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阵还需父子兵(父亲是退伍军人,现在在家游手好闲,怎么办)_上阵_父子兵_父亲

本文目录

  • 父亲是退伍军人,现在在家游手好闲,怎么办
  • 历史上有哪些上阵父子兵的将门世家
  • 为什么说上阵父子兵

父亲是退伍军人,现在在家游手好闲,怎么办

从年龄上看,你的父亲应该是85年以后入伍的。85年大裁军后,部队训练,生活各方面待遇上,都有了质的提高。

你父亲复员回到当地后,也许没有分配工作,在家务农。到了五十多岁还要外出打工,与其他共同入伍的战友相比,有一些方面不如他们。心理上可能有点落差。他的这种心态,首先要给予理解,证实现实情况。

当然全国5700万退伍军人,并不是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他经常家暴,对任何一个男人来说,欺负家里的人不算本事,拿家里人出气,不算男人。

对于55岁农村男人来说,老了只能拿到少许养老金,前提是个人必须缴纳养老金。你父亲这种实际情况,不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你爸爸退伍的老战友,在乡镇一些单位,小区,学校,找个看门值班保卫工作。用领的工资缴纳保险,这样有工作干了,心情也会舒畅一些,与社会多接触,个人的心态也会逐渐开朗。

历史上有哪些上阵父子兵的将门世家

一门两将军,上阵父子兵。介绍一下中将韩怀智和他的儿子韩东军少将,他们父子都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了祖国和人民上战场,浴血奋战,建功立业,留下了佳话。

△韩怀智(1922年4月21日—2003年4月27日),河北平山县古月镇曹家庄村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79年2月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时,时任54军军长,率部南下广西边境,参加高平、谅山作战,韩怀智采取分干包片,反复搜索;先围后搜,搜堵结合;分进合进,向心搜索;夜伏昼搜,明走暗伏。在160师清剿班庄、高平、重庆以北时,战果显著。后来,韩怀智曾任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韩东军,是韩怀智将军之子,1952年1月出生。1968年2月,16岁的韩东军继承父志参军入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作为54军162师政治部保卫处干事,他主动请缨,得到了父亲的批准。作战中,他要求到一线单位炮兵团去,在团政治处担任保卫股长,韩怀智军长特意将炮兵团团长钟声琴叫到身边,严厉地对他说:“部队就要南下作战了,我把韩东军交给你。到了战场上,他即是你手下一个兵,不再是军长儿子!你要把他和别的官兵相同对待、运用,不能有半点特别!”。韩东军作战勇敢,战后,他担任股长的保卫股荣立了集体三等功。

韩东军历任第54军政治部保卫处副处长、处长,第54军防化第1团政委。后又出任某基地政治部主任,总参谋部防化学兵部军事代表处副处长,总参谋部兵种部西安军事代表办事处副主任、西安军事代表局局长。1999年6月任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副院长。200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成为我军又一对父子将军。

当然,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有不少父子兵参战,他们都是共和国的功臣,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点赞!

为什么说上阵父子兵

先秦时期是“良家子从军”,在边境地区风气犹盛,比如陇西李广一家便是,那是响当当的“军户”,是可以世袭继承的,碰上战争时,老子和儿子都要上战场,故有“上阵父子兵”之说。汉武帝时期,连续40年对匈奴用兵,造成人口锐减,政府只好采取募兵制及至唐朝,逐渐良民当兵的传统就此被恶劣不逞之徒充军取代,士兵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大为降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