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廖汉生上门拜访叶剑英,叶剑英向其透露:你恐怕要动一动了_军事科学院_南京军区_中央军委

图丨廖汉生

前言

1975年春节,军事科学院第一政治委员粟裕、院长宋时轮和廖汉生一起到叶剑英元帅家中拜年。

在聊天过程中,叶剑英向廖汉生透露道:廖汉生同志,你恐怕要动一动了!

叶剑英:廖汉生你这个想法很好

1973年5月,党中央要召开工作会议,为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准备,总政治部安排廖汉生搬到了海运仓招待所。

海运仓招待所原属北京军区,廖汉生对于这里并不陌生,想当初他常常在此处参加军区召开的各种大型会议。不过随着北京军区搬到西山以后,海运仓招待所移交给了总参谋部管理局。

如今,廖汉生再一次住进这里后,早已物是人非。

当时在海运仓招待所内住着不少像廖汉生这样的老同志,比如说成都军区原司令员黄新延,原昆明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郭化若等,他们一直在等着组织上给分配新的工作。

1973年11月28日,廖汉生的老战友、军事科学院院长宋时轮前来看望他,两人坐在一起聊了很多,更多的时候是在回忆往事……

展开全文

图丨廖汉生(后排左三)

在往日的战争岁月中,廖汉生和宋时轮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1937年红军改编八路军时,宋时轮担任红二十八军军长,率部与廖汉生所在的红二军团第六师合编为八路军第120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宋时轮担任团长,廖汉生担任副团长。他们共同带领七一六团誓师出征,开赴山西抗日前线。

不久后,宋时轮带领第二营编成宋支队,孤军挺进雁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941年等到他们两人再次见面时,是在延安八路军军政学院。1955年,廖汉生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宋时轮在南京总高级步兵学校任校长。

在之后的岁月中,宋时轮和廖汉生先后被调到北京,宋时轮在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廖汉生在北京军区任政治委员。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的影响,宋时轮直到1972年才重新出来工作,担任军事科学院院长。

在聊完往事后,廖汉生便向自己的老战友袒露了自己想要重新工作的迫切心情。宋时轮听后,想了想询问道,你愿不愿意来军事科学院工作,我当院长,你来当政委,咱俩再次“搭伙计”。

图丨廖汉生

廖汉生听到宋时轮的提议后,当即表示:行,只要能干点工作就可以。

宋时轮听后高兴地说:“你同意,我马上就给军委写报告。”

宋时轮回去后,向主持军委工作的叶剑英副主席做了汇报。叶剑英听后表示,廖汉生的想法很好,让他等等消息吧。

军事科学院党委研究了宋时轮同志的提议,正式向中央军委写了报告。没过多久,廖汉生便接到组织上的通知:经毛主席批准,任命北京军区原第二政治委员廖汉生为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

廖汉生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从事部队政治工作,对于军事科学院这样一个搞科研单位的工作不熟悉。为此,廖汉生在军科一年半,从上任到离任,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了解情况上。

图丨叶剑英

军事科学院是由叶剑英元帅于1958年3月创建的。在叶剑英元帅的领导和主持下,军事科学院作为全军军事科学的研究中心,曾与军事学院等单位合作,编写了我军的一些基本条令、条例,编写了革命战争时期部分部队的战史初稿,建设了可以进行各个军兵种教学研究的军事技术教研馆。

廖汉生在上任后,他前往各个单位了解情况,熟悉干部,很快便跑遍了全院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党委或基层支部,包括警卫连、汽车队等这样一些独立的小单位。正是在通过面对面听取汇报或座谈,廖汉生初步掌握了各单位人员及其思想状况。

在之后的日子里,廖汉生积极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经过一个时期的工作,军事科学院的广大干部和研究人员大大提高了,军事政治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1974年12月,宋时轮和廖汉生带领军事科学院部分干部到海南岛陵水县,观摩广州军区组织的抗登陆演习。这次演习,也是廖汉生复出工作后观看的第一次军事演习。

图丨许世友

演习由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参与组织的,一年之间,毛主席主持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许世友从南京军区调到广州军区。上任后,许世友就狠抓军事训练,参与组织了这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抗登陆演习。

正是在通过这次演习后,廖汉生也了解到一线部队的状况,以及对全军的战备和训练工作有了清晰的认知。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1月6日晚,廖汉生和宋时轮等同志,来到前门饭店解放军代表团驻地报到。

在这次会议期间,廖汉生见到了不少久违的老同志,大家好久没见面,这次一见面大家都非常高兴,聊了很多。随着会议的进行,各小组和代表团讨论了有关文件和国家领导工作人员候选名单。

图丨周总理

1月17日晚,代表们再次来到人民大会堂,出席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也是闭幕式。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有关决议,批准了周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接着,代表们根据中共十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候选人名单,选举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决定了国家领导工作人员。

深夜23时,朱德委员长宣布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

叶剑英:廖汉生,你恐怕要动一动了

1975年1月5日,根据毛主席的提议,中共中央决定任命邓小平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一个月后,中共中央又决定取消军委办公会议,成立由叶剑英、邓小平、刘伯承、陈锡联等人组成的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会,叶剑英主持军委常委会并负责处理军委日常工作。

在叶剑英、邓小平两位副主席的领导下,我军开始进行大力整顿和精简整编工作。

春节期间,军事科学院第一政治委员粟裕、院长宋时轮和廖汉生一起到叶剑英元帅家中拜年。在聊天过程中,叶剑英向廖汉生透露道:廖汉生同志,你恐怕要动一动了,可能会调任南京军区任职。

图丨廖汉生和毛主席

廖汉生听后表示,一切听从组织指挥。

就在廖汉生准备前往南京军区赴任时,叶剑英元帅找廖汉生谈话,代表军委对廖汉生到南京军区工作给予指示。

叶剑英对廖汉生说了军委对于军队精简整编的设想:

要解决臃肿的问题,军队应当做到一旦打起仗来说走就能走;军一级的干部的配备,除了配备军政一把手之外,可以配备一个副职随军行动,另外配两个副职,当战争来临时承担扩编部队的任务。

在谈到干部问题时,叶剑英元帅特意向廖汉生叮嘱道:“一是要将各级领导班子配齐,二是能够工作的干部要分配工作。”

在谈话结束,廖汉生准备离开时,叶帅握着他的手说:“你去了大胆工作,中央支持你!”

图丨廖汉生(左一)

从叶剑英家中出来之后,廖汉生又先后去拜访了邓小平、徐向前、聂荣臻等军委领导。在经过四位首长的指示后,廖汉生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想法。

1975年2月28日上午,廖汉生从西郊机场乘坐一架军用飞机,前往南京军区赴任。粟裕、宋时轮等人带领军事科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和各部负责同志,前来为廖汉生送行。

在抵达南京军区后,廖汉生便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展开工作,尽管其中有不小的难度,但都被廖汉生给克服了。

1976年1月,廖汉生正带领着工作组沿长江勘察地形,视察部队。9日一大早,廖汉生正在无锡驻军营区做继续出发的准备,忽然听到一阵低沉的哀乐从广播中传来,紧接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报了周总理于1月8日与世长辞的消息。

廖汉生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内心极其悲痛,在将手头工作安排好后,便立即乘车赶回了南京军区。周总理的病逝,全国都笼罩在悲痛的氛围中,但是大家没有被悲痛击倒,反而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周总理的遗志,好好建设新中国。

图丨廖汉生旧照

在之后的岁月中,廖汉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始终牢记着当初周总理对他的叮嘱,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直到1979年6月,廖汉生才享受了参加革命军队以来的第一次休假,他利用这次假期回家乡看了看。

自从,廖汉生将军从1935年从家乡出发参加革命后,整整有44年的时间没有回家乡看一眼了。离别家乡44年,廖汉生将军何曾不想回去看看,但在参加革命运动后,一个战斗接一个战斗,自己身为指战员,身负重任,根本抽不出时间来。

1979年6月5日,廖汉生将军乘坐汽车离开南京,经安徽进入江西,两天后来到南昌。在南昌停留一会后,廖汉生便乘车前往井冈山,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旧居、红四军军部旧址等。

看着眼前的场景,廖汉生脑海中又浮现出往事的一幕幕。下了井冈山,进了湖南,廖汉生首先到湘潭韶山,参观了毛主席故居,然后才由长沙西行,最终于6月19日下午抵达家乡桑植。

图丨廖汉生

通过这次回乡后,廖汉生将军了却了自己多年的想要回家乡的心愿,同时他也了解到了一些革命老区的发展情况。在廖汉生看来尽管现在老区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在湘鄂边山区,那里交通仍然不够通畅,群众的生活还是很困难。

廖汉生在返回北京后,出席了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大家讨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廖汉生根据自己重返老区和家乡了解到的情况,对这个决定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1979年10月下旬,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和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兼副总参谋长杨勇等同志来到南京视察工作。在交谈中,王震、杨勇都向廖汉生说道,中央军委准备调他前往沈阳军区工作。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廖汉生原本是想要拒绝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已经日渐感受到自己身体和精力都不如从前了。不过廖汉生将军的报告并没有被军委批准,他只好服从组织上的命令,前往沈阳军区任职。

廖汉生退居二线

廖汉生在抵达沈阳军区后,便立即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开展工作,表现得很是出色。不过在工作中,廖汉生也愈发地感觉到自己应该退居二线了,一方面是自己的精力更不上了,另一方面则是给年轻人“让位子”。

1982年5月,副总参谋长张震受中央军委委托来到沈阳军区,考察、研究军区领导班子的配备。通过这次机会,在张震准备返京时,廖汉生拜托他向军委转达自己要退下来的愿望。

图丨廖汉生

在最开始的时候,党中央同意将廖汉生调离沈阳军区,不过考虑要廖汉生担任军事学院院长或到总政治部任职。

廖汉生却回答说,我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担任过军事学院院长了,现在再去当,未必就比那时强。至于说总政治部的工作,我的性格也不习惯做机关工作。如果再退回去三五年,我还是有点雄心壮志的,现在年纪大了,体力、精力都不足了。

就这样,在廖汉生将军的坚持下,党中央批准了他的请求。

在退居二线后,廖汉生却闲不下来,他每年都要抽出一些时间,到一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当然,廖汉生将军去得最多的地方还是农村,特别是老、少、边、山、穷地区。

廖汉生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了解开发建设的新路子,鼓励干部群众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因地制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回到北京后,廖汉生在见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时,廖汉生总要反映老区发展的困难和需要的援助。

图丨廖汉生晚年

在廖汉生将军看来,只有占中国人口一大半的农民全都富裕起来了,中国人民才真正富裕起来了。为此,在退居二线后,廖汉生一直在想着这件事,也一直想要将这件事情给办法,尽管不是一下子就能办成的,但他坚信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这一天肯定会到来的。

2006年10月5日6时30分,廖汉生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