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票房节节攀升,网上8块8可看6部春节档,能白看为啥要花钱_盗版_电影_票房

近日,有媒体报道,春节档电影在一些盗版电影网站悄然上线。6部春节档电影打包价只需8.88元,在"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备受认同的当下,盗版依旧大量存在,并受到"热捧"不免引发人们思考。

经过了去年一整年的压抑,今年的院线票房数据全面走高,根据某平台实时票房数据显示,截止春节档走进院线上映12天,电影《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达41.91亿;《唐人街探案3》收获票房40.81亿元。仅凭2部卖座电影,总票房就直指百亿,但在春节档电影票房持续走高的同时,低价盗版电影也在通过线上的各个渠道传播。

目前春节档电影还未退出院线,但如果在某电商平台搜索电影相关的关键字,一些"打包低价出售贺岁电影"的商家赫然冲上了关键词搜索页面的前列,6部电影打包价只需要8.88元。毫无疑问,这些低价在线上出售的电影资源都存在"来路不明"的问题。此外,在一些网络社区中同样存在盗版电影资源传播的现象,在一些盗版网站中不仅能看到国内上映的院线电影,如国内外热播剧、热播电影等也都有资源。

购买这些盗版影片资源的买家可能有这种心理:与其在人潮汹涌的春节花钱花时间去电影院看大片,还不如自己在家一个人安静地享受,甚至有很多放假闲在家地大学生在看完盗版资源后,做起了转卖片源的中间商,在朋友圈里大肆宣传推销。

展开全文

对于制作售卖盗版电影的人来说,他们只需以极低的成本获取资源,再将这些资源转手,便可获得极高的利润。针对盗录传播院线电影从事商业用途的做法,在过去已经有相关的案例。2020年《流浪地球》上线热映,彼时江苏扬州的"幽灵机"盗录传播该电影,最终主犯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处550万元罚金,另有27人受到刑事处罚,这样的后果不可谓不重。

"白嫖"这个概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过去的网络环境下,一代人对BT下载搜种子、磁力搜索等应该都不陌生,那个时代多是盗版的影视、音乐,人们对版权概念模糊,甚至连上网电脑的操作系统——window系统也多是盗版的。但时代在变,人们的意识观念也应该发生变化,"白嫖"虽然不付出任何成本,就能免费观看创作者的产品,但如果大家都选择这种方式,久而久之,内容创作者就无法获得利润。正版和知识产权得到更好的保护,能够营造更好的创作环境,提升内容创作者的创作激情。

前不久,某影视字幕组APP及网站的14名相关人员被抓获。上海公安局对此通报,其通过收取网站会员费、广告费以及出售刻录侵权影视作品移动硬盘等手段非法牟利,涉案金额1600余万元。这个消息传出后不少网友大呼可惜,不少80、90一代都曾在这个平台上看过海外剧,甚至是通过看美剧的方式学习英语,但字幕组的行为无疑是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作品侵权、字幕侵权,虽然其在网络社会众多"口碑"不错,但最终被封查。

从经济角度看,文化创作产业创造的价值十分巨大,而对盗版商业化的纵容也势必会对该产业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文化产业向前发展。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19年中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结果显示,国内版权行业的产值增加值7.3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7.39%,版权产业的经济规模在未来还将持续扩大。

盗版侵权的存在多是用作商业用途,一些网络影视资源字幕中注明的"仅用于个人学习,不能作为商业用途"也多是"形式主义",其传播的实质显然已经超出了"个人"的范围。对文创产业,以法律的形式提供保护是长远之计,但"抵制盗版"目前在社会舆论中仍存在争议,这客观上也反应了公域资源匮乏下,人们的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的实际情况。

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