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去世前,为什么要将笔记销毁?专家:和两件事有关_爱因斯坦_研究_科学

科学是反映世界本质规律的理论,人类要在危机四伏的大自然中立足,一定少不了科学的帮助。甚至可以说科学的进步的本身便标志着文明的进步。每一个重大理论的突破都影响着文明的进程,所以科学家们也是最为人所推崇的一群人。

要说到近代最伟大的一位科学家、物理学家。想必大家脑袋中首先浮现的形象便是一位,头发散乱,留着一把大胡子,穿着随意,但是谈起科学问题还有数学公式便滔滔不绝的爱因斯坦了吧?

爱因斯坦至今虽然已经去世64年,但是依旧可以在各种教科书中看见他的影子,他的名字已然与聪明还有智慧相挂钩。但其实际上在爱因斯坦小时候可没有那么的聪明,至少看上去是这样的。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和母亲都是犹太人。我们知道犹太人被誉为最从的一个民族之一,然而爱因斯坦却一直到4岁才会说话。但他是一个又思想的孩子,对大自然的种种问题都充满了好奇心。

1888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爱因斯坦的老师曾称他为“笨蛋”并说他“永远不会有多大的出息”,这大概就是天才的共同点吧:永远都不为平庸的人所理解。但那又如何呢?

展开全文

1900年大学毕业后的爱因斯坦,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工作,在轻松的工作环境下,爱因斯坦继续自由的研究着他的物理学。后来于1905年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又于1915年创建了广义相对论提出了四维时空观,并提出质能转换公式:E=Mc2 ,轰动了物理学界。

爱因斯坦一时间成为了物理学界的名人,但是总的来看。爱因斯坦一生在物理学上最大的成就也便停留在这一时期了,尽管在他晚年投身到大统一场的理论研究中,但是最后却没有研究出一个结果来。

更令人觉得惊奇的是,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在临终时,竟然把自己多年研究的笔记都销毁了。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相关方面的专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主要原因在两个方面。

其一,笔记中可能记录了与核武器有关的信息

我们知道核武器的诞生,与爱因斯坦所提出的质能转换公式“E=Mc2 ”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实际上爱因斯坦提出这个公式本身的出发点是科学研究,和武器制造没有任何的关系。而且爱因斯坦自己也是一位反战者。

1945年二战法西斯国轴心国战败,爱因斯坦看来,便没有研究核弹的必要了。并且1950年爱因斯坦便曾发表电视演讲,反对美国制造氢弹。所以如果笔记中有记录关于研制核武器的信息,那么爱因斯坦临终前销毁了也便是有可能的。

其二,数据出错了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在晚年的时候投身于研究大统一场的理论中,但是这个理论的跨度实在是太大了,爱因斯坦希望一举解决物理学上的所有问题,给人类建立起宇宙的终极理论体系。然而这么任务却太过于艰巨。最后爱因斯坦也没能成功。

爱因斯坦在晚年,很可能便是因为研究这一重大的科学难题,最终却得出了一些错误的数据。因为这些问题都影响太重大,他不想让这些错误的数据误导后人,于是便将这一部分的笔记销毁掉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