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智慧、温度、内涵”——农村厕所变身“新景观”_公厕_农村_保洁

第100期

在全省农村公厕服务提升专项行动推动下,近年来,西湖区通过农村公厕改造及服务提升工程,建设符合农村公厕规范 标准的现代化公厕,实现硬件设施、软件服务的双提升。

保洁到位,提升服务质量

不断健全农村公厕长效保洁维护机制,制定出台了完整、规范的公厕“保洁六字诀”——掸、扫、冲、拖、抹、喷。实行“一人一厕、专人专管”模式,全区75座农村公厕形成区、镇街、村三级“所长制”,依照一牌一册工作要求,现场公示三级所长信息和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展开全文

科技赋能,创新管理手段

通过西湖区智慧公厕管理系统,管理员及公厕保洁员可对厕内空气质量、人流量实时监测等指标进行动态分析,便于针对性地加强保洁管理;探索“互联网+”模式,实现农村公厕信息全上网,市民点开手机地图就能随时随地寻找附近公厕,破解农村寻厕难题。

贴心服务,改善如厕体验

设置规范轮椅坡道、无障碍坐便器等设施,增设儿童坐便器、低位洗手盆、婴儿床翻板,满足部分特殊对象的用厕需求。同时配备新科技杀菌除臭设备,提供温水洗手、便民充电站等各项利民服务,给市民游客带来更舒适的如厕体验。

设计融合,变身靓丽风景

在建设与改建过程中,充分运用建筑设计、立体绿化、外墙彩绘等手段,将农村公厕建设与美丽乡村、生态修复等理念相融合,融入旅游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展现一厕一文化、一厕一景观。

那么就来看看这些农村“新景观”吧!

01

华联村和尚桥公厕

和尚桥公厕配备智能化马桶,采用电子化智能感应冲洗功能,人性化设施一应俱全。

公厕采用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通过污水处理终端及淤泥处理中心,实现废弃资源的最大利用,形成一条“自产自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闭环。

02

上城埭路停车场公厕

上城埭路停车场公厕位于上城埭茶村内,参照城市公厕标准改造完成后,与周边景观完美融合。

原先功能单一的农村公厕被改造为具备多种功能的便民服务综合体,整合歇脚休憩、阅读学习、垃圾分类宣传等各项功能,将资源整合利用最大化。

越是细微处

越能彰显城市管理的温度

让公厕成为惠民生暖民心的农村风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