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抢劫案不会是南京抢劫犯所为吧?曾国藩四个弟弟的名字是谁取的_曾国藩_南京_重庆

本文目录

  • 重庆抢劫案不会是南京抢劫犯所为吧
  • 曾国藩四个弟弟的名字是谁取的
  • 如何评价多年前至全中国恐慌的周克华时间
  • 有好的民法老师推荐吗孟献贵和钟秀勇哪一个好

重庆抢劫案不会是南京抢劫犯所为吧

你好!

正是同一人!此人今年1月6日在南京作案后,全国的刑侦专家都去了,公安部说是要在过年前将此人抓获,结果一直没抓着,公安部的脸都丢尽了。

公安部一开始怀疑此人是曾开贵,后来证实不是曾开贵,而是另外一个人,此人与2004年至今在长沙、重庆、南京作案多起,被称作“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案”。

重庆8.10持枪抢劫案发后,重庆公安局官方通告中称:“

现已查明,2004年以来,周克华在江苏、湖南、重庆等地多次作案,杀死杀伤多人,抢劫巨额现金。”可见这次在重庆作案的正是南京1.6抢劫案的案犯。

此外,此人被确定为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镇二塘村人周克华,这也符合当初公安部对南京1.6抢劫案通缉犯的描述“四川口音”。

尽管警方已经确定重庆8.10持枪抢劫案和南京持枪抢劫案嫌疑犯是同一个人,但对此新闻媒体都回避不提,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因为当局害怕影响社会稳定。

曾国藩四个弟弟的名字是谁取的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曾国藩共有兄妹八人,按照年龄先后顺序分别是:大姐曾国兰(1808年出生)、本人曾国藩(1811年出生)、二妹曾国蕙(1814年出生)、三妹曾国芝(1817年出生),二弟曾国潢(1820年出生)、三弟曾国华(1822年出生)、四弟曾国荃(1824年出生)、五弟曾国葆(1828年出生);此外还有一位幼妹于1830年出生,年仅九岁就因为出痘夭折,未及成人。

孔、孟、颜、曾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这四家家谱所排的字辈是统一的,被称为“通天谱”。清康熙年间,御赐孔、孟、颜、曾四姓统一辈分派语,其中曾氏派语为“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道光年间,又续赐曾氏派语为“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民国初年,袁世凯又以大总统名义续赐曾氏派语为“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蔚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在曾氏家族中,其实曾国藩就是属于传字辈,其派名分别为传豫(曾国藩)、传晋(曾国潢)、传谦(曾国华)、传恒(曾国荃)和传履(曾国葆)。曾国藩的子辈属于纪字辈,其中曾纪第、曾纪泽、曾纪鸿就是曾国藩的儿子,曾纪静、曾纪耀、曾纪琛、曾纪纯、曾纪芬是曾国藩的女儿,曾纪梁、曾纪渠、曾纪瑞、曾纪官、曾纪湘、曾纪寿是曾国藩的侄子。另外曾国藩的孙辈属于广字辈,其子曾纪泽的儿子就是是曾广均。

其实曾国藩除了按照派名为曾传豫之外,其原来的名字为曾子城,曾国藩的名字是在1838年中进士后由自己恩师穆彰阿所改。曾国藩弟弟们名字中的“国”字是否是追随曾国藩而起,目前尚未见权威说法。想来两者应该是大有关系的。同时他的几个姐妹也都叫国兰、国蕙等,其中的关系确实值得研究。

如何评价多年前至全中国恐慌的周克华时间

说全国恐慌夸张了,周克华犯罪八年,正好是国内网络发展的黄金时代,但是周克华成为热点,也就是他被击毙伏法那大半年的时间吧?开始公开全国通缉他,而且我记得一开始还不是说是周克华,说的是另一个人,另一个名字,是至今为止都没消息的曾开贵。

周克华最后一次是南京做案,接下来就是全国围剿,整个过程在网络上都很热闹,到八月份,周克华在重庆暴露,被两位追捕的警察叔叔击毙,说明爆头哥在正面怼时,枪法其实很烂。南京作案是一月份,二月在周克华老家就开始经常性封山围山,一直到死,周克华也没能再次作案,或者杀人,说明这一时期,全国最恐慌的一个人,就是周克华自己。因为这事情当时是热点,网上各大论坛关注的都很多,围观的多,一惊一炸的多,信誓旦旦说什么全国恐慌,其实想想,恐慌什么啊?

都是起哄,那时候整天泡论坛上吹水的,离银行存款比离周克华还远,排着队给人爆头,只会爆出一堆坏账,他们能恐慌个啥?都是跟着起哄。我当时泡的算是个军迷论坛,SC,里面还有人坚持带甩棍去银行,就有机会反杀爆头哥呢,不过以最后周克华表现出来的枪法论,在已暴露情况下看,也未必不可能吧,这就笑笑好了。

有好的民法老师推荐吗孟献贵和钟秀勇哪一个好

过来人告诉你,如果仅仅是想过法考,听谁的都无所谓,民法就是那么平易近人。相对来说,老钟全面、孟宪贵简练。别听老师的“不翻法条”,主观题必翻;你能把每个构成要件背下来,法条+司法解释不是对构成要件最准确的解释?当然,你需要熟悉法律的框架,这样才能精准定位。

考完后,再次劝告你,听老钟的,没错。老钟更接近于实务,更有理论深度。处理实务,比的都是理论深度,复杂案件,你准确阐述法律原则,法官直接引用你的表述,能不躺赢?觉得老钟很啰嗦,正学习王利明教授的全套民法教材中,这些啰嗦是必要的。

最后,民法是静态的,诉讼是动态的,最难的莫过于证据学。我们的实体法和程序法都比较健全了,证据法确非常薄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