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失败后,一位90岁老人仗剑劫持成功,秦始皇被迫低头_秦王_魏国_战国策

公元前227年,荆轲受太子丹之托,赴咸阳刺杀秦王,结果失手被杀;两年之后,一个90岁的老者,同样在秦王大殿上仗剑挟持嬴政,这一次,秦王低头认输了。这就是历史上“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的故事。

公元前225年,秦国已经灭了韩、赵、魏三国,安陵国只是魏国的附属小国,方圆占地五十里。魏国灭亡后,安陵君希望保持独立的地位,而秦王想通过欺骗的手段夺取安陵,用小的诱惑骗取大的利益,这是历代秦王惯用的手法。比如秦惠王用六百里地骗楚怀王与齐国断交;秦昭襄王用十五城骗赵惠文王的和氏璧。

展开全文

秦王嬴政的使者对安陵君说:我国愿意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这么大的好事,您一定会答应吧。安陵君回说:大王用如此大的地盘和我们交换,这原本是件好事,可是,这块地是祖辈的封地,怎么能交换啊。秦王嬴政知道被拒绝后,很不高兴,因此,安陵君便派出90岁高龄的唐雎出使秦国,希望化解危机。(战国策: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来到秦王殿,嬴政质问唐雎:如今,我已经灭了韩国、赵国、魏国,你们安陵能够幸存下来,靠的是方圆五十里地的防御?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令人尊敬的长者,不想刀兵相见。我提议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来交换安陵,却被你们拒绝,这是看不起我啊。(战国策: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解释说:并不是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的土地,是需要守护和传承的,并不是交换之物。秦王一听,勃然大怒:你知道天子发怒的后果吗?会有百万人头落地,血流千里。唐雎反问:大王听说过老百姓发脾气吗?秦王嬴政笑道:百姓发脾气,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拿脑袋碰地而已。(战国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说:这只是平庸的人发脾气,并不是高士发脾气。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侵扰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白虹穿过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在宫殿上搏击。他们三人还未真正发怒,凶兆就从天而降,我便是第四人。如果我发怒了,倒下的无非是两具尸体,五步之内鲜血满地,天下百姓都要穿上丧服。

说完便拔剑跑向秦王,嬴政吓得脸色惨白,立刻站起来道歉说:先生请坐,何必如此生气啊。我现在明白了,安陵国能靠50里地而生存下来,是因为有像先生这样的人。唐雎幸不辱命,成功完成了使命,可惜依然改变不了大局。(战国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