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俄军战机击落一架美军机,已经惊动拜登_无人机_俄军_俄罗斯

冷战结束以来,大国已经很久没有正面冲突了。但俄乌冲突的爆发,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大国对抗周期。舆论认为,俄乌冲突并非偶然,有些前因早已埋下: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乃至冷战结束以来北约步步紧逼挑战俄罗斯的民族尊严和安全神经,累积数十年的压力,在俄乌冲突中骤然释放出来。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美欧持续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和政治经济支持,俄罗斯则从最初设想的“快刀斩乱麻”,变成大规模动员长期混合立体对抗,无人机作战,新媒体宣传战,信息战,外交战,心理战等交织于乌克兰战场。随着冲突绵延不绝,人们日渐看清美国不断拱火浇油的动机,那就是利用乌克兰与俄罗斯死缠烂打,持续削弱,消耗,甚至是拖垮俄罗斯。尽管俄罗斯在战场上整体占据上风,但乌克兰依靠西方的军援不断发起反击,也让俄军吃了不少苦头。

面对西方步步紧逼,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俄军战机直接向美军机发起攻击。按照英国媒体的说法,早在俄乌冲突开始前,美军就一直在黑海上空使用各种型号的侦察机监视该地区。但3月14日,一架美军MQ-9无人机执行对俄侦察任务时,遭到一架俄军苏-27战斗机的拦截并被击中后坠入黑海。后来,一名美国空军指挥官也证实,俄军战机在黑海“国际空域”击中了一架美国军用无人机。这起冲突是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俄两军首次爆发的直接军事冲突。

展开全文

但是,俄罗斯国防部发表声明称,14日早上,俄军的空域监控设备在黑海水域上空发现一架军用无人机正在向俄罗斯领空方向飞行,但该无人机关闭了应答器,侵犯了为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所设立的临时空域使用制度所划定区域的边界。为此,俄防空部队执勤的战斗机升空并多次向美军MQ-9无人机喊话,但美方却关闭了应答器,拒绝改变航向。由于美军机大幅度机动导致失控,逐渐失去高度并与水面相撞。俄军战斗机在此过程中未使用机载武器并安全返回驻地机场。

美国务院则表示,最近几周,俄军战机曾多次对美军机作出类似“拦截”。美军机坠毁后,美方已经召见俄罗斯驻美大使,并对俄军击落美军MQ-9无人机的行为提出抗议。此次事件已经惊动拜登。按照白宫国家安全发言人约翰‧柯比的说法,由于事件十分严重,美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紧急向拜登总统提交了这一事件的简报。他说,美军无人机被击落的事件是“独一无二”的,并将直接与莫斯科进行交涉。

从整个过程看,是美方挑衅在先,俄方多次向美军机喊话,但对方却拒绝回应并改变航向。不过,俄罗斯并不想把事情闹大,并否认使用未使用机载武器击落美军MQ-9无人机。要知道,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他国或军事集团针对缔约任一国家的武装攻击,均被视为对北约全体成员国的攻击。因此,俄方一旦承认对美军机开火攻击,北约将可以直接对俄罗斯宣战,至少可以作出强烈回应,这显然不是俄罗斯希望看到的。所以,俄国防部坚决否认俄军对美军机开火。

美国空军欧洲和非洲空军司令詹姆斯‧赫克尔则在一份声明中说,在美军MQ-9无人机坠毁前,俄军苏-27以鲁莽、不环保和不专业的方式向MQ-9倾倒燃料并飞到MQ-9前面,并指责俄军的行动具有危险性与挑衅性。其实,从赫克尔的话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美军非常清楚,自己的军用无人机已经闯入了俄军在黑海划设的“禁区”,但他们却拒绝改变航向并不断试探俄方的底线。结果,美方低估了俄军实施反击的决心,且颇有些“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狼狈。

据公开资料显示,MQ-9无人机 ,绰号“收割者”“捕食者”,最后定名为“死神”,是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美国研制的一种无人作战飞机。MQ-9无人机可以执行情报、监视与侦察任务。实际上,美军MQ-9无人机坠毁,无论是俄军战机有意击落也好,撞击也罢,无不是对美国威慑力与国际形象的一种打击,并进一步宣示了俄罗斯维护自身安全的决心。

不过,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这一事件不会阻止美国继续在该地区执行任务。与此同时,北约欧洲最高盟军指挥官、美国陆军上将克里斯托弗‧卡沃利向北约盟国通报了这一事件,五角大楼对此事件予以严厉谴责,并警告称与俄罗斯的冲突有升级的风险。很显然,俄乌战争引发俄罗斯与北约爆发直接冲突的风险正在急剧增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