也更加无人问津了。

埃及塘鲺入侵

由于埃及塘鲺与我国广泛分布的胡子鲶同为胡子鲶科胡子鲶属的不同种,但埃及塘鲺无论是成长速度,还是繁殖能力都较本土鱼具有明显优势。

成年的埃及塘鲺体长超过1米,一次怀卵量在20至30万尾,同时埃及塘鲺也是凶猛的捕食性鱼类,它们会吞下比自己体型小的本土鱼,这无疑对本土胡子鲶、黄桑鱼以及大口鲶生存造成威胁。

所以放生本来应该是好事,但大家放生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要放生生物是不是本土物种,不要造成生物入侵,或者把陆龟放生到海里,把陆龟淹得够呛,还一厢情愿以为陆龟是在感恩不舍的走,总之不要盲目放生,以免给当地生态带来危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