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曾是他的私家园林,后来捐给国家,被称为“东湖之父”_东湖_新中国_纪念

苍苍文华柏

殷殷故园情

东湖之景琳琅满目,留下很多名人遗迹,但无论如何,有个人还是需要单独拿出来讲一下的,那就是“东湖之父”——周苍柏。

为什么这说呢?因为东湖,最早是他的私家园林,后来他主动捐献了出来。

展开全文

你说,这个人怎么有这么高的觉悟呢?看看他的朋友圈就知道了。一大批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都曾出现在他的朋友圈里。

周苍柏是湖北武汉人,出生于1888年,中国现代著名银行家、实业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就是他的女儿。

他一生经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是近代史上重要的红色资本家之一,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做过许多贡献。

周苍柏的成长历程深受晚清国运的影响,在他7岁时,中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1岁时,戊戌变法失败;13岁时,八国联军侵华;24岁时,辛亥革命爆发……

晚清的悲催命运,也深刻地影响到了周苍柏的选择。因此,他一生都立志实业报国。

周苍柏是银行家,所以曾经帮助董必武把40万美金的革命款安全转移给了组织,还营救了大批不知名的地下工作者。

此事虽然做得绝密,但还是被吴佩孚听到了风声。

为此,吴佩孚派了两名警察上门抓人,正好撞上周苍柏与夫人一起下楼。

警察问:“周苍柏在家吗?”

夫人非常机智,见警察带了枪,觉得情况不对,马上说:“不在家呢,你们找他有事吗?我让管家去找找!”

于是转身对周苍柏说:“管家,你去找下。”

周苍柏会意,随即离开武汉,由此逃过一劫。

据周苍柏的女儿周小燕说,早先,东湖地区还是一处乱坟岗。周苍柏带领周家人,一点点修葺,打造成自己的私家园林。

当时的分区还非常全面,共有景观、苗圃、教育等4个功能区,做好之后,又请父亲周韵宣亲自书写了牌匾,名字就叫做“海光农圃”。

一说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马上就想起来了,在如今天的东湖听涛景区内,还能看到这个牌匾,一面写着“海光农圃”,一面写着“疑海听涛”。

资料显示,当年的海光农圃规模宏大,东临东湖,西至老东湖路,南近双湖桥,北至海洋公园游泳场,包括现今听涛景区、东湖宾馆,据说占地约有两千多亩,至今仍是东湖风景最美的区域之一。

新中国建立后,周苍柏主动把这个私家园林,捐献给了新中国,更名为“东湖公园”,后来又改名为了“东湖风景区”,成立“东湖管理委员会”,由时任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的陶铸出任主任,周苍柏等出任副主任。

虽然园林捐献出去了,但是周苍柏还是为东湖的发展建言献策,积极出力,包括后来的东湖鱼场,都是他的主意,因此被人尊称为“东湖之父”。

1970年,82岁的周苍柏先生在北京病逝,弥留之际还喊道:“我要回东湖!”

捐出亿万身家的他,据说身后只给夫人留下2000元的养老费用。

为了纪念他,在今天的东湖,还有属于周苍柏的空间,名字就叫“苍柏园”,包括周苍柏纪念室、周小燕纪念室,还有可竹轩等,面积有60亩,位于东湖北此岸的听涛景区内。

对了,这里还有东湖24景之一的“疑海听涛”。

据说,“海光农圃”牌坊所在的位置,就是当年进出海光农圃的唯一通道。

穿过今天的海光农圃,再上几个台阶,就进了可竹轩,这里有一块绿草地,在左前方有一樽雕像,是周苍柏和他的女儿周小燕以及儿子周德佑,他这两个领子都特别值得周苍柏骄傲。

周小燕是一个知名的花腔女高音,在周苍柏纪念室的隔壁,也有一个周小燕的纪念室,她的成就和影响由此就可见一斑。

在草地的左前方,我们发现了一个石碑,上面写着“缅怀‘民族最优秀的救亡抗日烈士’周德佑”。

据说周德佑自小就受到了很好的学校教育,与姐姐周小燕一样,小小年纪就名满武汉三镇。“七七”事变后,周德佑在汉组织、创办了《天明》抗战期刊,并重建了“拓荒剧团”,这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宣传作用。

不幸的是,后来,周德佑积劳成疾,1938年3月20日,最终牺牲在抗日救亡的舞台上,年仅18岁。

所以说,那一代人,真的是有忘我付出的无私奉献精神,正是他们的慷慨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美丽的东湖,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吧!

今天,在苍柏园门口,还有一个“德佑剧场”。周德佑生于舞台,也牺牲也舞台,今天还有这样一个剧场用他的名字命名,我觉得,这也算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了。

近期看到一篇文章,说东湖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是“世界名湖,人民乐园”,我觉得特别有格局和气魄,期待东湖的未来会列加美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